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者,不知西岐何处人也。貌甚伟,多冉须。年二十四,供职安乐,安乐亦即后汉末刘禅被封为安乐王之地。值“普九”之盛期,孩童就学高峰之际,先生始任数术之学科,又兼会计之职,精思勤教,无疏漏之状。明年大婚,妻乃先生之故旧同窗。新婚之时,同僚群聚笑闹,问曰:“不知先生今日成大婚,年方几何耶?”先生劇曰“年方二五”,引众人笑。逾年,又闻一老儒责问:“吾某年月日与肖姓男纠纷,汝何故以闭门羹与吾?”先生迷惑不可知,曰:“当日闭肖家门,与汝何干?”儒大囧,唯内心愤愤几欲跳脚。
神驹过隙,岁月乎乎。先生转任教育干事之职,与上司端茶送水,行计划总结发言之文稿,安排车马之行程,驱驰数年,然思终不能为生计之事,遂又入学校,担教务管理之职务,任历史科之教员。安乐乃水乡之地,地气潮湿,多蚊虫蛇蛙,校舍寒漏,先生日研学授课,夜批阅习题,无倦怠色。加教务诸事,一月内间或出行之教育管理局应对事务,安乐与岐周,往返百余里,又人地不熟,常艰难挫折不顺。先生不辞劳苦,任怨供职七年余。
丙戌年月日,迁岐周某校任副校长职。初与上司李某有隙,或曰,察张校长可堪大任?李对曰,小处尚可,大处不然。仍任职青化。
虚心而向上,宽厚以待人。担安全管理之任,入学生中间以求细情。
有校长李某科者,睿智明达,好提携后进。赖李之帮扶,待人接物,管理要义逐渐累成。后二年,人事浮动,领导变革,危机日迫。戊子五月地动,数日不息。某日正值周末,于家中午休,地动又发,先生跃起,急披衣出门曰,吾校屋舍,学生安全,去迟恐生变。后数日,或大雨或高温,皆坚守校舍,护顾学生。只妻女二人,或雨中抢拾床褥,或露宿体育场,地动频发,不得安居单元房中。
后三月人事变动,果迁至县边邑。前任职处距县城已远,后至地又甚,况交通不便,又无私车,劳苦奔波两年,迁县城某中学任职。县城师生人口众多,地利之便,交通发达,亦为安全隐患。况县城属地,人口复杂,往来纠纷不断。先生上任,坚守岗位,上下学交通执勤不辍,寒暑同一。妻女虽在数百米之外,饮食起居便利,天伦之乐目前,然学校安全第一,不为之所弃。时流俗不睦,世风浇薄,遇难解之事,先生推心置腹,援疑质理,安抚人心,平息烦乱。
时教育大兴,公开招聘之风盛行。先生阅理教育法规理论,总结积年管理经验教训,沉着上场,奋笔疾书,成功突围初试;侃侃而谈,应对自如,复试结果如料。癸巳夏出任临近县城中学校长。
此城郊之乡镇,村民进城务工者甚多,遂迁子女进城租房求学,或经培育子女出类拔萃,即举债购房于发达之重镇亦在所不惜。义务教育孩童流动成趋势,乡村农户搬迁进城十之六七。大营学校生源流失严重,生不安于学,师无职责之成就感。先生常言,吾辈于教育,在一方爱一方,虽情势不利,然教书育人,造福乡里,吾辈之责任,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职业之标准。
己亥正月,调任南塬中学校长职。
学校处乃岐周南塬重镇。空巢长辈留守孩童居多。先生多方了解经济困难之家,走乡入户,竭力留住学生,保证在校人数。多方求援,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教员信心。二年,质量大幅提升。紧抓学习之余,遇节日开展活动,智美体全面推进。
庚子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学子年岁尚幼,居家学习,乏自制之能力。先生与同僚议,创“自主学习卡”,以培养自主学习之习惯,模拟类在校样,加之家长监督,孩童惜时,后验之以考试,效果优于他校,遂自成一家之特色,为上者所推崇,延续至今。
近年因偶发事,无指路之前辈,乏同理之僚佐,人思享先生之利,无些许慰安之言语。焦虑时常,思世态之炎凉,人心之不古,又年岁渐长,高堂双亲年迈,又多疾病,奔走医院之间,性情又急,遂生退隐之意,毅然请辞。
无名氏曰:人生在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倾心至诚而为,至于何人不议他人,何他人不议人,如耳旁之顺风,独善其身,坦然处之,如是而已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