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句包里的哲学

作者: 最平凡 | 来源:发表于2017-02-24 07:04 被阅读45次

第一次听说五句包,原来是包子,是五句,是五句话的包子。

一个店面狭小,干净安静的小地方。虽时至夜晚十点,可门楣上的解说却令我停下脚步驻足揣摩:百年老字号、皇帝吃的包子、扬州著名小吃。“皇帝吃的包子”,这句有名堂,什么叫皇帝吃的包子?皇帝吃什么包子?为什么是皇帝吃的包子?带着疑问,径自走进了店里。小店左侧是工作区,右侧只能放下一张小桌子的宽度。老板娘正在里头埋头用手机,店里只有她一人,不记得她具体的长相了,只觉得还蛮入眼,对她不禁有了几分信任,她做的包子应该干净可口。

老板娘,来一个五句包?

她认真看了看我,说,一个吗?

我说就一个吧!

好的。老板娘走到小店最里头,打开蒸笼盖子,用白色小纸袋装了一个包子,看着不大不小,淡淡的面香。

我接过包子,在门口的一张桌子边上坐了下来,小心翼翼地观赏起这个不寻常的包子来。

这包子出落地水灵啊,皮肤细腻光滑,个头匀称,软而不塌,可亲可亲的感觉。再配上白色小纸袋,用“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

观赏半天,闻了半天,再也按捺不住了,轻轻地咬上一口,我很俗气地长长地“嗯——”了一声,接着就是“哇——”一声,然后又“哇——”一声。惊奇和意外。

小包子里原来有大文章:

汤汁丰富——不油腻,嘴角不小心会溢着些许汁液,伸出舌头舔一圈,回味无穷;

色泽暗红——不油腻,里头放了什么呀?

暗香浮动——不油腻,它的香味也是淡淡的。

味道中庸——不油腻,不过鲜,不过硬,不过软。

正在我吃到一块软滑的东西时,我吐出来看了一番,原来是肥肉!原来肥肉可以和我如此亲近,像这样的肉我可以吃一盘,我相信。

迫不及待,我拿出手机百度:

它还叫“五丁包子”,是扬州市最负盛名的特产茶点,它主要是以海参、母鸡、腿肉、冬笋、大虾为馅心,入笼用猛火蒸熟而成,有鲜、香、脆、嫩、补齐全之特点,吃起来味美异常。

原来是这五味!!!

更令人陷入思考的是以下的文字,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五句包的来历,就全文载了:

据说这五句包子是清朝乾隆皇帝给逼出来的,而且他是五句包子的第一位食客。 当年,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一次,乾隆御驾路过扬州,扬州府的大小官员既高兴,又害怕:皇帝来了,侍候得好,自然能升官晋爵;一不小心,轻则罢官重则掉脑袋。服侍皇上的内容相当多,最难服侍的要数那张嘴。他那张嘴可以说吃遍了全国,什么山珍海味,龙肝凤胆,他都尝过。知府把这作为天大的事,早早做了些准备,除了到各地采办名贵奇异的材料外,还提前将扬州地方所有高师名厨传到行宫左右待命,以防万一。乾隆皇帝来到扬州,太监传下圣旨:皇上要尝尝扬州茶点。知府和属官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早有准备。可是,扬州名点太多,都上吧太繁杂,皇上不一定满意;上几样吧,又不知皇上口味。有些无奈,他们赶紧向太监探询,太监说:“皇上喜欢吃包子,你们扬州名厨能做一些什么包子呢?”知府马上回答:“这好办,我们扬州有大肉包子、肉丁包子、豆沙包子、白玉包子、素菜包子、虾仁包子、蛋黄包子、蟹黄包子……请您点。”知府一口气说了不下二十几个品种。不料,太监又开了口:“你们这些包子没一个是皇上喜欢的!”知府听了太监的话,又着急起来,赶紧追问道:“那皇上究竟喜欢吃什么包子呢?”只见太监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地用手在光溜溜的下巴上摸了一下,不紧不慢地说:“皇上要吃的包子嘛,其实很简单,要求是五句话: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你们这就去准备吧。”太监说得轻巧,可知府等人一听,一个个小脸变得蜡黄,这样的包子怎么做呢?扬州的名点他们没有没吃过的,可是从来没听说有这种包子。他们又不得不向太监赔笑应承,大汗淋漓地退了出来。

