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概述
体验环境
体验机型:HTC U11
软件版本:V3.2.0
时间:2017年12月26日
产品概述
简书:创作你的创作 一个优秀的创作社区
产品定位
简书是一个优质的创作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任性地创作,一篇短文、一张照片、一首诗、一幅画......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家,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作为国内优质活跃的创作社区,每一秒钟,都有用户通过简书创作出新的精彩,接受来自全世界的赞赏。
用户需求分析
谁在用简书?
有创作意愿的内容制造者,有阅读需求的内容接受者。
用户特征
源自百度指数获取的2017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25日简书用户地域分布。图中,简书用户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依次为:北京、广东、上海,从政治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向其他地区辐射(思考:简书中作者群体的分布是否同样以北京、广东以及上海为中心)。
image.png
源自百度指数获取的2017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简书用户人群属性。
在年龄这一属性中,年龄在20-49岁的用户占比约为96%,整体年龄层次偏低。依据年龄可以获得用户模糊画像,为大学生群体、职场中有阅读、协助爱好的白领、精英。
image.png
在性别这一属性中,男性占比为69%,女性占比为31%,相较2014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18日的数据,女性用户占比增长约为28%。
用户需求
用户需求将基于目标受众需求进行分析。
对于内容制造者而言,仅需制造内容而无需关注格式如何美观如何精致;对原创作品足够的尊重,版权归创作者所有;可以一键投稿,投稿的结果能及时得到反馈;优质文章能被推广;能获得粉丝以及喜欢。
对于内容接受者而言,突出我关注的内容(作家、用户、专题);智能推荐内容,内容质量有保证;阅读体验好,纯内容阅读,排版无槽点;可以收藏、评论以及分享文章,亦可关注作家、专题;最好不要有广告。
解决方案
内容制造者:一键写作,移动端与Web端中均将“写作”入口进行设计并摆放在显眼位置;简约排版,无须特意设置排版,默认排版美观、简约、可读性高;作者对作品拥有绝对的版权;投稿方式便捷,一键投稿,一定会有结果反馈;审稿用户可以主动收纳文章进入专题;支持用户关注作者,对文章进行赞、评论、收藏、打赏以及分享等操作。
内容接受者:规划“关注”模块,对用户关注内容进行呈现,确保用户关注的内容100%推送至用户;“发现”模块,可以依据用户行为分析智能推荐内容,搭载审核机制确保内容的质量;排版美观、简约、可读性高;支持收藏、评论以及分享文章,亦可关注作家、专题;几乎没有广告。
市场分析
以下为搜索指数概况与趋势(近30天内):
image.png image.png
在对简书指数的搜索中,添加了豆瓣网、知乎网、Lofter以及雨后池塘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到知乎、豆瓣与简书的搜索指数较高,简书的数据则呈现出周期性波动,表现为工作日(周一至周五)保持较高的搜索量,而双休日则呈现波谷。
在简书用户的采访过程中,不难发现用户大多从事于互联网行业,整体年龄呈现出年轻化,在工作日中会记录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因此逐步沉淀了许多技术相关的“干货”,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简书的搜索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
产品分析
以下是产品页面功能图,基于Android V3.2.0。
image.png
简书作为一个内容分享平台,提供了“写作平台”、“阅读社区”两个核心功能。
写作平台中,对核心功能“写作”的设计进行了突出。首先,核心功能“写作”的途径只需耗费极小的精神代价,一步即可:点击底部菜单栏的“+”号(移动端)、顶部“写文章”(Web端)即可进行创作。其次,对于“写作”功能支持富文本以及Markdown,上手快、操作简单,通过使用用户熟悉的写作方式(富文本)以及轻便可无师自通的编辑软件(Markdown)进一步降低创作的门槛,极大地简化了文字排版工作,让创作者全身心投入创作(沉浸式体验)。完成创作,可以一键发布或直接保存(保存的文档将作为“私密文档”存留在个人中心--私密文档一栏),没有设置反复的审核流程,同时将审核机制移交到“投稿”中,体系健全却不繁复,践行全民创作、全民审核、全民阅读的理念。
阅读社区中,以用户兴趣为核心进行内容的呈现。划分“关注模块”,将用户关注的用户、作者等相关动态进行推送,基于用户关注的元素进行阅读,拉进作家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提升用户体验。设计“发现”模块,用户点击进入应用时将呈现“发现”模块的内容,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为用户推送相关内容,引导用户阅读进而关注,逐步培养用户的兴趣。
简书的核心功能相较于微博、知乎而言,同样是基于碎片时间,差异性在于阅读的深浅程度(微博)以及创作门槛的高度(知乎)。
功能体验分析
移动端--关注页
关注页,仅呈现当前用户关注的简友、作者、专题等内容,是基于用户兴趣(用户关注的内容)来进行内容呈现的。对于“关注”页面的设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划分独立模块,让用户全方位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营造“兴趣”相关的阅读氛围,增加了PV,延长了存留时间、促进了通过关注页访问文章的访问率。
关注页面的核心十分明显,仅呈现用户关注的内容,在这个页面中没有添加其他引导元素,同样在营造“沉浸式阅读”。同时可以查看到文章部分信息以及评论、喜欢等数目,页面整体简洁。
