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说,什么是不可替代性呢?怎么提升呢?
不可替代性,由三种核心优势定义,分别是“技术碾压” “跨界碾压”、“认知格局碾压”。
这三个层级的不可替代性,也是一级比一级厉害,越往后,越难以被替代。

技术碾压:
阿里巴巴有个传说中的人物,花名叫“多隆”。从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以来,他就只做一件事儿:敲代码,解决问题。即使目前他在阿里的层级已经是P11(高级管理),多隆依然坚持在一线写代码。
在阿里,工程师多隆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淘宝的第一行代码,就是他敲下的。阿里的工程师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问题,找多隆”。
多隆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他的技术碾压。技术碾压很好理解,在一个专业的领域,以五年十年为人生刻度,专注进去,成为专家,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解决不了的,你能解决。
但是,在技术优势这里,有三个常见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叫做“付出就有回报”:
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看这个名字,很人多会以为,任何事儿,只要专注进去一万个小时,就一定能成为大师。
其实这个概念,最早是《异类》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当时的说法就很清楚:“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想成为大师,至少需要一万小时,不是只要投入一万小时,就一定能成为大师。
第二个误区,叫做“天赋是一种能力”:
打造自身的技术优势,最难的,不是后期的坚持,而是早期的自我洞见。洞见什么?洞见自身的天赋。洞见天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天赋是隐性的。
有一个关于天赋的误区,认为天赋是一种能力,实际上,天赋是一种潜力。
天赋不是你做的最好的那个事儿,是你学1个小时,等于别人学10个小时的那件事儿。每一个人都有天赋,区别仅仅是你找没找到。
第三个误区,叫做:“天赋就只有能力天赋”:
我初入职场时,就发现自己在销售方面缺乏天赋。我自己反思,按道理说销售需要的能力,我都有啊:跟人说话不怵啊,倾听需求、客户思维、销售技巧,这些我都不差啊。后来我想明白了,我就少了一件事儿,意愿。所以,除了能力天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叫做意愿天赋。
判断一件事儿,你有没有意愿天赋,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是不是一上来就特别有信心,是不是本能上就兴奋,是不是很容易专注进去,是不是做好了特别有满足感。满足了这四条,说明在这件事儿上,你除了有能力天赋,更有意愿天赋。
这是我们说的第一种“不可替代性”,叫做“技术碾压”。走这条路,要想清楚了,找到最有意愿天赋和能力天赋的那一个点,像多隆一样,五年十年不动摇,外面风吹浪打,你这里闲庭信步。
跨界碾压:
传统的学者,研究者,虽然肚子里有货,但是往往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讲得特别无聊,听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善于讲解的的大学教授、畅销书作者,却往往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知道用户在碎片时间学习的需求,一味的填鸭式灌输,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用不上;
大量互联网自媒体从业者,虽然互联网思维不差,但是因为缺乏积累,内容干货不足,只会空讲道理,缺少案例支撑,也缺少理论深度。
所以,要做“厨子里最好的司机,司机里最好的搓澡师傅”。
比如说基于互联网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加上多场线下讲课积累的演讲能力,去做一个线上的知识付费产品,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一下子有了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样的跨界碾压,有足够的壁垒,不是努力就可以填平。
认知格局碾压:
先讲一个案例:2013年,美团想要进入外卖市场,当时面临一个选择,是投资已有的平台,还是杀进来,自己做。
当时整体的市场情况是日均几百万单,已有的平台,主要的价值,是给已经有外卖业务的餐厅,和已经有订外卖习惯的用户,做了一个连接的平台。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商业逻辑需要判断了:这个市场能够发展多大,是不是取决于,有多少人有订外卖的习惯呢?在王兴眼里,这是一个虚假命题。外卖市场的机会,不只是现有的外卖更方便,而在于说服不做外卖的餐厅做外卖,吸引不叫外卖的用户叫外卖。
王兴认为,如果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国内外卖市场的日订单规模,至少是一千万单,那个时间点的市场,远远没有占满。于是,美团大力开拓三四线城市,帮助餐厅接入外卖业务,同时收购大众点评,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订餐入口。结果呢,4年时间,美团完成了上市,如今日订单量在2500万单左右,占到60-7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了行业第一。
所以,这就是认知格局上的碾压。这个事儿,你认知到这个层级了,你就想得到,别人就没办法跟你竞争,你没认知到这个高度,你就想不到,你的位置,你的价值,就有可能分分钟被别人替代。
关于认知格局,也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把“认知”这个词,误认为是“点子”。
什么叫点子呢,就是灵机一动,就是突发创意,就是你可能有这个点子,他可能有那个点子,就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有的想法。
但是认知格局不是,这需要大量的积累,大量的思考,大量的实践。还是拿上面美团这个例子来看,我这么讲出来,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高级的:就是有很多人,还没有定外卖嘛,让他们定了外卖,生意就一定可以做大了嘛。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当你面对这样重大的商业决策的时候,你的认知格局,真的能支撑你看得清么?
五、普通人,怎么提升自己认知格局上的不可替代性呢?
我个人的经验,就是一条,把一句话变一变就行。什么话呢?就是当你遇到一件事儿的时候,从本来的疑问:“这件事儿,和我有什么关系?”改成:“这件事儿,和我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这一句话的改变,会让你从故步自封,只顾眼前,逐渐地发生改变,走到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轨道上。我们知道,一旦进入一个轨道,那么走起来,就不那么费力,就会很轻松,不可替代性的提升,也变得顺其自然。
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不可替代性」是决定我们价值的唯一原因。
那怎么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呢?无外乎三个维度,分别是技术碾压、跨界碾压和认知格局碾压。这三层也是逐级提升,最大的不可替代性,来自于认知格局。
我们普通人提升认知格局,方法就是把“这件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改成:“这件事儿,跟我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多少呢?你做好准备来提升它了吗?
方哥觉得,你如果把他鸡汤的话,我想你的创业餐桌上,至少缺少这道荤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