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与张爱玲

作者: 三秋桂子2021 | 来源:发表于2022-01-29 18:51 被阅读0次

熟悉我文章的朋友或许会发现,我经常将萧红和张爱玲放到一起来进行比较。

首先因为她们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位女作家,其次两人确实有很大可比性。

她们都是三十年代成名的女作家,比较来说,萧红比张爱玲要早几年出生,成名也早于张爱玲。

在三十年代作家当中,两位同列“民国四大才女”。说起“民国四大才女”,比较被认可的一种说法是:萧红、张爱玲、吕碧城、石评梅。

还有其他的说法,但是无论是哪种说法,萧红和张爱玲都当之无愧位列其中。

萧红跟张爱玲比起来,名气不如后者大。有情可原,张爱玲著作等身,留下的作品远远超过萧红。

所以,一说起张爱玲,大家都能略知一二,但提到萧红,很多人表示不熟悉。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张爱玲我很早就读过她的小说散文,萧红却是到大学选择了文学专业后才接触到的。

两人具有可比性还因为她们经历上有很大相似之处。

两人都有一个暴虐专制的父亲,这样的父亲往往有一个叛逆的女儿,萧红是,张爱玲也是。

无独有偶,两人都有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

萧红八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尽管她与母亲关系并不密切,但终究成了没有母亲的孩子。之后,萧红父亲娶了第二任妻子,成为萧红的继母。

跟萧红惊人地相似,张爱玲的父母在她年幼时就分开了,即便没有分开时,张爱玲也和母亲聚少离多,感情淡漠。很快,张爱玲也有了继母。

一个暴虐的父亲,遇上一个叛逆有思想的女儿,注定要发生一场战争。

萧红反抗了,张爱玲也反抗了。

为了约束萧红,她父亲把她软禁在家达半年之久,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萧红才趁乱逃离。踏上去往哈尔滨的列车,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张爱玲为了留学的事和父亲发生口角争执,遭到父亲毒打后被监禁在一间空房里,其间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痢疾,病了半年。半年后,在仆人帮助下,趁着门口巡警换班的机会逃走,从此和父亲那个家彻底决裂。

这样看来,两人的经历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张爱玲走出父亲的家后,还有上海的姑姑家可以投奔,有母亲的经济支援,她可以有一个安身之地开始写作生涯。

而萧红,离开了她呼兰的家后,没有任何依靠,几乎要露宿街头。从此,徘徊在一个又一个男人之间:从曾拒婚的汪恩甲到萧军,再到端木蕻良,直到弥留之际陪伴在病榻前的骆宾基。

她的一生都在流浪和战火纷飞中度过,时常面临挨饿的困境。但在这样的困境中,她依然没有放弃写作。

写作对两个人来说意义也不同。

写作,对张爱玲来说是一种谋生手段,靠着写作张爱玲确实过上了富足有余的生活。而对萧红来说,写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支柱,是支撑她活下来的最大力量。

两人的感情经历都很坎坷。张爱玲情窦初开却遭遇情场浪子胡兰成,终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落得一地鸡毛。

萧红就更别说了,到现在为止,不少人还只把目光盯在萧红和“东北作家群”几个男性作家关系上,无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

说起萧红,似乎只有花边新闻再没别的。萧红,成为被误读最深的一个女作家。

说完了两人的经历和感情,再来比较下两人的文学作品。

单从作品数量来看,张爱玲更胜一筹。这没的说,张爱玲至少比萧红多活了四十年,萧红的创作时间不过七八年,留下作品不足百万,三十一岁正在创作旺盛期就因病去世了。

从作品质量来说,两人各有千秋,不相伯仲。

虽然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但是两人的创作呈现迥然不同的作品风格。

张爱玲偏重理性,活得更清醒,所以她的作品更加老辣、犀利、深刻,揭露人性毫不留情。

她笔下无论爱情还是亲情,都不那么纯粹,总是呈现出好坏参半的特色。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不是非黑即白,她要写的是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

