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听《爱有八种习惯》,初听一遍就感觉受益良多,决定每天好好的学习一个习惯,做好书摘,写下感悟,更重要的是在生活里实践起来,让我成为一个有能力感受爱,也能播撒爱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慷慨?
初次看到这个习惯,我在想慷慨难道不是富有的人更容易做到吗?普通人如我能做到慷慨吗?为什么要慷慨?
看完老师分享的慷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真正的敞开心扉,以便我们能够给予和接受爱。
即使我们平凡,当我们能够稍微替他人着想的的时候,那个慷慨的行为就出现了。哪怕是我们养成不随地丢垃圾的习惯,我们就是对环卫工人的慷慨。
同时慷慨真正受益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是会让我们变得更幸福的一种习惯和能力。
如何养成慷慨的习惯?
首先我们需要放下心中的恐惧,因为当我们感觉不安全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是很难慷慨的。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恐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慢慢培养慷慨的习惯。
①每周列一次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五件事。
之前在很多书中看到感恩之心的重要,我自己也坚持写感恩日记写了好长一段时间,实践下来,发现平时习以为常的事情,当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去记录的时候,会更多的去选择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日积月累,我们会更加体谅家人的辛劳,也会想要努力的去回报这份付出和爱。
②经常写一下自己拥有的东西。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陷入抑郁的状态,可能因为经常一个人带孩子,也没有与外界有多少交流,孩子们和我相处融洽的时候,表现很好的时候我会觉得有成就感,但当我看到自己的现状还有孩子们做的不够好的时候,我会极大的否定自己,感觉自己一无是处。
后来,当我尝试去看看自己拥有的东西的时候,慢慢的我感觉其实我是如此富足,我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育儿事业是多么幸运又多么难得的事。
当我们更多的聚焦到拥有而不是缺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阳光撒下来。
③在脑海中设想一段让自己紧张害怕或者讨厌的人际关系,想想能不能对他们表达出慷慨?
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练习的事情,因为家庭结构比较复杂,而我内心又害怕冲突和矛盾,所以一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会反应过度,会发脾气,这样就影响了我和家人的关系。
通过自修,也是内心真的希望和家人友好相处,现在每天都要求自己多看家人身上的优点,一些小的事情就看开一些,当我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谅他们的不容易的时候,我的内心不是铁板一块了,多了一份温柔,家里也多了人情味。
④捐赠。这个捐赠不一定是有钱人捐钱,其实,我们将自己多余的时间或者精力用来做一件对他人有益的事也可以。
我希望随着我能力越来越大,不仅可以捐赠衣物,捐赠书本,还可以更多的为需要的人做贡献。
⑤感谢每一个人。
感谢生命中给我们表达善意的人,让我们成为善意流动和传达路上的一环,这样,善意就能不断流动传递下去。
喜欢这灿烂的笑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