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和老师的机会,更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主要窗口。
前两天,我刚参加了孩子这个学期第二次的家长会。这个学期初的时候已经开了一次家长会,那次的家长会主要是让家长认识老师,以及对初一的学习总结,对初二孩子可能会有的学习变化做了一些介绍。
儿子班的老师没有调整,都是初一的原班人马接着教他们班,这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好事,毕竟已经有了一年的互相了解,老师清楚了学生的情况,学生熟悉了老师的教学模式。这次的家长会,主要有两个环节,第一个是全级家长讲座,由级长分享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亲子关系。级长通过和家长互动游戏的方式,把青春期亲子关系中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传授给家长,让我们从感受中学习方法和技巧。家长会的第二个环节,是在相应教室进行,由各班老师向家长介绍前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情况。物理是初二开始学的,物理老师也是这次才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儿子的班从初一开始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成绩两极严重分化。物理老师刚接手这个班,中段考成绩出来后,他用震惊来形容他的心情。两个第一,概括了班上的情况,90分以上全级最多,优良率第一,不合格人数全级最多,不合格率全级第一。记得在初一上学期中段考后,那时的四个主科老师也已经表示震惊和抓狂了。班主任是数学老师,细致入微、有条不紊、温柔耐心是她的标签,我总感觉她就像对待幼儿园的孩子一样,一遍又一遍的教导这群十三四岁的大孩子。语文老师,是儿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老师,儿子说她是一个被教育界耽搁了的段子手。默契有趣、开朗活泼,常常和学生打成一片。英语老师,依然还是女老师,她教学优秀,因为学生差异太大,她的作业几乎都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保证了优生的进步,也让成绩薄弱的学生不致于望而止步,放弃学习。总结这一个环节的主要特点,就是学习和成绩。用物理老师的话来说,读书总是以成绩为主,听起来好像很功利,可是在目前这个教育体制里,不谈成绩又如何谈中考?好的成绩不会凭空而来,它离不开认真学习和不断的做题——功课。网络上关于家长辅导孩子做功课的段子,大家都耳目能详,那些还是主要以小学生为主。广州几乎所有公办学校的中学学校都没有晚修和住宿,课后作业多数也只能回家去做。老师对家长的要求虽然不致于像小学生一样,要辅导做对,但同样要求家长检查、督促孩子每天的功课。青春期的叛逆,家长辅导的抓狂症,家长能力的限制……这些的一系列原因,衍生了大量的培训机构。家长会空隙时间,家长们聊的更多的是在哪家培训中心?报了哪些辅导课程?效果如何?焦虑的家长在家长会后,焦虑、紧张的情绪又会有一个级别的上升。这或是因为看到了差距,也或是有了对比。总之,优秀的希望更优秀,落后的不甘落后。或许我们是焦虑的一族,可是生于这样的环境,在该学习的年龄,除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考上更好的学校外,又能干什么呢?
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老师传授知识,家长鼓励支持,孩子努力学习,如此,希望便在。
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说,成绩是认真努力学习出来的,努力吧,我们——家长和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