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便签:
努力的正确姿势
那么,正确的努力姿势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有三大特点。
第一,努力,是一件目的性的事。
努力并非像牛一样埋头犁地。牛看起来很“努力”,但犁地却并非它的本意,它仅仅是在干一件自己并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苦力活而已。牛对自己并不会有更高层次的规划,它可能只知道,在这里走来走去,到点了就有吃的,于是就走来走去,而并不在意其他的事情。
……
很多人一言以蔽之——钱。哪里收入高就往哪里去。
这样的努力,显然是不可能再往前进步了,因为他们的努力除了换到当天的口粮外,里面根本不包含对自己的规划,也不会产生什么定向积累效应,就算因为长期工作得到了某些积累,也是被动积累。这种没有主动把控方向的被动积累,一般来说,进步效率都非常低下,且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
第二,努力,是一件内生性的事。
刚刚我们说了,努力是一件目的性的事。那么有目的地让别人知道自己努力,是不是也能是努力的目的之一呢?
真正努力的人,很少对外界宣称自己有多努力。
……
努力,可以看作加速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假如一个人拥有关于努力的正确认知和方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努力的动力是内生的。有些人之所以需要他人的认同才能在压力下“逼迫”自己不得不努力,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做事的真正意义,因此努力的动力是需要“外求”的。外求的努力虽然也能提供一定的动力,但由于其非内生性,时效就比较短暂。等翻到了下一个目标,只得再次外求。这样的努力缺乏持久力,无法持续击败惰性。
第三,努力,是一件讲效率的事。
很多人看努力只看时长,以为工作时间长、学习时间长,就是努力,其实这并不准确。
……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一天都只能有24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普通人满打满算也就是18个小时左右,那么这18个小时哪怕一点也不浪费,都用于你认为的各种“努力”,是不是就可以产生什么神奇的效果了呢?也不容易的。拿我自己来说,想要干的事实在太多,每天24小时肯定不够,于是只能砍掉一些。砍掉哪一些呢?这是个问题。
所以努力的效率要点是:将你的有效努力统统用在刀口上。这几乎是比努力的有效时长更为重要的事情,因为你首先得能分清轻重,同时还得是个出色的规划家。不仅是对事情本身的规划,还需要更多对人生的整体规划,比如不做“消防员”。
I便签:
该片段阐述了很多人都很努力,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做正确的努力。那怎样才能够做到正确的努力呢?
1、要有目的性
没有目的的努力是不长久的,因为他不知道这样的努力是为了什么。
作为家长,一味地让孩子努力学习,但是不告诉他目标是什么,这样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会觉得自己每天干着一件没有意义的苦力活。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你希望孩子努力学习,那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可量化的目标。比如:孩子的英语成绩不好,不能光对孩子说你要加油啊,你可以和孩子约定这个学期英语成绩要提高20分,或者是达到80分以上。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觉得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2、得具有内生性
努力得有内生性,也就是自己得真心愿意学,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为了父母学习。可以从孩子的理想入手,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实现梦想。
比如可以告诉孩子,汽车如果光靠人在后面推,是很难推动的,即使推动了也无法长距离行驶。但是如果驾驶员懂得启动发动机,就会轻松许多。
3、要讲究效率
作为父母,也许你会说,孩子有目标,也很愿意提高,但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时我们就要看看孩子学习的效率如何了?努力要有效率,要点在于要将有效努力用在刀口上。
比如孩子的目标是英语成绩提高20分,那影响英语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挑选从最薄弱的听力入手,每天听写30分钟,再进行阶段性检查、反馈和奖励,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来达成大目标。
缺少了目的性就像老牛耕田,不知道为什么做,缺少内生性的努力无法长久,而缺少效率的努力很难达成目标。努力的正确姿势:目的性、内生性和效率三者缺一不可。
A1便签:
在上一期某训练营,我作为领头人带领12位学员100%完成了10项任务,在这期间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了满满的好评。
但是,
很多学员结束后,因为没有了我的监督和跟进,不再继续学习和输出,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自己。
现在想来,他们不努力吗?他们没有目标吗?不,都不是。他们是不够有自驱力,缺少内生性的努力,也还缺少一些效率。
A2便签:
目标:12月份的活动中,把跟进完成打卡任务转化为自主完成打卡任务
行动:
1、和学员沟通学习目标
2、告诉学员在后面推动完成任务和自主完成任务的区别和效果
3、和学员一起制定任务分解目标
4、阶段性跟进和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