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村故土乡土乡土故事
东良河—古迹—黄龙庙

东良河—古迹—黄龙庙

作者: 东良河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6:17 被阅读2341次

    ——王野

    提起黄龙庙,大家很是熟悉,又较为陌生。

    在东良河中心地段,巍巍的鹰爪山脚下,也就是现在东良完全小学学生食堂背后的位置,曾经有一座庙宇,便是黄龙庙

    黄龙庙绘制图

    小庙坐东朝西,红砖建造而成,整个庙宇呈一四合院形式,规整古朴,很是雅致。斑驳的黑色大门,大门上边有一块牌匾,写着黄龙庙三个大字。穿过大门,左右各两排厢房,分别是僧人的禅房和斋堂。中间一小院,约有三四米宽,五六米长,青石板铺成。穿过小院,拾阶而上,约米把高的平台上,三间正殿,高大威严,黄龙爷正襟危坐。整个大殿虽没有雕龙画凤,但房子建造的用材很是讲究,略施油彩,很是气派。大门外靠左边,有一棵四号盆粗细的白蜡树,枝繁叶茂,树干向前微微弯曲。据人们传说,当年地方官吏乡绅惩治抗租抗税、偷鸡摸狗、地痞无赖、奸淫邪盗之人,都用绳子吊在这棵树上,打的个皮开肉烂低头认罪,久而久之,树干便被吊弯了。

    关于黄龙庙的来源,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相传清朝中期的一个夏秋之交,东良连续下了三天三夜的中雨,满山遍野雨水直流,东良河周边已是一片“汪洋”。到了第四天午时左右,突然电闪雷鸣,百年不遇的瓢泼大雨接踵而至。杨家沟上脑,黄龙泉旁边的黄龙爷庙被洪水冲倒,顷刻,小庙被洪水卷走,庙宇便荡然无存。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慌了神。黄龙爷的牌位是木头精雕所制,牌位浮在水面,跟随洪水,一路磕磕绊绊,流经杨家沟过李家营,后交汇于东良河。由于东良河下河湾关爷庙石嘴,与对面的山嘴像两只臂膀相互搀扶,几乎对接,中间的缺口较小。凶猛的洪峰如千军万马呼啸着涌向关爷庙湾,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洪水一时无法排出,洪水形成巨大的回流,一直回到周家营半平地。黄龙爷牌位,也被洪峰推到姚家营对面河边的石嘴上搁浅了。

    雨过天晴,河水退去,老百姓收拾田地,才发现黄龙爷的牌位竟然停留在此,感觉很是奇怪。由于黄龙爷能征风召雨,关系到东良河百姓的生活大计,在东良河有较高的威信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些年东良河风不鸣条,雨不破块,老百姓过得踏实。这次黄龙爷遭了难,乡亲们可不能马虎。地方乡绅组织一些能人商议,觉得黄龙爷的牌位停在这里,必有某种征兆,要妥善解决。后找大仙焚纸上香,做法问乩,经抽签卜算,决定就在黄龙爷搁浅地方的土台上,征地为他重新建庙。

    黄龙爷塑像 图片来自网络

    形成决议后,官绅们四处筹措资金、木材,百姓们也自发的参与其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几个月后,一座七间庙宇建成了。它虽然没有雕梁画栋,不够雄伟,但在老百姓眼里它依然是块圣地。黄道吉日,乡亲们敲锣打鼓,把黄龙爷的牌位请至庙中,摆上案桌,香炉,恭恭敬敬地供奉好,才算礼毕。

    后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总有人们提着供品、香表,前来朝拜,祈求保佑这里风调雨顺、幸福安康。也有老乡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升迁求子,来此许愿还愿。后形成有乡亲去世,定会来黄龙庙报庙。时至今日,在东良河,黄龙庙虽没有了,但老人去世报庙,依然还会去那个地方。

    据说在旧社会,黄龙庙每年正月、二月二还有庙会,在此唱戏、杂耍、评书……,高庙、梅子、谭山、梅铺的人都赶过来凑热闹,很是壮观。

    民国后,受开明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破除封建迷信浪潮。上个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黄龙庙庙内神像被毁。解放后,又由于破除四旧,黄龙庙一度荒废,名存实亡。

    1952左右,黄龙庙改建成了学校,在正殿后边加建了五间土坯房作为学生宿舍。原来一个寺庙,彻底地演变成了一个学校。

    1968年左右,黄龙庙建筑全部被拆除,在庙址的后边,重新组建了新的东良中心学校,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黄龙庙学校。后多次扩建,现在叫东良完全小学。

    东良中心学校(黄龙庙学校)

    而今的黄龙庙,百年古庙早已荡然无存,仅仅只剩下了一个名字而已,很是惋惜……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良河—古迹—黄龙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re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