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顶山的天空(38)

作者: 末渡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14:20 被阅读12次

文 I 末渡

第三十八章

回顾:顶山的天空 37


第三十八章 

次日早,木子李从静静处得知我要替换她去接受审讯,跑来感谢并安慰我说:“师傅,别怕,就按我们晚上记录的那样去说,他们抓不到更多的把柄的。晚上会回来吗?需要我们做好饭送过去吗?”

“又不是去坐牢,需要送牢饭么?”我开玩笑地白她一眼,回头问朱总:“晚上可以回来睡觉的是吧?我可不想被关在羁押室里喂蚊子。”

“你们的想象力都太丰富了,又不是拘留拘押,关着你们干嘛,要你们送什么饭呐?”

“不是说要三天时间吗,难不成他们还会做倒贴赔本的生意供我们墨大吃喝住宿啊?”薇薇捂着嘴笑,“他们就算留下你吃住,也会狠狠地记上一笔,跟我们大算特算的。”

朱总快活地吹两声口哨说:“你们几个小娘们都闪一边去,别给我们瞎捣乱。我听说那审讯室就设在八楼,临窗可以看到顶山河畔的绝佳美景。我想过了,我就在楼下目送小墨你上楼,把车子停在河畔边的大树下,等你完了下楼,咱就直接去街上最好的饭店吃中饭,我个人先慰劳你一顿。吃完饭把你送回到稽查局,我也就在车上睡下午觉,等着你下楼一起出去奢华晚饭,让公司继续慰劳你。你呢,就安心的呆在八楼晃荡,喝着他们端给你的热茶,倚窗吹风,欣赏着顶山的美景,等待着下一餐的奢侈饭局。不用上班,不用值班,不要担心车间生产......啊啊,多拉风舒心的日子啊......”

“既然这么拉风舒心,你怎么不自己上去坐坐?”静静可不是开玩笑地白了他一眼,把木子李从车边拉开,说:“这是他们领导该做的事,你就别瞎操心了,走了,化验室的光度计好像又没用了,我们赶紧看看去。”

薇薇眼睁睁地看着木子李被静静拉走,什么也做不了,只得借口要给车间买些廉价的记录笔急用,嚷嚷着要跟我们一起去,把我放到稽查局,她和朱总上街回来一起候着我吃中饭。

稽查局的审讯室果真放在八楼,一楼大厅里摆放着楼层办公室的公务内容指示牌上标记的非常醒目。

顶山的职场官员比狐狸一样精明的浙商还要迷信。

如果整幢楼都是本单位的房产,他们单位的最高长官就不能坐镇八楼。能坐在七楼办公的,不是单位的老大,就是仕途看好的‘明日之星’——未来的最高领导,他们的办公室总会被单位历来的优良传统规划在七楼某个风水最好的方位。

我到顶山后没多久,就打探清楚了他们官界里的一条潜规则,都有这种‘七上八下’的官运之说,并被所有的顶山市民默认和恳首。所以,大家在依据职务的高低来精确定位各自的办公室这方面的工作,都配合的非常默契。

八楼最多给那些打啰啰或临近离退休的、对官途没啥指望的低级公务员喝茶闲聊用用,或者就干脆布置起来,给我们这些永远都可能只下地狱不上天堂的‘嫌疑犯’受审或拘押之用。不像我们浙江的豪商富贾,特喜欢“8”字,买个房,非得都要1808,连1708或1807都是不行的,也不怎么作兴“七夕”,对“7”很是忌讳。

当然,我们浙江的官员也有不少迷信的,但他们会有另一种心态来设想自己的职场前景。谁说七平八稳就不是条很好的仕途呢?同样的两个数字,为什么非要弄得非上即下的这么对立呢?

七平八稳的做官,没有七上八下的大起大落,不也是一种社会和谐的体现、一种平安是福的无欲即无痛的人生么!

