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无故事约稿故事想法
除了婚丧嫁娶,别再请我“吃酒”了

除了婚丧嫁娶,别再请我“吃酒”了

作者: 陈有无 | 来源:发表于2021-03-23 20:12 被阅读0次
愿以手中笔,写尽世间事

        乡下的酒,忒多。

  酒的名目,忒奇。

  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家酒宴要去。吃酒,就得随份子钱,少则两三百,多则两三千。一年,一两万没了,在我们这样的十八线小县城,得占普通人年收入的四五成。

  这酒多,主要还是名目多。

  原本的酒宴主要是婚丧嫁娶,也就是俗称的红白喜事。这一年也不多。那些二婚三婚做酒请席的毕竟是少数。

  酒席的邀请也是各有门道,单位上是工作群广而告之,一般人是微信群发&朋友圈告知。乡下没有那么多资源,都是约定了酒宴的日期,再请十亲八戚的口耳相传或者电话通知,地点一般就在自家院坝。

  酒席多,负担重。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成为吃酒人心中的一大隐痛。奸猾的人以此生财有道,老实的人因此苦不堪言。就我见过的“酒”,种类繁多,令人叹为观止。以下简要列举,有遗漏的,后续补上。

  01

  一是喜酒,也就是结婚酒。

  我这个年纪,正是吃喜酒的大好时光,原属正常。但是有些喜酒实在让人想咆哮,吼一句:“这都什么世道!”

  前几日归家,就有亲戚问到:“XX家儿子结婚,你们要送多少钱?”

  “什么?他家儿子不是去年才结婚的么?”

  “离了,重新结的。”

  “哦,不送了。”

  这个XX是我家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他家有且仅有一个儿子。去年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16岁就大摆宴席给结了个媳妇儿。这才不过一年,居然再次宴请,二婚了,让我们吃酒的大龄单身青年情何以堪?等他到达法定结婚年龄,还不知道几婚呢。

  以上纯属小孩子过家家似的喜酒,以下是老人家的高调喜宴。

  单位有个刚退休的老同志,六十几岁找了个四十来岁的老伴儿,这在乡下人看来,就是极有本事的人了。毕竟,还有那么多三四十岁找不到媳妇儿的光棍儿嘛。

  这位同志非常高调,在饭店大摆宴席,邀请大家沾喜气儿。场面不能说不盛大,反正据说份子钱就抵他几年薪水了。娶了媳妇儿数着钱,俩人一合计,出去旅游了。瞧瞧,这日子、这态度,多潇洒,一般人都达不到。

  02

  二是丧酒,也就是白事。

  白事比较讲究,吃酒是有时效性的,过期不能补礼金,因为寓意不好。按照传统的做法,一般家里直系长辈过世,儿子辈儿是要请席的。

  现在没那么讲究了,仅举例一二:

  我家有个远房的外婆,她有4个儿子,7个孙子,这也算是儿孙满堂的福报了。前年外婆病重,过世了,舅舅们邀请我们去奔丧。我滴个乖乖,十一个摊子!按照一家两百的标准,一下子去了二千二。不巧的是,一个月后,那个外公经受不住丧妻之痛,也跟着去了,又是二千二。顺带提一下,小地方月薪也就两三千。

  还有一个例子是朋友告知的。朋友收到请柬,一个女同事的父亲过世了。这样的情况都是要随份子钱的,若是关系亲厚些,还要买点被子、炮仗、花圈什么的意思一下。她也是风风火火的拎着一大堆东西就去了,结果发现去世的是女同事前夫的父亲,婚都离了几年又各自组建了家庭,居然还能有这样的操作,也是难为他们了。

  03

  三是学酒,也就是升学宴。

  一般是高中升大学,高考完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请人吃酒。这是小地方的传统,也算是对学子的肯定,顺便凑点学费。

  这个世界,规则制定出来是使人遵守的,但偏偏有些人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规则,所以规则常制常新,是给老实人画地为牢。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升学宴就成了普遍敛财工具。高考两三百分的也堂而皇之的开始做学酒了,有的做完学酒就外出务工去了,还有的出去晃几天回来复读,明年继续升学宴。

  可能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太多,引起了多数人的不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遏制:限定今年高考后不能再摆升学宴!

  然后老爸就在4月收到了升学宴的请柬。6月高考,4月摆升学宴尚且能忍,关键是那家孩子才高中二年级。

  这样的情况多了,后来似乎也不了了之了,只能限定体制内的人员。没办法,吃的就是那碗饭,是有义务带头遵守规则的。

  04

  四是寿酒,也就是老年人的生日宴。

  以前受条件所限,人们的寿命普遍不长,七老八十就算长寿了,五十岁知天命以后就可以做寿酒。

  现在物质条件宽裕了,医疗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增长,百岁老人也变得没那么稀奇,却仍然有五十岁摆寿宴的。

