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张嵩老师的《如何备好课》,受益匪浅,启发多多。他的课程设计思路很清晰,内容很精简,以问句的形式展现他自己的备课思路,显得新颖独特。张老师具有个性化的设计令我豁然开朗,这对我以往的备课思路无疑带来了启发。
作为老师,备好课比上好课更重要。因为没有清晰简洁的授课思路,即使能上好一节课也是没有很大突破的,你只能是一个教书匠!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水平,我们备课时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因材施教,重难点必须突出,预设内容能启发学生思考,简洁表达,不重复啰嗦,丧失了主题意图。张老师的方法值得我认真反思,努力钻研,勤奋学习,改进借鉴。
1.老师在授课之前要对所授内容有全盘规划。从整体上把握授课思路和设计目的,很有可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做的会和这个规划方案有所出入,但是,有对比,有出入我们才有努力方向和理由,查漏补缺,集思广益才有用武之地。课前的准备只是一个计划,在开始进行时要有所规划,进行宏观把握,做到心里有数。
2.备课时老师要真正理解课程内容和重点,只有我们吃透教材,抓住课程内容和重点,才能更加熟练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重点。
3.每一位老师所授课程的内容要与众不同。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有自己的风格,能不能加一些或者减一些东西,突出自己的特点,这才是自己的能力提现。平时要在每节课程设计的时候多多思考,努力改进。
4.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接受PPT充当自己的颜面。自己用心制作的PPT就是课程设计的小提纲,它的制作要简洁,生动,而不是图片和文字的叠加和堆砌,在课堂上老师要切记照着PPT原封不动地往下念,PPT只是我们授课的辅助工具和思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它。
5.在备课时老师要预判并解决授课问题。有些知识性的或者课文具体内容是我们备课时预先想到的要着手解决的,还有些是课堂授课过程中意外生成的,也是我们预先想不到的。那么对这些预先想不到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也要预先设计解决方案才行。这是课堂授课环节顺利有效进行的保障!
6.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授课时长减至2/3或更短。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定要精简而清晰,也就是自己尽量少讲,而要引导学生多说,多加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老师不要代替学生思考和发言,做一个懒教师,争取把课堂还给学生。
7.老师的作业布置要利师利生。课后作业、假期作业都可以灵活布置,不能盲目地要求学生抄单词,抄课文等。对学生而言,老师要求他们抄二三十遍单词、课文的作用和意义并不大,只要学生能背下来就根本用不着抄。若是下一节课之前,没有背会的话,倒是可以告诉他们罚抄五十遍。背下来是授课的目的,怎么样才能背下来师生可以相互商量,共同探究有效的记忆方法。而我们往往陷入这样没完没了的抄写僵局,更可悲的是新课授完,老师还没有说出作业来,学生就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单词抄几遍,课文抄几遍了。
有时候感觉我们其实在跟学生赌气,每次我布置的作业、练习都需要彼此达成一个协议,按时顺利完成了彼此相安无事,完不成就接受我让他们怎样就怎样地惩罚了。
听了张老师的建议,我们今后可以尝试着限定场景,在十到几十个单词里选择三至五个单词,练习写话、说话。并根据需要,引导学生背该背的,分重点记忆。另外,选择的课代表不一定就是哪一个,也不一定全是优生,不妨多找几个课代表,轮流当值,尤其是单词背不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担任课代表,督促大家也是监督自己。
作为老师,如果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七个问题,就会有把当天所备好的课程,非常期待地在第二天展示出来的冲动了。
今后我一定要坚持自己备课,努力用心备好每一节课,争取干货满满。"干货″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而这样的“干货”精神正是我们缺少的,人不行,别怪路不平,打铁还要自身硬。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授课之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064441/126ba6f24de2f01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