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坝

作者: 木棉之秋 | 来源:发表于2016-11-09 21:53 被阅读326次

小时候,我们那儿流传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泗洪二里坝。

“二里坝”不是坝,就是个地名。

我们这儿地处泗洪县城东南,临近洪泽湖,早先常闹水患,为讨吉利,先人取地名多含“台”“圩”“坝”等字眼,如“孙台”、“李台”、“王台”“刘圩”、“张圩”等等;又因地处县城南两华里处,故称“二里坝”。

我记忆中的二里坝,是我最先认识的文明之地,因为那里有一座军营。军营紧靠着通向县城的官道而建,跟着大人上城,经过那里,总是要很神往地望着那一排排整齐的建筑,对于我们来说,那是一块神圣的地方。官道很高,走在路上,有时可以看到操练的队伍,听到铿锵的操练声。也会在路上看到上城里办事的军人。在我的印象里,那些穿着军装的人们干净、精神、英姿飒爽,特别帅气。

军营外,有一片村庄。村里住的多是姓石的人家。小学三年级时我在班里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她就住在那村里。她跟我说她曾到过那军营里看过电视,看的是连续剧《霍元甲》。当时我们村连电还没通上呢,我羡慕得呀。她说是跟她大姐去看的,去过两次。她还悄悄跟我说她大姐正在跟一个“兵哥哥”谈对象呢。她还给我吃了那个“兵哥哥”给她的糖,非常非常甜。她说她跟她姐姐说好了,下次给我也带去看,我便幸福又焦急地憧憬着那一天。但不久,她跟我说,她爸爸知道了她大姐的事,打了她大姐,不允许她大姐再跟那“兵哥哥”来往,说他是外乡人,不知根不知底的,谁知道是怎样的家庭,怎样的人。

二里坝的军营外有个“打靶台”,是个高大的土台子。曾经跟伙伴们割猪菜到过那儿,我们还在哪儿玩过游戏。后来听说那儿也是枪毙死刑犯的地方,吓得我再也不敢去了。

二里坝军营西面有个看守所。因为在城南,人们又称它为“南牢”。我们庄上有个二流子,因为偷东西被关进去过。他出来跟人说在里面挨了不少打,而且打得特别狠。

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军营和看守所的原因,人们对二里坝有种特别的敬畏,于是便有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泗洪二里坝”的说法吧。这句话不知是谁先传说出来的,在我们那代人中是广为流传,后来遇到来自不同乡镇的同学,也都很熟悉这句话呢。

昨天在“泗洪贴吧”里看到一个帖子。帖子主人是个外地人,说他九十年代在泗洪二里坝驻军部队服役,退伍后就再没有回来过,很是怀念那段绿色岁月,想念曾经洒过汗水、锻造过自己的地方。他请求哪位能给他拍一些二里坝的照片。下面许多人跟帖,大致都是告诉他,现在的二里坝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完全变了。

的确,最近二十年,我们县城区发展扩建迅速,二里坝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这些年一直生活在附近的我们,也很难寻到记忆中的它的影子了。

大概在九十年代中期,二里坝驻军部队就撤了,军营就成了一片空空的建筑。里面长满了荒草。有一年,我们家喂了两头奶牛,我曾跟哥哥到那驻地里割过好几次草。

九十年代后期,县政府推倒了那些营房,在那里建造了我们县第一个居民小区——二里坝小区。

本来,二里坝是在县城南郊,但因为城市扩建迅速,现在的二里坝早已是县城内一块炙手可热的地方了,简直是寸土寸金了。在二里坝小区附近,又建起了好几个小区,一个比一个档次高。真是一派繁荣景象。

那条官道,在这近二十年里,几次修筑,现在是一条宽阔漂亮的柏油马路。路边绿化也非常美,是全国各地游客去往国家四A级旅游胜地——泗洪“洪泽湖湿地公园”的必经之路,人们称之为“湿地大道”。曾经的打靶台、看守所,也都不存在了。

当年我们熟悉的那“就怕泗洪二里坝”的说法不知不觉中被人们忘记了。现在,提起二里坝,也许关心最多的是那里的小区房价变化吧。

想来二里坝寻找旧时记忆的人,满腔的念旧情怀肯定会受到打击的了。但是,谁又能否认,这变化,是必然的,也是向好的呢?