我沿着不那么光亮的楼道找到了审讯室,里边已经坐着两个穿着制服的稽查员,身材倒也颀长挺拔,看上去比我的年龄要小的多。他们脸上无毛,却一本正经的装老成,漠然地指着距离他两办公桌有两米开外的一套同样的桌椅,示意我坐下等会儿,他们还没做好审讯记录的准备工作。

我告诉自己不用紧张,穿制服的一般都是为领导跑腿的小兵拉子。真正要来问话的,肯定都是那些即便穿上名牌新装也是保持洁净朴素、即便大腹便便也是稳如泰山、即便态度和蔼却是笑里藏刀的官模官样之人。这方面,我有经验,尽管我无法确定我的这些经验是从电视剧里学来的,还是听多了有关这方面的传说而记忆深刻。

我能确定的是,我对自己会被铐着手铐接受审问的场景完全是种臆想。椅子是老式的木板椅,比方登子多个靠背而已,椅子没有扶手,椅背上也没有手铐。桌子上,除了一方红色印尼外,还有一台台式的饮水机,桶装的矿泉水倒扣在饮水机上,上面放着用了半袋的一次性透明塑料杯。饮水机的加热与保温的指示灯一直交换着轮流地闪着微光,机上桶内的水剩下三分之一的样子,靠墙角的地方还存放着一满桶,证明这里的水还是经常有人会来喝的。我可以放心大胆的拿过一只杯子接着不断的喝水,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尽量装出小事一桩的平和心态来,前后一致的应答他们的盘问和审讯。

等待中的时间,会因为缓慢而变得漫长,也会因为漫长而走的更慢。

我都喝到第三杯水了,还只仅仅过去半个小时。

朱总说在这里可以临窗看风景,也是瞎说。临窗的位置,就是他们审讯员背对的地方。从我所坐的位置看窗外,只能看到一片灰蒙蒙的天空,鸟影也看不到一只。

我是个很老实的良好公民,他们让我坐那儿我就坐那儿,他们允许我喝茶,我就不住地喝着。他们说审讯室里有很多的监控器和摄像头,我就更不敢随意晃动,四处张望了。

等到李稽查进来,都将近十点。他冲我笑笑说:“去局领导那里上报了一下工作,让你等晚了哈。”

显然,他已经知道木子李是不会来了。他的眼里没有那天的神情,看我的眼珠子也没有那天看木子李的那种光亮。他客套而得体地问两个小稽查员有没有正式开始审讯,小稽查说你们领导没到,他们不敢擅自提前工作。

李稽查就从公文包里拿出那两张复印件,拖了张木方椅子过来,坐到我身边,回头对小稽查说:“录音这些设备暂时就先别开,我和墨主任私下聊聊先。我叫开的时候你们就正式进入审讯程序。”

李稽查,哦,不,现在开始,我得尊他为李局。我说:“李局,我们盛总和朱总昨晚......昨晚连夜的、及时的从浙江赶回来了,了解了事情的全经过。他们委派我配合您的组织调查工作,据实交代我们3001的所有生产情况,不得隐瞒丝毫.....”说到“昨晚”时,我特地加重了语气,并抛出一个小稽查们看不到的右媚眼。我要让他知道,他现在有更糟糕的把柄在我手里。李局的脸色有点不自在,我要的也就是这种效果。

“唔.....嗯嗯,这就最好不过了,那......墨主任你是知道的,我们所有的审讯过程都有监控摄像,所有的文字记录到最后都会经过你画押签认,如有蓄意隐瞒或蓄意谎报的话,你要承担你的法律责任......哦,你也别太紧张,你们盛总,是我们顶山浙江商会的会员,顶山市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刚开始,市府的领导也说过,特殊时期有个别特殊的状况出现也纯属正常。所以,只要你好好的跟我们合作,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也会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大前提大框架内,酌情从宽处理此类无关你个人的经济案件。你,明白吗?”

“嗯嗯,明白,”

“那、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了,”

“那就开始吧......”他示意两个小稽查可以开起监控摄像、可以开机录音,可以开始手写记录......

“你们是什么时间来顶山药厂租用生产车间的?”

“今年2月份,”

“什么时间开始正式投入生产的?”

“今年5月份,但是试产,不是大规模的正常生产。”

“3001是你们的主打产品还是副产物?”

“副产物,也是自己回收套用的原材料,”

“3001的产量有多少?”

“无论多少,都有近百分之九十以上要进行回收套用,”

“但据举报者反应、还有你们车间的生产记录资料显示,你们有大量的外售行为,有这种真实情况吗?”

“没有,最多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副产物,因套用不及,就外卖了,不多。你们在这两张记录上也可以看出,产量不是很大,卖出去的就更少,而且不是每天都有卖。”

“哦,那违法销售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咯?”