  老人本人是不做寿酒的,儿女美其名曰“尽孝心”,买身衣服把爹娘打扮一番,包了份子钱事儿就算完了。家里儿女多的,分别给爹妈轮流一圈下来,吃酒的人也够呛。

  从五十岁开始做寿酒,到八十岁,也都好几轮了。家家铆足劲头“表孝心”的行为,可苦了那些早年丧父丧母的可怜人,陪着笑脸与金钱看别人其乐融融、天伦之乐。

  05

  五是满月酒,这勉强算新生儿的生日宴。

  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再经历一个月“月子”,就可以请满月酒了。

  满月宴一般比较正常,因为必须有生孩子这个事实。国家计划生育的大政方针在那里摆着,要超生的都藏着掖着,还要承担罚款,都是尽量低调,自然不敢大摆宴席,故而满月宴算是比较不引人反感的了。

  现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满月宴才多了起来。

  06

  六是房子酒,也就是乔迁之喜。

  以前在农村,新建房子是要摆酒席吃饭的,新房子需要增加“人气”。

  现在不一样了,农村房子翻修一次就要请一次酒。

  有些特别机灵的人,先把农村的房子随便翻修一下,摆个酒宴,得些份子钱,马上在城里付个首付按揭一套房,等到交房了,请个房子酒,这装修的钱就有了。房子装修好了,儿子娶个媳妇儿,请个喜酒。一年之后生个大胖小子,再请个满月酒。顺理成章,日子和和美美,羡煞旁人。

  以上的六种酒宴都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说起来,也算不得创新,最多就是给人钻空子。

  有些人连这六种酒宴的机会也没有,便有了创新。所以说,创新不仅需要才智,还需要动力。有这个需要,你才会去思考,大脑才会运作,那个代表智慧的灯泡才能亮起来。

  我听老爹说过各种奇葩的酒宴,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院坝酒。把房子周边的环境来个大扫除,把院子水泥清光,就可以摆着桌子广发请柬了。

  二是订门酒。农村的房子都有堂屋,有一个门面那么宽的门,称为“大门”。把堂屋的香火换新,大门换一个就可以请客吃酒了。

  三是耍耍酒。耍耍酒也叫“回收酒”,顾名思义,就是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了,去的酒宴太多,现在摆个摊子,你们来吃个饭还点份子钱回来。

  曾经和外地的朋友讨论过酒宴的问题,她十分不理解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请酒宴。我告诉她:因为可以赚钱。她便一幅不可思议的模样,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他们那里的人都不愿意请酒,老人家年纪大了,想请个寿酒,还需要子女几个出钱出力才能办得风光,虽有份子钱,但是从来收不抵支。

  在我参加过他们的酒宴之后,终于明白了她所言不虚。他们的菜式极为丰富,基本上就没有素菜。一家人送两三百块钱,四五口人吃两三天,能不亏钱么?

  我很少在本地吃酒宴,都是托人带份子钱,或者直接转账。为什么?一是人多嘈杂,二是厌倦奔波。最主要的还是菜色太差,吃不饱。八个人一桌,十样菜里有七八样素菜,这其中还包括一碟有几颗豆豉的辣椒、一碟装了几十颗花生米的锡盘、一碗豆腐,以及必备的折耳根拌酸菜。

  由于菜色普遍质量差,除了街坊邻里,很少有人顿顿去吃饭。如我这般只送钱不吃饭的人也多,故而酒席成了生财之道,人人知而从之。

  这风气,就此坏了啊。

相关文章

  • 除了婚丧嫁娶,别再请我“吃酒”了

    乡下的酒,忒多。 酒的名目,忒奇。 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家酒宴要去。吃酒,就得随份子钱,少则两三百,多则两三...

  • 吃酒席

    和母亲闲聊,说起老家从前吃酒席的事来,农村里有了婚丧嫁娶的事时,都会摆酒席,邻居们也都会来帮忙和吃酒席。以前条件差...

  • 杜甫

    杜甫 《杜甫》 请我吃饭,请我吃酒 杯筹交错间夜才能并非迷乱的。处在 最为极端也才最为安全之间。 请我言说的情形,...

  • 去吃酒

    今天的吃酒不像上一次去吃酒那么有趣,因为这是小侄女请我吃酒,为什么我不想去呢?因为她很烦。但我妈妈必须让我去,不然...

  • 话说请客

    请客吃酒,原本是亲朋戚友,兄弟姐妹之间人情往来的互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请客摆酒,只是一种惯例,本来无可厚非。...

  • 新年伊始,感谢去年请我吃酒的人。

    无意间下载这个软件,看了些许文章,找到了那时写博客、读朋友文字的感觉。也耐不住心里痒痒的,我也随便写点文字。 ...

  • 真假阴间(1.幸运的一天)

    “老张,工作的事可就麻烦你了!”“诶,我俩谁跟谁啊,包在我身上,过几天就可以正式上岗了!别忘了请我吃酒哦。”说...

  • 八大碗

    八大碗又称坐大席、吃酒席,是乡亲们因婚丧嫁娶大事宴请亲朋好友的一种款待方式。 住在我家前门的老大爷把...

  • 吃酒席了

    放国庆节假期了,本是我计划休养生息的日子,但这个假期里,并没有得到休养生息,反而让我比平常的日子里更疲累不堪。 在...

  • 吃酒吃酒

    圣诞节的狂欢已过去,午夜的街道,空旷寒冷。 我站在烧烤摊前等待点好的食物。沸腾的熙街在狂欢后冷却下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除了婚丧嫁娶,别再请我“吃酒”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qq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