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翻出这组10年前的读书学习笔记,是因为我又重新燃起了教研的热情,更发现10年来兜兜转转的教学教研之路,很需要回到原点,重温那一翻曾经的热情。是为序。
九、我跟王教授学如何认识教材的双重价值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具体阐述了教材的双重价值。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语文教学内容,不是语文教材内容,更不是文本内容。这是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最本质的区别。王教授因此提出,教材课文具有双重价值: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
教材课文的原生价值指的是课文内容信息价值,读者阅读文章,就是为了获得文章知识上的、事实上的、思想感情上的信息。
但文章成了教材课文后,它就不再是一篇传递文章内容信息的文章,它就有了教学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
于是,客观上语文教材便形成了这样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价值,一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在其它课程里,人们学习教材,只学前者不学后者;而在语文课程里,人们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
以此观照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很多人费尽心力讲解的内容恰恰可能是最不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将语文教材的这两种价值混为一谈,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它的主要价值,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达信息’的智慧(即言语智慧)而着眼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本身的智慧,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最经常犯而又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错误,也是语文教学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因为它使语文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有人称这种语文课为‘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学生阅读课文获取信息,这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显在性的行为(所以它处在前台)。学生阅读课文获得‘如何处理信息’的言语智慧,则是一个虽然处在后台、但却更为本质的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并不是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是通过这么一个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的过程,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语智慧。”——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第16页
这段文字充分揭示了我们语文教学内容定位的复杂性。所以,我们总是找不到语文有效教学的症结所在。我们总是过多地停留在语文教学方法、技巧,教师个人的行为、语文课堂的气氛的追求上。于是即使精心备课,越想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课堂教学生成、尊重学生个性表现,就越是容易使课堂陷于浅、简、乱的泥潭之中。王教授关于教材双重价值的提法,对我们把握语文教学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我跟王教授学如何处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要体现人文性。这个观点已然成为现在评课的一个主导思想了。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得到普遍的认可与支持,于是语文教学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开始盛行。为此语文课上各种体现“人文意识”的教学活动开始充斥课堂,让人渐渐觉得不伦不类,语文不是语文,德育不是德育。而王教授特别强调,“人文性的强调要立足于语文本位”。王教授还指出:目前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讲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本位而讲人文似乎渐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只有坚守语文本位,按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实践,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人文功能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因此,对于人文性的培养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关系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立足于文本的研读,一切人文的意义都是空谈。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读书收获,学习心得,这些收获可能还只是些皮毛,可能还远未把握王教授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甚至理解上可能还存在着错误,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之上,但在学习时我也自觉地将所学来的知识理念渗透到我的教学工作当中去,备课、评课、写课例研究、研读文本,指导阅读,设计教案,哪怕生搬硬套也要套一套,只要能套得上我们就去尝试,比如我曾写过一篇叫《用王荣生教授的二个阅读取向指导宋词单元教学》的教学设计,而且还按着这个设计进行了教学,自己都感觉很新颖,但后来进一步阅读了王教授的相关论著后我发现我可能根本没有真正地理解那两个阅读取向的真正含义。
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王教授书中还有很多的理念、思想我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参透,许多观念还不懂如何驾驭如何运用,很多名词还一知半解,甚至错解误解,但本阶段至此为止,全都留作下阶段细细咀嚼、回味、消化吧。
有人曾非常善意地提醒我“不要迷信王荣生”,其实我连很多东西都没理解呢,信都在消化中,何来迷信呢?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