6、子曰:“弟子①入则孝,出②则弟,谨③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④。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指第一种意义。②入、出:古代设有“命士”这一官职。官职高于“命士”的人,父子不在一起居住。“入”是指儿子到父母居住的地方,这里译为“在父母身边”的意思。“出”是指离开自己的住处。③谨:古代指话语较少④仁:是指具有“仁”这种品德的人。这是用人或事物具体的性质、特征来代替具有这样性质特征的人。
译文: 孔子说:“年纪幼小的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言语信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
7、子夏①曰:“贤贤②易③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④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②贤贤:指尊重贤者,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第二个“贤”指贤人③易:看轻④致:译为“献出”
译文: 子夏说:“尊重贤者,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①,无友不如己者②。过则无惮③改。”
注释: 忠信:这里指的是道德②无友:不是说没有朋友,而是指“不要交朋友(不如自己的人)”。无通“毋”③惮dàn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恪守忠诚信实的道德要求,不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
9、曾子曰:“慎忠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注释: ①终:去世,这里指父母的死亡②追远:追念祖先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道德风尚就会趋向淳厚了。”
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④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①子禽:陈亢,字子禽②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他是卫国人③夫子: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这里指的是孔子④其诸:表示不肯定的推测语气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一到这个国家,就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是夫子求教得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是凭着这些美德得到的。夫子求取的办法,大概不同于别人求取的办法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8004/98cc1edce45822a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568004/7f44783736a3ecc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