如今美丽的二里坝,我喜欢。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二里坝

    小时候,我们那儿流传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泗洪二里坝。 “二里坝”不是坝,就是个地名。 我们这儿地处泗洪县...

  • 《塬上的姑娘》

    文/王文锋 我在窗口张望 风不停地怒吼 黄土高原的天 泛着淡淡的土黄 二里坝的风雪 催促求知的脚步 青涩时光浪漫而...

  • 建德江

    建德,新安江水电站大埧,门票38元 新安江电站大埧下的江段,左拐,约二里,抵建德县城。 时值发电,坝底下汹涌着的漩...

  • 十二里桥长

    十二里桥长 文/江川 两年前从暑入秋 桥上微凉 还只身于云月下 为了逃避什么 划过脸边的 是泪痕 两年后由春近夏 ...

  • 送你十二里

    你将去你的远方 我也留在我的他乡 从租住的小区送你十二里 我替你拿了车票,你给我买杯可乐 你说舍不得,我摸摸你的头...

  • 步行十二里

    用“步行十二里”作为标题其实并不那么准确,只是友好的村民根据我们的行程给了我们一个估计,十二里在有限的认知里很长很...

  • 十二里河

    这河本是无名的 在这里落荒而逃的汉子比河水还多 这样从容看着岸上 乌压压的人头明晃晃的剑 笑了 江湖上 不缺好汉,...

  • 坝坝电影

    电视在老家还没有普及之前,看电影就是最高级的娱乐方式,其地位仅次于过年。 那时,到我们乡仅有一条简易的机耕道,不通...

  • 坝坝宴

    老公说明天要回农村老家,参加一个侄儿的婚礼,以前我是很喜欢这种场合的,有好吃的,到处走走空气也好。可现在有了二宝...

  • 坝坝宴

    我吃过县城宾馆、酒店、农家乐、饭馆等各种宴席,但从没吃过农村的坝坝宴。这次回家过春节,恰逢侄子满月,要吃满月酒...

网友评论

  • 转身sy:娓娓道来,不错
    木棉之秋:@米其林餐厅 感谢你鼓励。
  • 竹影飘摇:有情在里面,土木都动人。到现在我还喜欢橄榄绿😊
    木棉之秋:@竹影飘摇 我也是。
  • 婉君不走琼瑶风:您好,我是简书江苏省专题小编婉君。本篇文章已推荐至首页,欢迎输出更多优秀文章投稿至「江苏省」专题!
    木棉之秋:@Bao婉君 谢谢你鼓励!😊
  • 芭蕉绿了:某些建筑,总是和一些人和事联系在一起的。
    木棉之秋:@芭蕉绿了 😊
    芭蕉绿了: @木棉之秋 妙!
    木棉之秋:@芭蕉绿了 建筑有人才有魂。
  • 老草:感觉最近20年来,最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建筑面貌的就是“拆迁”俩字了😁
    木棉之秋:@老草 我的感觉是农村拆建小区后,比以前居住条件改善多了。真的,我不反对。
  • 孙艳蓉:小时候去哪儿玩过,好像孙福记就是在那儿枪毙的。在我的记忆里,那儿就是个执法的地方。
    孙艳蓉: @木棉之秋 当年他可是我们县里的新闻人物,几乎家喻户晓。
    木棉之秋:@孙艳蓉 他就是杀了许多人的那个人吧。
    木棉之秋:@孙艳蓉 这个我不知道。但你提到的这个人,下篇文章里我会写到这个人。
  • 别山举水:物非人非,深情依旧
    木棉之秋:@别山举水 是。
  • 步绾:也曾崇拜过兵哥哥呢:blush:
    木棉之秋:@步绾 我也是哦。少女时,曾在心里想过,将来嫁人就嫁军人或者教师,结果两样边都不沾。哈哈。

本文标题:二里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rz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