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没几天心情却起伏不断,好像每结束一次和别人的聊天后我对未来的计划就要被打乱一次一样。心里除了对自己的无限鄙视之外,也有些畏惧和忐忑。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这两天连续梦见自己饲养了一只喜怒无常随时会吃掉我的老虎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1
第一次正式的谈话是在搬完宿舍后和同学一起在校园内进行的。我们两个各种拿着自己的手机抓pokemon,嘴里却聊着这一学期的计划。她很肯定地说要准备再考GRE联系老师读博。也是,她的男友在美国,加上她去年的GPA又那么高,申博确实是个好主意。虽然她告诉我不在乎读的什么专业只要拿个学位就好,我也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评论她。毕竟,如果能够拿到一个自己不是特别狂热的领域的博士也是挺牛的,暂且不谈读博的初心和真谛。
结束散步后我其实有些低落,像是因为曾经的战友要走向另一个方向而觉得孤单。人就是这样,只要多一个人一起,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有底气。当晚,我纠结着要不要给一个不太熟络的美国朋友发信息,约他出来聊天。两眼一闭,用facebook上的窗口发过去。他很快回复了,第二天中午,我们约在学校的咖啡屋。
2
一阵寒暄后我们很快地进入了主题。他告诉我,当时因为想做学术所以读博,可是读到现在发现进工业界是更好的选择了,虽然二者在目前形势下都很难。他其实建议我做两手准备,先申请。如果到时候没申到了那就直接去工作吧,申到了便等到那时候再继续纠结。我很大义凛然地说,我才不要去做一件自己都没想清楚的事情呢。或许这是潜意识给我找的借口。他不慌不忙,认为我可能只有读了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Harlan, actually, you might write your personal statement first, see whetehr you can persuade yourself." 他灵机一动,给了这个建议。用写作来探索内心素来是我最喜欢。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留给我自己一个更为纠结的局面。但是如果想比较不后悔某个决定,这是最理想的方法了。
一个半小时后和他告别,走在林荫小路上我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要读博?内心无非是因为想在美国多体验几年不一样的生活,还有就是自己也不排斥读论文写论文。
3
一天后,我和同专业的中国同学一起聚餐。我们四个人,除了那位坚定读博的女生,重新纠结的我,剩下的两个女生。一个也很强烈地认为自己要走学术道路,虽然现在看她的准备并不是特别充分。另一个女生则是想在美国找工作,或许最后会因为想留这里而读博吧。大家又继续探讨这学期的选课,实习等等。我发觉这种聚餐真是最容易让人抓狂的!因为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从国内不同地方来到这里,基本是一样的步调,现在却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了。不是感伤物是人非,而是觉得无形的压力逼迫人成长。我讨厌比较,但是无形中我们四个总是要被比较。谁参加的social多,谁认识的人多,谁的实习找到了,谁的某门课分高,谁的生活体验增加了,谁成长得最快……我突然觉得自己竟然这么容易被人牵着走,像是为别人而活一样。回家后,有些郁闷,跟着咽喉发炎,在床上躺了两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我不断做梦,不断醒来,依旧在这个房间里。窗外是砖红色的屋顶和一大片的绿色。风景很美,可惜不再是看风景的人。这是美国,这里的生活很自由美好。但是,这真的值得我用五年多的青春留守换取吗?难道我在国内的大都市寻找不到我要的东西吗?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工作,离开学校去真真切切地做一件很陌生的事情。我想,我是不是可以工作几年,然后换一处风景继续欣赏呢?或许在我30岁的时候,我会再一次毅然决然地离开熟悉的土地,去欧洲某一个角落学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人文社科专业。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更饱满呢?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这是我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阿!
我觉得,我甚至不需要写PS了,我好像明白了自己更想要的是什么了。这片土地是很多人的梦,但是我的梦可以在别处。无论如何,我来过。而且我还有一年的时间好好感受。写到这里,心情舒畅很多。我终于放过我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