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视歌评】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迦百农》: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呼唤认真

《迦百农》: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呼唤认真

作者: 添糖电影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6:32 被阅读9次

文 / 岳漟

来自一个孩子的呐喊:不要再生孩子了!

迦百农 كفرناحوم
导演:娜丁·拉巴基
编剧:娜丁·拉巴基 / 吉哈德·霍加里 / 米歇尔·凯斯沃尼 / 乔治斯·哈巴兹 / 哈立德·穆扎纳
主演:扎因·拉费阿 / 约丹诺斯·希费罗 / 博鲁瓦蒂夫·特雷杰·班科尔 / 卡萨尔·艾尔·哈达德 / 法迪·尤瑟夫
类型:剧情
语言:阿拉伯语 / 阿姆哈拉语
上映:2019(中国大陆) / 2018-05-17(戛纳电影节) / 2018-09-20(黎巴嫩)
片长:126分钟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深刻地影响过我。记得很深刻的一段,便是一个11岁的小姑娘嫁人了。三毛细致地描写了那小姑娘在初夜的尖叫,隔着薄薄的纸张,我似乎听到了沙漠夜空下的刺耳喊叫,心被揪成一团。那时的我也才10几岁的光景啊!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是不能平静的。它唤醒了我之前观看电影《野马》、《弗罗里达乐园》时心底柔弱的那一部分。

毫无征兆的,电影的开始画面中站立着一个看上去只有几岁大的小孩。 一个医生在给这个瘦弱的小孩检查,医生说他的乳牙都没了。故事的主人公Zain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小提琴的音乐响起,十几岁左右的孩子们抽烟玩闹,他们生活的街区破败脏乱,「迦百农」贫民区就这样缓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跟着Zain一起经历他的生活。他的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父母将铁链拴在婴儿的脚踝上以防婴儿乱爬。全家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一家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孩子们在帘子的一边不眠,父母在帘子的另一边做爱。

没有得到正常的教育,几个小孩每天拖着一杯一杯的水果汁去街头叫卖。Zain发现妹妹Sahar来了例假,一面要安抚担心妹妹未来的生活,一面要为她去商店偷卫生巾。为了给家庭减轻负担,Zain不得不当童工,他每次看到校车经过时都驻足羡慕。Zain坐在天台上敲着生锈的铁皮桶,唱着歌与妹妹偎依在一起看着这无穷尽的困苦,变成了无望的生活里唯一的浪漫。

Sahar还是被父母「牺牲」了。交不起房租,只好将11岁的女儿嫁人。父母还觉得,至少以后女儿可以吃好,喝好,住好。更何况,11岁嫁人,在当地这事情并不新鲜。

Zain因此与父母决裂,离家出走。他要去哪里?他能去哪里?他会遇到什么?

影片展现的不间断的、无休止的痛苦,几乎就要将我们带领到绝望之地。

「蟑螂侠」的出现将他引向游乐场,这给整部电影的沉重带来了一丝短暂的喘息的空间。摩天轮上的时光就像是白日梦一般,Zain的精神能得到一丝缓和,但一样经不起排山倒海的饥饿。

一个黑人服务员Tigest(实际名叫Rahil Eresa)好心给了Zain食物充饥。她是一个带着孩子的「黑户」,没有居住证,每日为着自己的身份担忧,担心警察将她与自己的黑户儿子分开,担心被抓起来遣送回国。Zain跟着Tigest回家,开始照顾Tigest的孩子Yonas。

与Tigest、Yonas一起生活的时光是电影中温情的部分,人与人在苦难中的互相关照与依靠,即使苦中作乐,生活中还能有一些阳光。

然而Tigest还是没能解决居住证的问题,被抓入狱。毫不知情的Zain要开始为自己和Yonas觅食。他能坚持的时间不会很长,他想到的方法是离开此地——他梦想着能逃离,离开这个地方,世界就会变得敞亮。

他用Yonas交换了离开的资格,而当他回家去取自己的证件时,与父亲发生冲突。不仅发现自己的命运其实与别人没什么差别——他也是个没有证件的黑户,令他更难过的是,妹妹Sahar的去世。盛怒之下,他拿起了刀子……

我们或许也如他一样,面对着影片中呈现的生活、境况发问:这一切都怎么了?到底是什么致使人类如何这般地生存?

然后一个12岁的孩子能把问题归结去哪里?

