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行青海的火车上,看完了70万字的《长安十二时辰》。
出长安,经青海,曾有两条路。一条路是经青海往西北走,古丝绸之路青海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火不断,西汉开辟的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被阻断,商旅绕道青海前往西域。这条路,从西宁经青海湖、德令哈到茫崖,进入新疆境内到达且末、鄯善、于阗,再与传统的丝绸之路西段重合。另外一条路是经青海往西南走,唐蕃古道。从青海湖往南,经拉萨到尼泊尔、印度。这条路,连通着当时的两个大国,唐朝和吐蕃。据《全唐书》记载,仅唐太宗贞观元年之后的两百余年间,藏汉民族沿着唐蕃古道密切交往,唐蕃使臣相互往来就多达142次。
就这样,其时统治着青海的吐谷浑王国以两条路为桥梁,在西域与中原之间构架了一条通路,在吐蕃、隋、唐等大国的夹缝中,开创了青海地区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然而,左右逢源的吐谷浑王国依然难逃倾覆之灾。公元663年,吐蕃军占领了吐谷浑全境,350年历史的吐谷浑王国覆灭。
300多年的王国及其文化就此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王国的存在尚有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可以证明,而那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几乎没有留下故事痕迹。
2、
吐谷浑灭国的公元663年,离《长安十二时辰》一书故事发生的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尚有段时日,而这段时日也是大唐盛世最后的辉煌。
天宝三年,依然还是一个平静的年份,但平静的水面下已是暗流汹涌。
作者马伯庸便在这汹涌暗流中,找了一粒沙子,放到我们面前。
这粒沙子,是天宝三年的正月十四、上元节前日,是一个计划在上元灯会上火烧长安的阴谋,是一个在十二个时辰内侦破阴谋、保护长安和大唐的死囚。这些人,那些事,于时光的长河,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但我们这些旁观者看着,却热血沸腾,又寒冷刺骨。
图片来自网络大唐天宝三年,正月十四,上元灯会前一天。突厥狼卫、暗杀组织蚍蜉等潜入长安城,策划在灯会上火烧皇帝百官、烈焰焚城;绑架将军之女,企图要挟前线浴血奋战的大将军;暗杀朝廷官员,偷袭靖安司,各路朝廷势力明争暗斗。在百万城内百姓都在热热闹闹筹备着、期待着夜里亮起的灯会时,环环相扣的毁灭长安城阴谋,正在密不透风地将长安城罩住,看不见的大手正在慢慢收拢口袋,只待夜里最大的玄元灯楼被点燃时,毁灭一切。
此时,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必须在十二个时辰内找出嫌疑犯,粉碎阴谋,挽救全城生灵。
一小时一个章节,紧凑惊险,孤胆英雄,力挽狂澜,令人热血沸腾;
一次一次追杀张小敬,一个个阴谋陆续浮出水面,各路势力争权夺利,置全城百姓安危于不顾,令人寒冷刺骨。
3、
短短十二时辰发生的故事,马伯庸写了很多人物,除了皇帝、高官,更多的是小人物。
主人公张小敬,十年西域兵,九年长安帅。一个关押在死牢中,即将被斩首的独眼老兵。
萧规,当年和张小敬一起并肩奋战到底的战友、孤城守卫战中活下来的三个老兵之一。九年之后,战友再相逢,却是刀锋相对,你死我活。
姚汝能,一个刚从地方调到掌管京师安防的重要衙门靖安司的小年轻,被指派作张小敬的助手(监视)。在十二个时辰之内,跟随张小敬出生入死,从敌视到怀疑再到理解、认可,再到坚定的支持。身陷敌手,不顾自身安危,仍然设法利用望楼发出“不退”支持张小敬。
徐宾,记忆力超群的文吏,老实寡言,却在张小敬被驱逐出靖安司、即将遣返回死牢的时候,站出来说送他回去。发现了靖安司内奸踪迹,孤身一人跟踪调查。
檀棋,靖安司司丞李泌的家生婢女,美貌、骄傲、聪慧的胡人混血儿,因为公子李泌说相信她“除了伺候人还能做些别的事”,放下端茶倒水,离开公子,假扮张小敬的夫人一起深入长安进行调查,后在追逃中分散,孤身一人当街拦下太子李亨的车队需求帮助。在识破李亨的不愿施与援手时,混迹宫宴中接近杨玉环,借助她把阴谋转告唐明皇。
闻染,父亲是和张小敬一起幸存下来的三位老兵之一,却被强拆赖以生存的香铺的地痞打死。闻染在这伙地痞意欲侵犯她时,机智逃脱。后来在张小敬的帮助下,一人经营香铺。在被绑架后,坚韧求生。在靖安司被毁后,想法设法的帮助张小敬。
伊斯,亡国的波斯王子,聪明、自恋又行侠仗义的景教教徒,主动协助张小敬,只希望能借此机会为景教在长安、在大唐谋得一席之地。
还有马伯庸借张小敬之口说到的许多长安百姓:
“升道坊里有一个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他选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饼刚出炉时味道极香。我从前当差,都会一早赶过去守在坊门,一开门就买几个。”他啧了啧嘴,似乎还在回味。“还有普济寺的雕胡饭,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们偷偷加了荤油,口感可不错。”
“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好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置个产业,娶妻生子,彻底扎根在长安。长兴坊里住着一个姓薛的太常乐工,庐陵人,每到晴天无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桥上吹笛子,只为用月光洗涤笛声。我替他遮过好几次犯夜禁的事。还有一个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她练舞跳得脚跟磨烂,不得不用红绸裹住。哦,对了,盂兰盆节放河灯时,满河皆是烛光。如果你沿着龙首渠走,会看到一个瞎眼阿婆沿渠叫卖折好的纸船,说是为她孙女攒副铜簪,可我知道,她的孙女早就病死了。”
还有很多……
