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这更是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
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
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
既然如此,我们的自学必然要通过多种形式来获取新的知识。信息时代,知识付费横空出世,为我们终身学习提供了有效路径。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
为了自我成长,我们许多人都情不自禁地加入到知识付费的学习中。是不是知识付费了,自我成长就提速了,我看不尽然。愚以为,你和知识付费产品之间还差一个正确的选择。
001知识付费产品,兴趣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环顾周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的人买了各种各样的课程,更有甚者,你所追逐的,必然就是我所选择的。国人的从众心理从来都没有消减过,热情澎湃,一如既往。至于说自己真的需要吗?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买了一大堆付费的知识产品,真正学习的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产品买过就束之高阁,不管不问。
而知识付费产品又总能琢磨人们的心理,文案走心且极具诱惑,加之价格锚点,许多人不管自己感不感兴趣,究竟需不需要,直接剁手,拿来再说。据我所知,这样的选择基本是买来之时,也是结束之际,因为多数产品你并不是真正感兴趣。
基于此,愚以为,知识付费学习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不顾自己兴趣所在而任意选择。因此,你和知识付费产品之间缺少一个兴趣的选择。
002知识付费产品,刚需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爱你所爱,选你所需,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你不感兴趣,又没有真正的需求,这样的付费知识,我笃信你不会去学。即便学习了,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些人,课买了一大堆,认真学了多少呢?参加社群不少,而真正参与活动的又有多少呢?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我们不必自欺欺人,貌似认真学习,殊不知就是低质量的勤奋。有些勤奋,的确能感动自己,甚至还会感动朋友圈。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要勤奋,为什么要知识付费学习,最终,必将沦为一场又一场让人哑然的“表演”。
与其这样,不如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来认真学习,至少还能有些收获。比如,我选择知识付费产品特别单一,就是《吴伯凡认知方法论》,因为我特别想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所需,才会用心;用心,才会投入;投入,才会有所收获。而你呢?你和知识付费产品之间缺少一个明智的选择。
003知识付费产品,有用是最终极的归宿。
我们知识付费学习究竟想干什么?无外乎是要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自身修养,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选择知识付费产品时,还是要更多的从对自己有用的角度出发。也唯有如此,你才会真正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去认真学习,也才可能用心去践行,去提升自己。
老铁马行万里的今日剽悍之所以值得一读,就是因为他揣摩透了万维钢精英日课的精髓并刻意模仿,进而整合自己所悟,思路清晰地写出了自己独到的收获。如果细细咀嚼马行万里的今日剽悍,你会发现他的行文风格与万维钢老师有的一拼。
换而言之,精英日课对马行万里来说,是有用的,而且其本人也是全身心投入在学、在用。愚以为,也唯有这样,我们选择知识付费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否则,你的人民币不过是打个水漂而已,最多荡起点涟漪,除此以外,别无它用。因此,你和知识付费产品之间还差一个有用的选择。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但学有路径;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但学需方法;这更是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但付需正确。
归根到底,你和知识付费产品之间还差一个正确的选择。扪心自问,难道不是吗?
5286-快乐中国520
网友评论
003知识付费,主要还是帮我们节省成本 我们应该善用。
为你的思考,与自我警示 点赞。一起共勉前行。
(5370+小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