知府立即召来十几个善做包子的名厨训话,对他们恩威并施,要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按皇帝的口味做出这“五句包子”。十几个名厨听了知府转述的那五句话要求,大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也从来没听说过这“五句包子”。这可咋办?做不出“五句包子”,恐怕一家老小性命难保了。知府在一旁留意着厨师们的神色,发现只有一位年纪最大的丁厨师,面不改色,皱着眉头,好像正在思考对策,知府也就不再说什么,转身走了。其他厨师见这位老厨师未有惊慌样子,猜想他会有办法,便都围了上来说:“丁师傅,您是五代名厨,我们就靠您老来保一家平家了。”老丁师傅安慰大家说:“别急,别急,办法总会有的。”他又想了想,缓缓地说:“这皇上口味也真刁,想得也够绝。吃包子,既要补、要鲜、要香、要脆、要嫩,但又不能过补、过鲜、过香、过脆、过嫩。这包子可是不容易做啊。不过,我刚才想了一下,也许能做得出来。”众厨师听了老丁师傅这么一说,都不觉神经放松了许多,又迫不及待地问到底是什么主意。老丁师傅接着说道:“那我就先说给大家听听:滋养莫过于海参,少用点,不过补;味美莫过于鸡肉,少用点,不过鲜;油香莫过于肥肉,少用点,不过腻;松脆莫过于冬笋,少用点,不过硬;细嫩莫过于虾仁,少用点,不过软。用这五味料包馅,做出来的包子,大概皇上会满意吧。”众厨师一听,点头不已,忙簇拥着老丁师傅来到厨房,七手八脚地将海参、鸡肉、肥肉、冬笋、虾仁加工成小丁丁,放上调味作料,包入包子皮里,上笼蒸熟。知府听说包子做好了,急急忙忙赶到厨房,看到已蒸熟开笼的包子,外形很美观,又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再询问了一遍用料、制作过程,心里的一块石头方才落地,但不知是否合皇上的口味。他小心翼翼地捧着包子去见太监,太监又连忙送上乾隆皇帝的御席,乾隆皇帝吃了一口,味道不错,一口气吃了好几个,这才腾出功夫问太监:“这是什么包子?”太监忙禀告:“这是按照陛下您的五句圣谕制成的‘五句包子’。”乾隆皇帝点了点头。临走时,还题下“天下一品”四个大字。

原来如此,读罢,我再看看手中的半个包子,这才想起来拍照。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这是因皇帝而有的包子,这是皇帝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的包子,这是高情商下才创造出的包子。

故事里的五类人令我思考良久,意蕴丰厚:

一是这个皇帝。自不必说,他是万岁,金口一言即可。天底下,上下五千年,有几人?皇帝权力无上,他说啥是啥,底下的人办不了只能丢命。

二是那个太监。能在皇帝身边伺候,自有相当的水平,通常充当皇帝的代言人的角色。因而这是个危险和利益两厢并存的职业。

三是那个知府。着急。他扮演了一个着急的角色,当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其实好尴尬,所以为什么领导身边都有一两个知心或者得力助手,一个好汉三个帮。好在他这次算了躲过了危机,并且还被皇帝点赞。

四是那群众厨师。他们和知府及大小官员一样,又急又慌。

这里最让我佩服的是年纪最大沉着冷静的丁厨师。“面不改色,皱着眉头,好像正在思考对策,“别急,别急,办法总会有的。”要有怎样的阅历方有丁厨师般波澜不惊的品性?

是日积月累的修炼,是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是专注专一的力量,是深度思考的魅力。

这是一种定见,是佛学讲的“戒、定、慧”的“定”。

是一种内心的定。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真想定好位的话,你都要内心安定,仅仅表面上定下来是没有用的。禅宗故事中讲到,二僧辩论风幡,一僧说是风在动,一僧说是幡在动,高僧慧能的回答是“仁者心动”。

“定”其实也不难。重要的是,在某个阶段里,在每一秒钟里,你能否专注、认真、全神贯注地做好手上的这件事。只要能把眼前的事认真地做好,你的心就会定。在五句包的故事里,除了丁厨师是在当前的这件事里认真地思考,知府、其他官员及众厨师的心都在“万一做不好怎么办,脑袋还能否保住”这件未来的事情上。丁厨师很沉静地分析太监所言并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躲开一个个陷阱,没有一惊一乍。纵外界有多嘈杂,他的内心都有自己谱: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

丁厨师是我的偶像,真的。

如何才能让自己与偶像更靠近?

我模仿丁厨师专注地思考,思考,思考:

第一不轻易评论他人,第二不受他人影响,第三不妄自揣度他人,第四凡事尽力而为。

哦哦,好难。

我还是吃继续吃包子吧。

����

相关文章

  • 五句包里的哲学

    第一次听说五句包,原来是包子,是五句,是五句话的包子。 一个店面狭小,干净安静的小地方。虽时至夜晚十点,可门楣上的...

  • 5.9小包哲学

  • 瑜伽里的哲学

    来源:原创 编辑:罗双池 从哈他瑜伽学到流瑜伽,从开始舒展身体到追求力量。 其实瑜伽跟中国哲学里的天人合一,道...

  • 劳动里的哲学

    前言 清明节放假那天傍晚,一家人开车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老家,我不确定婆婆下车时车子有没有停稳,但等我打开车门时,发现...

  • 试卷里的哲学

    上午,花了两个小时做了一套试卷,下午批改,一百分得了42分。批改的过程中有些灰心沮丧,因为错得太多。不会的题错,夲...

  • 哲学里的爱

    阿德勒哲学的爱:无束缚的才能是爱 “当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的时候,一些在朋友之间被允许的言行就不再被允许了。具...

  • 笑话里的哲学

    哲学是所有学问的源头,也是所有学问的集大成者,懂点哲学是读书人称其为读书人的门槛。 同时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哲学又有...

  • 食物里的哲学

    老高家嫂子在栅栏旁边栽一棵苦瓜,稀稀落落的藤蔓开几朵淡淡的黄花,而后结了瓜,从没仔细瞧过它们,感觉满身疙...

  • 科幻里的哲学

    之前看了两篇科幻的短作品,刘慈欣的《地火》和韩松的《老年天堂》,感觉都很有哲理意味,不只是科幻元素,前几天中欧国际...

  • 电影里的“哲学”

    连听了三期贾行家的《文化参考2》,讲的主题是电影里的哲学,里面谈到了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和詹姆斯·卡梅隆的《少数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句包里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ii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