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晚老师留的作业。
我的儿子石圆平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这样的:
勇敢、自信、善良、真诚、体贴、勤快、乐观主动、大方、有理想、有追求、爱学习、爱运动、有爱心、有孝心、爱整洁、讲卫生,能把自己的物品整理的井井有条,自律,阳光,能量满满!
昨天在书写孩子形象时的收获和感受。
当老师让我真诚地写下孩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时,我突然才觉察到自己曾经的不真诚的之处,有时候是不敢真诚,心里一边想着孩子不应该玩游戏,但是当孩子撒谎说自己没有玩的时候,为了维持他的尊严就假装相信他说的话,希望他能自己因为妈妈的信任偷偷改过……
完全真诚的面对孩子在自己心中的形象,让我一下子放松下来,不再担心影响到谁,谁又会怎么看我。真诚的面对心中孩子的形象,就是要真诚地觉察自己,面对自己。我开始写的时候就发现,孩子在自己心中的真实形象,大部分是负面的。可是再写出几个负面词汇的时候,我就有些怀疑了,孩子真是这样的吗?撒谎,不守信,懒惰,不爱学习……
开始动摇了,孩子的撒谎是他愿意的吗?!他有时候不守信,是情非得已呢,他经常会努力守信,来保持他自己的形象的呀?!孩子懒惰,不爱学习,或者玩游戏,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吗?!原因主要在父母,而结果主要是孩子在承受!
再写到孩子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优点的时候,正面词汇一出现,眼眶就热了,泪水忍不住了!孩子本质上多么的有爱心,有孝心,善良,体贴!而那些不好的言行,又是怎样长出来的呢?!心里无尽的懊悔,真期待老师赶紧展示出解决办法!
当老师让用笔,一笔笔划去负面词汇,划到看不见。真的仿佛那样子,在心里也是越来越模糊,划去了八九成的词,写上了反义词。这是心里,豁然开朗,明亮了许多!似乎我的孩子真的已经变成这些正面词汇描述的样子。而且如果不是刻意认真去想某一个词的反义词,都不记得那个负面次曾经是什么了。
这样一个让自己状态完全放松,平和,快乐的孩子,完全是有可能的呀!只要按照老师说的,简单听话照着做持续做!
今天和孩子当面沟通并把孩子在您心中的最美好的形象告诉孩子时的收获和感受。
想说两句要求指在的但是很有意义的话。今早起来就跟先生说了昨晚的作业,还有分享了理念,尤其是两句话“我永远相信我的孩子!我是我孩子生命中永远的靠山!”
“我想写上爸爸妈妈是你们永远的靠山,你说呢?因为我们家是孩子们永远的靠山,不是我们还会有任何一个谁呢?!我们一直都是!就是我们死后,我们仍然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在我们死后,仍然在起着作用!所以先要把想要的孩子想出来,真诚的想出来,才会在现实中看到!”于是今早先生积极的去喊两个宝贝起床,感觉到他的心态完全不同!
我们的链接,影响到了他和孩子们的链接。以前我可都是秉着“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的理念。总觉他对我和孩子给予的爱和时间,都远远不够,我怎么努力,能量总是不够!邀请他,启发他的爱子之心,他自然就能智慧去面对孩子,也更愿意亲近孩子了!
但是当我想把“我心目中孩子的形象”告诉孩子的时候,他说“别念了!”“老师留的任务,作业。”“现在不想听。或者你发给我,或者晚上再说!”我尝试了几遍,他实在是不想让我说,我就不说了。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陪孩子参加佛山冬令营的时候,老师让给孩子写一封信,还要在班里活动的时候,当面读给孩子听。当时所有家人围了一圈,父母都在给孩子读着信,我也一样。可是他扭头不看我,好像根本就没有听,或者说老样子没听进去。我读完交到他手里,我是希望他能很珍惜的叠起来,放好的。我可是大早上四点钟就起来,认真的写了两三个小时,说了想对他说的真心话!
可是大概在他看来,都是骗人的,假的。当时我是全心全意觉得,我的全是真心话,我也全是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可是学习了几年后,再拿出信来看,才发现,我说的都是我想的,并不是我真正做的!孩子的感受是真实的,我是只能说到,不能做到!
今天孩子已经初一了,我们遇上了同样的情景。但是我感觉现在跟过去毕竟不同了,我感受到孩子了。他不想听,是因为他自己自卑,不愿意承受满是正能量的词汇加身!
“不管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是正确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曾经我们装下的!”没有任何怨言,昨天晚上开启的重新确认的孩子的形象,我要听话照做持续确认,先让自己自然而然,然后孩子也就慢慢地自我认可和塑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