他能做的,就是状告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他。他能倡导的和呼喊的,就是「不要再生了」,因为母亲现在腹中孩子的命运也将如他一样。他的潜台词中似乎直指的是教育问题,生而不养不教不善待的问题。

而作为成年观众的我们,恐怕不能仅仅将问题止步于此。而若将他的个体生存状态,将他在生活中的经历、遭遇向前推进,向下深究,带领我们走向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黑洞,一团乱成麻、纠缠在一起无法分开的社会议题:生育、教育、移民、身份、贫穷等等,以及是什么致使生活如此?我相信这是导演想要做的事情。

导演Nadine Labaki走访了地球上很多穷苦地区,将它们一一写进电影。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她说:「I really believe cinema can effect social change」。她坚信电影改变社会。当她看到黎巴嫩孩子们的境遇时,她就不想再做「沉默的大多数」。

电影中的演员都不是职业的。Zain的妈妈的原型来自于一个拥有16个孩子的母亲,而有7个由于父母照顾不周而死去。Zain的扮演者是叙利亚难民,非常聪明,非常愤怒;Tigest的扮演者,在拍完戏后不久,真的由于居住证的问题被捕入狱——这些都真切地在此刻此时发生着。

前段时间,冯小刚说艺术创作要把时代和情怀放在首位,娱乐和票房放在第二位。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时代与情怀」倒是真的有个映照。黎巴嫩的人民生活的时代就是如此,人们的生活境况,他们要解决的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被一一铺排。而导演的情怀也充斥出来,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对那里的生存状态的希冀在影片的最后二十分钟都呈现出来——虽然从整个剧情来看,结尾的处理有些理想主义,但导演的期盼显露无疑——你能看到她希望人们能解决困苦生活里的一些问题,哪怕只是一些些。这样人类的生存不至于艰辛如此。

影片落幅在Zain唯一的微笑。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护照。

现代人的生活就像上膛的枪,突突突突突,没有什么喘息的机会。在停不下来的生活里,人们都没有缝隙转头看看自己身后走过的路,于是在光影的流转之间哈哈一乐足矣。

若有那么一点点牵动思想的电影,最好不要太深刻,不要太压抑,观众便也能放弃买盒爆米花,安心在黑屋子里待上个九十分钟,实现一次文艺的转身。

有人认为,人间疾苦见得太多,很难再如少年时那般触动感怀。比如在街头看到的悲苦乞丐越多,你越是难真正同情。这是不是一种退化?

常听人说起一句话:「活得这么认真干什么?」。

看完如《迦百农》这样的电影,有人中途放弃,有人一声叹息,有人看完在豆瓣做个标记,可以深刻地认真地去思考的点、面都太多,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

《迦百农》让你在纷杂的生活里驻足下来,看看真的离我们不远的生活,想想也许不久后你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稍微追究一下这些表象之下的本质缘由,为什么不可认真一点呢?

【完。】

相关文章

  • 《迦百农》: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呼唤认真

    文 / 岳漟 来自一个孩子的呐喊:不要再生孩子了! 迦百农 كفرناحوم导演:娜丁·拉巴基编剧:娜丁·拉巴基 ...

  • 何以为家

    《何以为家》的直译名是“迦百农”,迦百农本是《圣经》里的地名,但是,“迦百农”(Capernaum)又有“乱和无规...

  • 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又是影评~ 《何以为家》上映了。影片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迦百农》。导演说——“迦百农”是耶稣的城,在法文和英文中都...

  • 娱乐至死年代

    本来不关心娱乐八卦的,但这两天的王某某离婚事件简直把整个网络公共资源都给霸占了。打开电脑、手机,各类声明啊、回应啊...

  • 《何以为家》:生而为人的存在感与尊严

    电影《何以为家》在大陆上映前,原版译名《迦百农》。在《圣经》中,迦百农是一座非常繁华的犹太城市,被誉为“耶稣的第二...

  • 贫民窟里生出的高贵灵魂

    这部电影叫《迦百农》,中文翻译是《何以为家》。我在百度上搜索迦百农的意思是:圣经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

  • 迦百农

    照片是《迦百农》主角在电影最后一个镜头,也是两个小时电影第一次笑。 本片导演是一位女性,她毫不避讳点明她那在很多人...

  • 迦百农

    2019年5月1日,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天皇即位,改年号“令和”。令和第一天,一代AV女神苍井空诞下一对双胞...

  • 起诉父母,也许是你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

    “你为什么要起诉父母?“ ”因为他们生了我!” ——电影《迦百农》 1 欢迎关注公众号:今日晨读 电影《迦百农》讲...

  • 书影剧|我们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至死,浅见《娱乐至死》

    第一章---第五章 媒介,印刷,思想,这个世界 就像我之前写的那段简短的话一样,实际上对于传播媒介的优劣性,我理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迦百农》: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呼唤认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s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