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解说:
经常看到有伙伴发“随喜”,从前不了解什么意思,也没有深纠。汐暮将“随喜”写成千字文,索性跟随她的文字,一起走近“随喜”,了解“随喜”。
原文:
汐暮:“我看大家都在说,(“)随喜(”)。随喜,到底怎么理解?”
夕照月:“简单的说(,):(冒号删除)随时随地,随心欢喜。对别人的善行善意或者自己的种种生欢喜心,不嫉妒,不执着。(”)
点评:
开篇用对话引出“随喜”这个话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原文:
我家里有两幅书法是(“)随喜(”)、(顿号去掉,改成“和”)(“)观自在(”)。正挂在堂屋的一面墙上。
自己有时烦恼,也有不喜欢别人的所作所为,有时(,)想想这几个字,正念就可以(把正念)拉回来。
点评:
家里挂着“随喜”,随时调整成正念,切合“随喜”话题。仅注意标点使用。“不喜欢别人的所作所为”也是“烦恼”的一种,可以删除,这样更简洁。
原文:
“随喜”需要变成一种恒定的心态,喜欢(可)的东西随喜,不喜欢的东西也可以随喜,其实不喜欢的东西恰好炼了我们的心。”
汐暮:“原来是这个意思(,)。终于明白了。我要修炼“随喜”。谢谢分享。[愉快]”
夕照月:“其实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延伸。光字面上的意思不够,尤其是面对讨厌的人,要多加练习随喜心。”
汐暮:“明白了,随喜不是说说就行。”
夕照月:“红尘炼心,对治自己。”
汐暮:“是的。如果心里没有,也表现不出来。只是说几个字,也没有实质的意义。修身修心,以真诚、慎独基础。”
夕阳月:“是的,学以致用,很多时候都体现在妙用上。(”)
点评:
作者再次引入对话,通过对话强调“随喜”并非说说而已,而是要用心修炼。只是对话出现的比较突然。和上文的对话没有衔接。建议把对话调整到开头部分,形成整体对话。后面主要表达自己对“随喜”的看法,这样行文结构更清晰。
原文:
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一点事情绪波动非常大?
为什么有的人却可以如如不动?
这是长期自修的结果,其实跟人多对对话,然后多看看他(人)的行为,一个人的修为就可以看出来吧。
《坛经》里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经常看到大家再说“随喜”,“随喜赞叹”,(多个引号之间不需要加顿号)一直没有真正明白它的含义。我一直以为,随喜就是祝福之类的意思。看见他人进步,随喜赞叹。祝福你的进步,又赞叹。我到网上一查,是佛家用语。我没有学佛,也就不说。(对话中提到自己对“随喜”不太理解,但通过对话已明白,这里不用再解释。)
今日听朋友一说,“随喜”两个字原来竟然有这么深厚的意义。突然让我心生敬意。“随喜”不是简单用语,也不是嘴巴说说而已,心里有,言语才能有。(这段可提前到对话之后,做为衔接说。)
点评:
注意文章的逻辑顺序,这样读者会感到思路清晰,一看就能理解。
原文:
(“)随喜(”)也是需要下功夫去修炼的。对自己随喜,对他人随喜,喜欢(和)的不喜欢的都随喜。喜欢的自然而然随喜,不喜欢的人和事,正好可以修炼自己,不也是能带来欢喜吗(?)。所以,也要随喜。
修炼随喜,可以当成对治自己习气的法宝,又能当成修身心法。其中之真意,需要在修习中去体会。每次心里产生(妄)忘念,可以念“随喜”,把自己拉回状态中来。
对“随喜”,要带着深深的敬意。
听朋友一番话,真正让我(感到)看到了,在她身上体现的修炼功夫(很深)。这才是《大学》里面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自修功夫。为什么,她如此有智慧,又对知识理解得如此深刻(?)。总是觉得她学识渊博,修为很高。原来这都是她如此下功夫修来的。
这也让我明白了,任何一种能力都需要长期刻意练习才能具有。而任何一句话,都不能只理解表面意思,只是跟着别人说说而已。得要真正明白其内涵,去实践了,自己体悟到了实质意义,这句话才不是一句话而已。(赞美要真诚,空洞乏味,听者会觉得不舒服。而真诚的赞美,总是简单入心。)哪怕赞美一个人,只说一大堆好听的,都是空洞乏味的,旁听者也不会觉得舒服。真诚的赞美,总是简单却入心。
生命中能遇见这样的朋友,(引导我悟出“随喜”的意义,)随喜赞叹!
