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的是被自己的拖延症气得没脾气了。
晚上下班随手登了工作系统,发现领导昨天下午就签了文件给我,而我从昨天下午到今天下班前居然一直都没有登过这个系统。
为什么没登呢,因为拖拖拉拉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工作一会,再玩一会手机。还好这个文件内容比较简单,也不着急。但是这是一件明明就可以今天完成的事情,好生气。
所以真的不能惯自己这个毛病!
改进方法:接下来每个工作日,隔半小时就要统计一次时间流向,高效工作,谢绝拖拉!
02
突然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2018你最想撤回的操作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
“熬夜衍生的焦虑,
囫囵看书的功利。
消遣时间的游戏,
孤独倾诉的秘密。
随心所欲的作息时间,
徒然无功的怀旧想念。
觥筹交错的豪情壮言,
本该有仪式感的最后一面。
无趣的观念之争,
廉价的陈年老梗。
重蹈覆辙的跌倒和疼,
好与人言的茫然和冷。
自以为是的表达,
裹足不前的挣扎。
痛心疾首的掉发,
以及,自以为能重来,
就能够去撤回的笑话。”
然而2018已经过去,2019还要重蹈覆辙吗?
我们的大脑很动物性,总是倾向于及时行乐,快速获得一些满足。摊开课本想看书,眼睛却黏在手机上,刷一会朋友圈;打开电脑想写作,心思却被网页的热搜新闻所占领。
此时我们的神经元时刻都在努力记忆我们的行为。
比如说花大量时间练习钢琴或篮球的人,就算长时间没弹琴没打篮球,再接触时也会学得很快,就是这个道理。
发生过的一切神经元都会记得,有过的好习惯坏习惯,都会伴随一生。
2018年的操作,在神经元里已经习惯,如果没有意识去改变,那么2019年依然会重复上演。
我们需要从现在起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坏习惯,每一次的自控,都会让下次自控得更容易。
直到神经元记住我们优秀的习惯,我们将不再需要自控。
02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光鲜,却没看到别人最后的努力与付出。你在吃火锅的时候,别人在健身,你在刷朋友圈刷微博的时候,别人在阅读经典汲取知识,你在看八卦新闻,别人在学习英语和新技能。
懒惰是骨子里带来的一种天性,而自律是慢慢人生路上的一种选择。
女神张钧甯,36岁依旧保持着少女的身材少女的脸蛋以及一颗热烈的少女心;彭于晏,从最初默默无名的群演甲到现在的人气王偶像兼实力派男主,每天都坚持健身,每一场打戏坚持不用替身;咪蒙,从南方都市报记者岗位离职后坚持阅读写作,由于定位精准且日产高质量文章,把公众号经营成大V,篇篇文章10W+阅读量。
我们羡慕过许多人的人生,以为他们是上帝眷顾的宠儿,运气好到爆棚,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熟不知,他们只是做到了两件事:找到方向,坚持自律下去!
最好的自律,应该是对自己说到做到。
03
每次到年初月初,甚至是刚刚开始的周一,总是会信心满满地给自己做好关于工作关于生活的计划,而到了截止日期的一事无成。
比如我常常在每周的开始跟自己约定看几本书,结果时间总是被玩手机看小说玩掉了。然后一直进入立目标没完成的恶性循环当中去。
小事的不自律,会逐渐推演到大事的不自律,这也是一个习惯的养成规律。那么,该如何避免不自律呢?
03
自律的方法
1.降低目标阈值。
大脑它会抗拒大幅度的改变。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中提出降低目标值,把每天看一小时书改成看一页书,背50个单词改成背一个单词,跑1000米可以改成只做一个仰卧起坐。
比如我现在就跟自己说每天至少看一页书。碰到好看的书时,就会连续看下去,如果是枯燥的,那就一页一页慢慢看。
2.活在未来,目光放长,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包括正面负面。通过正面的未来激励当下的自己,也通过负面的未来,让自己不要重蹈覆辙。
3.找到坚持不了的原因是什么?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有两句话特别出名。
第一句:如果我知道自己会在哪里死去,一定不会去那个地方。
第二句:如果我想帮助某个国家,比如印度,我应该怎样帮助它呢?我应该先考虑,什么会伤害它。只要不去做那些伤害它的事情,就是帮它了。
这种利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样适用于习惯养成的方法。
找到自己拖延的原因,如果是手机干扰,那就让自己每天离开它久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