所以,读张爱玲作品会给你混浊的感觉,好像雾霾天的城市天空,看不清哪是天空,哪是云朵。

其实,真实的人生也便是如此,哪里有绝对的白,哪里又有绝对的黑?生活大多数都是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

萧红作品和张爱玲作品完全不同。

本质上,萧红是一个诗人,她最早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绘画和诗歌最后都融合到她的作品中了。

她的小说和散文有着诗歌一样的纯净浪漫,她像诗人一样富于想象,也像诗人一样容易感伤,所以她的作品呈现出诗一般的艳丽凄美风格。

她也写现实,但她笔下的现实不是原生态的,而是经过提炼的生活。

读萧红,需要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此时才能感受到她作品的明净纯美,读完让人荡涤身心,如同经历了一场沐浴。

萧红和张爱玲最大的不同在于,萧红无论经历多少坎坷,她始终有一颗热忱的心,所以她的作品也是“热”的。哪怕这个世界不爱她,她始终爱着这个世界。

而张爱玲,无论人还是作品,给人感觉总是清冷孤绝的,就像胡兰成所形容的:临水照花人。

她与作品、与读者始终有一种距离感存在,她冷冷看着笔下的小人物爱恨痴缠,如隔岸看烟花,心里惊动,无关痛痒。

《半生缘》是我迄今为止最喜欢的张爱玲作品,因为那是她最有温度的作品,倾注了她更多深情。

当然,冷酷并不代表无情,性格使然,命运弄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活着的姿态。对此,我曾写过一篇《张爱玲:道是无情却有情》

如果问我更喜欢谁,很难说。我喜欢萧红的热忱和诗意,也欣赏张爱玲的犀利深刻。

两位女作家,就像两道不同的风景,各有各的美丽和精彩!

2022-1-29

相关文章

  • 萧红与张爱玲

    熟悉我文章的朋友或许会发现,我经常将萧红和张爱玲放到一起来进行比较。 首先因为她们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位女作家,其次...

  • 萧红与张爱玲

    23 你23的时候在做什么? 23岁的萧红和张爱玲都完成了她们各自的成名作,并且得到了业界大佬的赏识。 23岁的萧...

  • 萧红与张爱玲的“独立”陷阱

    萧红与张爱玲的“独立”陷阱 1 在我心中,张爱玲和萧红无疑是民国最有才华的两个女作家。没有之三。 电影《黄...

  • 女作家丁玲一生的曲折和传奇

    对于丁玲,我们远没有萧红、林徽因、张爱玲那么熟悉。她,不及萧红透彻感悟,不及林徽因美貌可爱,不及张爱玲清冽...

  •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周末有幸读了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不禁让我回想起儿时的美好时光…… 萧红,是与张爱玲并称的“民国...

  • 张爱玲和萧红

    一 你能想象民国同时代的张爱玲和萧红她们俩有何共同语言吗?但仔细咂摸其实她们就是同一类天才写作者。 残缺的童年或许...

  • 萧红和张爱玲

    萧红是三十年代活跃于文坛的天才女作家 张爱玲是四十年代活跃于文坛的天才女作家 这么说 简直有凑字数的嫌疑 萧红的文...

  • 有一种自私,叫我想要你,但不想娶你

    张爱玲的小说足够精采,但总感觉没有张爱玲本身的传奇经历更吸引人。 作为民国才女,张爱玲与同时期的陆小曼、萧红、庐隐...

  • 敢爱敢恨与随遇而安 ——浅谈张爱玲与萧红

    敢爱敢恨,随遇而安。两个简单的成语却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性格与人生。前者潇洒自由,后者安于现状,一个生活中充满着挑战,...

  • 两位大才女,两般小团圆

    萧红和张爱玲都曾有过“小团圆”的故事。萧红的“小团圆”是其代表作《呼兰河传》里的小团圆媳妇,张爱玲的“小团圆”则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红与张爱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qf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