点评:
语言要表要精炼。很多词语去掉不影响表达,这一步可以在成文之后,修改时实现。反复修改很有必要。
总结:作者通过与朋友的对话导入话题,对“随喜”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其实无论是修行还是生活,真诚地赞美都能带给人欢愉。人们也是在赞美中渐渐地成长,慢慢地成熟。作者善于发现,积极思考,的体会让读者眼前一亮,带着“随喜”生活,人生更多一份快乐的法宝。
行文上建议作者注意逻辑顺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语句精炼上也可再做练习。这样有助于在将思想交付文字时更加清晰、准确,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附1:修改后全文
随喜的意义
汐暮:我看大家都在说“随喜”。到底怎么理解?”
夕照月:“简单的说,随时随地,随心欢喜。对别人的善行善意或者自己的种种生欢喜心,不嫉妒,不执着。”
夕照月:“随喜”需要变成一种恒定的心态,喜欢可随喜,不喜欢也可随喜,其实不喜欢恰好炼心。”
汐暮:“原来是这个意思,终于明白了。我要修炼“随喜”。谢谢分享。”
夕照月:“其实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不断的去延伸。光字面上的意思不够,尤其是面对讨厌的人,要多加练习随喜心。”
汐暮:“明白了,随喜不是说说就行。”
夕照月:“红尘炼心,对治自己。”
汐暮:“是的。如果心里没有,也表现不出来。只是说几个字,也没有实质的意义。修身修心,真诚、慎独是基础。”
夕阳月:“是的,学以致用,很多时候都体现在妙用上。”
今日听朋友一说,“随喜”两个字原来竟然有这么深刻的意义。突然让我心生敬意。“随喜”不是简单用语,也不是说说而已,心里有,言语才能有。
我家里有两幅书法是“随喜”和“观自在”,挂在堂屋的一面墙上。有时烦恼时,想想这几个字,就可以把正念拉回来。
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一点事情绪波动非常大,而有的人却可以如如不动?这是长期自修的结果。《坛经》里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意智。”
“随喜”也需要下功夫修炼。对自己,对他人,喜欢和不喜欢的都随喜。喜欢的自然而然随喜,不喜欢的人和事,正好可以修炼自己,不也是能带来欢喜吗?
修炼随喜,可以当成对治自己习气的法宝,又能当成修身心法。其中之真意,需要在修习中去体会。每次心里产生妄念,可以念“随喜”,把自己拉回状态中来。
对“随喜”,要带着深深的敬意。
朋友一番话,让我感到她身上的修炼功夫很深。这才是《大学》里面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自修功夫。为什么她如此有智慧,又对知识理解得如此深刻?这都是下功夫修来的。
其实任何一种能力都需要长期刻意练习。而且任何一句话,都不能只理解表面意思,只是跟着别人说说而已。要真正明白其内涵,去实践,自己体悟到实质意义。赞美要真诚,空洞乏味,听者会觉得不舒服。而真诚的赞美,总是简单入心。
生命中遇见这样的朋友,引导我悟出“随喜”的意义,随喜赞叹!
附2:摘录写作群内关于“随喜”的讨论:
周老师:别人做好事情,我们没有能力,从内心欣赏支持,就是随喜。别人做坏事情,我们要坚决制止,不能随喜。
汐暮:随喜对自己,不一定对他人。我觉得意义浓厚,用在自己身上,要切己体察。找到它的发端处,对自己的修为扩展。“随喜”二字不能从简单处去看,最重要的是,它能对你产生什么意义。一句话用在自己身上,重要的是摸索它对你产生的意义。这是我对“随喜”的敬意。
陶老师:随喜也是有边界的,如果无限扩大,也是违背佛法初衷的。对“坏”事情的随喜可以理解为“随顺”吧。其实,好坏都是自己的评判,并不客观。
静迎:凡事都有度,“随喜”也有度。
汐暮:找到自己的那个度,不犹也不过。
附3:汐暮修改稿和点评小插曲
在我修改的文章发出之前,汐暮进行自我修改,使文章结构更清晰,体悟更深刻。
通过交流才发现,在原文的理解上出现一定偏差。文章中夕照月的一段话分开写,误以为作者引用对话衔接出现问题。本意推翻重来,汐暮伙伴说:“您样衔接起来,就是新文章。正好是您的创意。属于你的作品。”
我想,接纳汐暮伙伴的建议,权当教学案例,也是不错的选择。感恩伙伴的素材。这一次修改,又激发许多新的收获,比如修改前的仔细阅读,沟通带来的理解,都在无形中促进我们的成长。
再次感恩汐暮,一位善解人意,体悟深刻的好伙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