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忘性很大的人,林先生,你听说过一句话吗,说人们总是习惯记住那些悲伤的事,快乐的却很少被想起来。可是现在,我连那几件自以为轰动的伤心事,都回忆不出个繁枝细节了。模模糊糊的,只浮现出一个水果味的夏季,一场醉醺醺的秋日,和亲爱的有心人在春天亲吻拥抱,很快又在凛冬前各自走失。而期间给过我痛击的、夺走我睡眠的,所有心灰意冷的精确刹那,一切欢笑哭泣的所以然,追溯起来,却好像已经是上个纪元的事了。我和他们就此相隔着记忆的蓝玻璃,而煮沸的时间在上面披蒙层层雾汽,每个人、每个场景都被虚化了,谁都看不清彼此。
最近我常常讲,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被往事的悲喜奇袭过,种种情绪几乎都在意料之中,甚至不必意料:人有很多个费不着上升到情绪的时刻。林先生,你说这样好吗,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垂直的、水平的情态里,她是因为不再脆弱还是变凉薄了呢?无所动荡的时光,是让我们平静了还是乏善可陈?林先生,我偶尔感觉自己越来越淡漠,不仅体现对别人,更是对自我。每当我回头再看过去的自己,那些爱呀恨呀,好的坏的,总有极端的那么一部分,让我连一点同理心都再也拿不出来了,心中只叹息何以至此。
你看,其实人们对自己都做不到永远的、恒定的感同身受,所以如果要求旁人去做到,就很可笑。
林先生,相较从前,我变得太理性了。我接受自己的遗忘、愈合,也渐渐达理、公允。你说,我们是不是都要在和什么人分开之后,才能学会所谓的懂事呢?都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我也曾是缠着一个人哭过闹过的,但是后来哭也哭累了,糖也没要到,想想还是算了。不吃甜的,还有酸的苦的辣的,未必尝不下去。终于狠狠心说了句再见,折身离开了那里。过程之中,当然也曾一步好几次回顾,想觍着脸倒回去,想被他叫住。但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才慢慢知道,真正的告别早已在我下定决心之前。
你也应当和重要的人说过再见吧,林先生,我仍然记得那一句歌词,“现实不过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究竟是从哪一次开始的呢,与恋人朋友的聚散离合,在我们的生活中便也只道是寻常,一个人要挥多少次手,才能在落下的时候终于被牵住。有时候我竟然会觉得,自己也一定和你擦肩而过许多次。我的意思不是指实际上的接触,而是在同一本书,同一首歌,同一部电影,是那些无形的地方,林先生,我们会不会曾经在那些地方打过照面而不自知呢?空间纵然还未安排相遇,也埋好了千头万绪的伏笔。
狭长的时光里,我已经和太多人走丢过,小小的三两座城市之间,却再也不可能会面,紧接着互相遗忘,全无感觉。那么我和你呢?林先生,我们会是例外吗?我们能再见面吗?到时候,你可不可以拥抱我?就这么想着。想象你在遥远的地方,轻轻点了点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