文章内容页
文章内容页,展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标题、作者、文章主体,同时支持用户进行评论、查看评论、喜欢、分享、收藏等相关操作,其中希望用户进行的操作如评论、喜欢以及分享摆放在页面底部,而不太希望用户进行的操作(大部分用户无需进行的操作)如举报则加深了途径,需要用户进一步操作才能执行。
发现页
发现页由几个元素组成:推荐、连载以及专题。以下图为发现--推荐页面,页面顶部放置了一个Banner,从Banner历史呈现的内容来看,会对简书举办的活动(一般是投稿、征文活动)以及精华内容(如查理五世)进行轮播,内容十分多元、质量十分可观,占据了较大的页面空间,对不同兴趣的用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作为一个使用简书app约4个月的用户,在发现页面几乎没有看到过“广告”相关的内容,简书的投稿文章(官方出品)要求中也明确要求了文章内容不能含有广告。这对于“流量为王”、“广告盈利”的大环境而言,实属一股清流。酷狗高级产品经理曾经说过:长期利益大于短期收益,道理很浅显,但是对于初创企业/团队而言,生死存亡的关头依然将用户体验放在核心地位实在是太有难度。简书做到了,并且成功的存活下来了。
页面中部,有简书规划的诸多标签,可供用户快捷访问相关标签的内容。
页面位置1/2及以下,有系统推荐的内容,依据推荐的内容来看,系统基于用户行为的分析或者用户关注的分析进行推荐内容的推送。
在发现--连载页,则会在顶部展示最为热门的连载标签,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兴趣,当然也设置了全部标签,层次分明兼顾面面俱到。在标签栏下,会呈现用户关注的连载,相关连载页面通过目录来展示,用户已经点击过的文章将会置灰,细节十分到位。
在发现--专题页面,由Banner、专题列表以及推荐关注的专题组成。其中想着重描述一下推荐关注的专题,和推荐的文章十分相似,都是基于用户关注的专题进行推荐的,“兴趣”一词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编辑页
简书的编辑页面在众多应用的编辑页面中,可谓翘楚。页面贯彻了整个应用的简约风,践行了交互设计的“一致性”,编辑页本身很美好。与此同时,支持富文本与Markdown,默认排版美观、简约,内容制造者可以倾情创作,无须担心其他。
富文本与Markdown做了一些相应的改进,去掉了很多功能,仅留下了核心的功能,内容制造者的创作体验得以提升。
盈利方式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简书的盈利方式主要为融资、积分商城以及简书出版。
严格意义而言,融资不能算作一种盈利方式。融资获得的金钱主要用于研发、运营以及其他开销。
积分商城,通过搭建积分体系,用户通过使用简书app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积分可以用于购买相关物品,主要支付方式为积分+金额。
简书出版,则通过精选的内容、形成文集、小说等进行出版,从而盈利。
主要的资金来源依然是融资,而随着时间的发现、版本的迭代,积分商城与简书出版有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其中简书出版获得的资金将占据盈利总额一半以上。
竞品分析
豆瓣网、知乎网、Lofter以及雨后池塘与简书存在很多共性,当然也存在很多的差异性。
简书作为一个近年才发展起来的“内容分享平台”,专注于创作,核心竞争力是“原创、沉浸式创作”以及“纯粹、沉浸式阅读”,为此也搭载了口碑满满的编辑器、坚定了产品的阅读体验,可谓一个十分有原则的产品。就其产出物而言,质量比较高,深度中等至深度,由于对创作的题材没有任何限制,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因此没有十分突出的产物沉淀。
豆瓣进入市场较早,从最初的豆瓣逐渐演变到现在的豆瓣电影、豆瓣读书、豆瓣音乐,随着时间积累沉淀了许多东西,其中豆瓣电影在业界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顶尖的地位。发展多元,因此也形成了很多的社区。
知乎,一个近几年异常火爆的知识问答平台,同样随着时间积累沉淀了许多知识,聚集了很多业界精英。如果将知乎的用户同样划分为内容制造者与内容接受者,那么对于内容制造者而言,知乎具有一定的门槛—对于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较强的专业性会导致很多一知半解的用户无法回答,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回答的质量。当然,知乎上的问题类型也涵盖了方方面面,因此同样有可能形成“百花齐放”,需要通过运营团队的运作来形成一个良好的问答氛围。
Lotfer作为一个轻博客产品,兼具了社区、社交元素,性质类似与新浪微博。应用鼓励用户创造、展示自我,以照片、视频、文字、音乐四大元素为用户创造、展示的核心,弱社交关系,产品特色鲜明。对于内容制造者没有任何门槛,对于内容接受者同样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向用户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相较于简书而言,创作方式更多元,目标用户以90后为主。产品从定位和内容而言,称得上“清新”二字,在产品UI的设计上而已,没有践行“清新”。由于产品使用的时间较短,因此无法涉及更深层次的解读。
雨后池塘,在HTC U11自带应用市场中没有搜索到相关的应用,访问官网时,首次访问的用户第一直觉:网站停留在10年以前。如果按照当今的标准去衡量雨后池塘,似乎产品不具备任何竞争性。然而这个社区依然有活跃用户,最新发布的文章也在近日,意味着产品有其影响力。
在百度指数中,知乎与豆瓣的搜索指数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简书同样也保持着较高的搜索指数但是会呈现周期性的波动,而Lofter、雨后池塘则搜索指数较低且相对平稳,与产品的发展里程、现状有很大的关系。
未来发展方向
一个活跃的、优质的创作社区,能够在某一方面(如互联网)沉淀出许多知识,从中度偏深的阅读程度发展至深度阅读平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