从主人公到小配角,马伯庸写了很多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中国的史书、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向来习惯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全景式扫描,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马伯庸的作品却多以小人物为主线,以小见大,从一个个小人物的琐碎生活的抉择中,折射出一个社会的风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也更能够引起作为读者的我们这些小人物的共鸣。
此类以小见大的写法,从文章布局上,也颇有《万历十五年》的既视感。让我们再回顾一下这部经典之作吧。
《万历十五年》开篇:“这一年是24岁的万历皇帝登基的第15个年头,元辅张居正去世的5周年,……其实这一年大明王朝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不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但在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琐细小事,却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般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时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了:始建宫室,布教令于部中,禁暴乱,戢盗窃,立法制……然而朝廷却未予注意;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
4、
除了文章布局、故事构思、人物刻画,《长安十二时辰》还要一个令人叹服的笔法,就是通过细节刻画真实还原历史。
马伯庸用真实到极致的细节作为底色,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大唐长安,搭建一个芸芸众生表演的舞台。虽然这是一部小说,是一部虚构作品,却突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营造出了一种近似真实历史的氛围。
在书中,可以看到详细到真实的唐朝的长安城和生活细节,比如长安城的下水道通过哪几个渠道,流向什么地方;比如,坊市的门槛上面有两个凹缝方便马车过,还分了大轮距和小轮距,大轮距是货车,小轮距是客车。
这种真实还原的细节刻画,是马伯庸作品的一贯风格。为了获取小说里的生活背景知识,马伯庸平时非常注意收集资料,他自己说写《长安十二时辰》时,阅读了大量史书、资料如《唐两京城坊考》《撒马尔罕的金桃》等,平时爱找一些比较熟的唐史专家聊聊天,写《古董局中局》的时候会和古董界的贩子、收藏家聊天。他还用知网查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有时候还会找到作者联系方式,主动跟人家套近乎的,然后再问他:我有个疑问,能不能告诉我。
纪录片《大明宫》5、
除了人性、正义、大道等宏大主题,还有一个微小的主题贯穿全书: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是张小敬的选择。
他本是一个因替战友讨回公道被陷害入狱的死囚。他对朝廷、权贵的怨恨可想而知,但正是这样一个对朝廷充满怨恨的死囚,临危受命、排除万难、背弃战友、匡扶朝堂。
对这个事,张小敬一开始是拒绝的。靖安司司丞李泌到狱中找到他,讲了很多大道理,但真正打动他,却是那一句:“今日之事,无关天子颜面,也不是为了我李泌的仕途,是为了阖城百姓的安危!”这句话,让这一位原万年县的狠毒辣拗绝“五尊阎罗”捕快,心软了,赌上了性命。
所有人都不理解张小敬的选择,包括想置起于死地的人。那么多人都问过张小敬同样一个问题,为何要如此拼命?
他一直未曾解释过,即便面对姚汝能反复的追问,即便面对战友的愤怒质问。
在故事的尾声,张小敬对姚汝能终于一吐心声,可能他也是真的累了,需要一个人懂得他。
张小敬没有把他搀扶起来,也没有出言讽刺,他摩挲着脚边细犬的顶毛,缓缓仰起头。视线越过姚汝能的肩头,看向远处巍峨雄伟的大雁塔,眼神一时深邃起来。
“汝能啊,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过大雁塔顶吗?”姚汝能一怔,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说着这些全无联系的人和事,张小敬语气悠长,独眼闪亮:“我在长安当了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
“倘若让突厥人得逞,最先失去性命的,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会尽己所能。我想要保护的,是这样的长安——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待一切结束后,张小敬与李泌重逢,他也问出了自己对其他人的疑惑:
“天子、太子、皇位、靖安司、朝堂、利益……你们整天考虑的,只是这样的事吗?这长安城有百万之众,做昨晚到现在,多少无辜被波及,到底人命被当成什么,为什么你们首先关心的,不是这些人?为什么你们对这样的事,能处之泰然?”
李泌并未回答他,因为这也是李泌自己的选择。
张小敬、李泌,其中的每个人,都在做出选择,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即便是整个阴谋的始作俑者,也自觉得无愧于一片赤子之心。
何谓正确,何谓错误?何谓正义、何谓不义?何谓成功,何谓失败?
长安,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这个社会。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可能是他。面临的每一个选择,可能只是换个内容和方式,出现在你我他的面前。
那么,你呢,你所追求的又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