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谈写作国学与传统文化
《孟子》感言集之151:人皆可为尧舜

《孟子》感言集之151:人皆可为尧舜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08:20 被阅读60次

   

《孟子》感言集之151:人皆可为尧舜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告子章句上下》,其中对于曹交的问题“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颇有感触,其实是孟子借曹交之口,来告诉世人,其实“人人都可以为尧舜”。但是,尧舜作为古圣先贤,许多人往往会觉得尧舜一定高高在上,有点敬而远之,为了打破这个僵局,也为了让尧舜之道能够更加接地气,孟子在回答曹交这个问题时候,非常明确,也非常明白的告诉世人,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语,按照尧的行为去行动,就是行尧舜之道。反过来,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那就是桀了!

原文如下: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大意是: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做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身高九尺四寸多,却只会吃饭罢了,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要是有人,自以为他连一只小鸡都提不起来,那他便是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如果有人说自己能够举起三千斤,那他就是一个很有力气的人。同样的道理,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的,也就是乌获了。人难道以不能胜任为忧患吗?只是不去做罢了。比如说,慢一点走,让在长者之后叫做悌;快一点走,抢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那慢一点走难道是人做不到的吗?不那样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

        曹交说:“我准备去拜见邹君,向他借个住处,情愿留在您的门下做学生。”

    孟子说:“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难于了解吗?只怕人不去寻求罢了。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老师多得很呢。”

个人看法:

        曹交问孟子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他其实是抱住怀疑态度的,曹交还以所谓身高来作为理由,孟子直接指出他的问题就是明知故问,但又不愿意发心去做,这就是最大问题。行尧舜之道就这么难吗?其实很简单吗?只需要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同样,你要做坏人也很容易,只要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曹交还假惺惺的要拜孟子为师,准备“受业于门”,开玩笑,这么不诚心,这么不谦恭的人,孟子能收他做徒弟吗?绝对不可能,所以孟子就说““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告诉曹交还是回去自己求吧,老师多的是!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有许多人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问题在哪里?

就是在于没有目标,更加没有行动!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们身上有太多借口,有太多自以为是,有太多人性弱点!人人能够成为尧舜,就像人人都可以成功一样,但是最终成功的人为什么那么少?问题在哪里?

      第一、在意愿!到底想不想成为尧舜?是不是一定要成为尧舜,这个意愿至关重要;

    第二、目标,有没有成为尧舜的具体可衡量的有时间期限的目标非常重要,否则都是空谈;

      第三、行动,有没有可达成的具体的行动计划,怎么去启动?怎么做?很重要;

      第四、监督,怎么贯彻行动,有没有监督系统,以确保一定可以成功;

      第五、结果,所以的结果都是基于意愿目标行动监督,结果只是最后的现实!

    曹交的对于成为高大上的尧舜只是想想而已,就像叶公好龙一样,龙如果真的到来!那么他就会崩溃。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51:人皆可为尧舜

2018-10-22于上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感言集之151:人皆可为尧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d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