“这不刚开始生产嘛,有些工序的工艺根本还不正常。就是因为要套用3001的那道工序不正常,才导致3001有多余外售。特殊情况我们也就特殊进行处理,不是存心要违反国家规定的。”

“你们为什么都用这种数字来代表某个化工原料?是不是就是为了误导视听,糊弄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查?”

“每个化工厂都是这样做的,也是产业行业的商业机密,跟检不检查没关系。”

“那你能对我们说说你们产品的详细反应工艺吗?”

“我只能说些大概的生产流程,详细的反应方程式,那得找技术专家来咨询。”

“也行,你就说说大概的生产流程好了。”

...... 

我便学着木子李先前讲课的样子,行云流水般得说起产品的生产过程,既员工的操作过程,听得那两小稽查员一脸迷糊又烦不可耐,不知道需不需要一字不漏的往下记。

更让他们无从下笔的是,我的普通话不标准,常会把“日子”说成“儿子”,把“四”字卷成“十”字,弄得他们能记下来的审讯记录很不专业。拿来给我确认的时候,我自己也看不懂他们都在上面写了些什么。

我说我有权拒签我自己看不懂的东西,李局就跟他们说,等他自己整理出一份再拿来让我签字画押也行,不过,那得等到三天之后。

到第三天的下午,两小稽查按捺不住,再也等不到下班时间了。上班还不到一个小时,就催着混了三天已经混的烂熟的李局长大人、早早地结束了对我的审问。催着他整理了一份简易的记录文件,拿给我签字,并在他们认为重要的地方多按上几个带有红色印泥的拇指印。他们说,只要我一画押,他们就可立即结案,尽快下达处理结果的通告文书。

他们埋怨上头对他们的任务安排,还怀疑上头有无事找事、小题大做的嫌疑。就这等小得可怜的偷税漏税的经济小案子,随便到顶山市的哪个片区一抓就是一大把,哪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的花上他们三天的大好光阴来陪着我消磨三天的无聊时间。但我并没感觉到我有多无聊。

承蒙朱总美言,这三天我还真是过得没心没肺,快活又无比拉风。

稽查局所在的那栋楼,其实是当地街道的一栋商务综合楼。从二楼开始,所有的楼层都对半分开使用,一半是各级政府租用的办公楼,一半是顶山小有名气的顶山大酒店。但进出楼盘的正面大门只有一个,大门上方的横匾,自然是顶山市的名人名作、气势恢弘的“顶山大酒店”。大门两边的挂匾,名讳可就多得去了。除了“中共顶山市国家税务局”、“中国人民顶山市安监局”等不少“中”字头的“管理局”外,还有大批什么什么的管理委员会和分局分会。

来头本来都挺唬人,但在我频繁的出入三天之后,我就觉得这些牌牌子都是一只只装腔作势的纸老虎,专门吓唬或糊弄那些胆小怕事的平头百姓罢了。

大酒店地理位置优越,门庭若市。加上国税、稽查、安监、质监等多个部门在同一栋楼内盘踞,来上班的,来办事的、来住宿的、来吃饭的人在一楼的综合大门口进进出出,川流不息。大酒店门前的马路更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非常喧闹繁华。

我一连三天都在这样繁华喧闹的中心地带出入,感觉自己的身份都变得重要起来,并且下意识的一改以往低头看脚的走路习惯,昂首挺胸的,头也向上扬高了不少。

后续:顶山的天空 39

《顶山的天空》修改版全目录

            连续作品剧:《第六毒》

             连续作品剧:《双曲线》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 第279天

相关文章

  • 【职场】顶山的天空(38)

    文 I末渡 回顾:顶山的天空 37 第三十八章 次日早,木子李从静静处得知我要替换她去接受审讯,跑来感谢并安慰我说...

  • 【职场】顶山的天空 35

    文 I末渡 上一节:顶山的天空 34 第三十五章 时间对于忙碌不歇的人们来讲,流失特别疾速,有如白驹过隙。 等我想...

  • 【职场】顶山的天空(26)

    文 I末渡 上一节:顶山的天空 25 第二十六章 木子李说得没错,当家的确不是我这种从来都没有理财思维的男人所有能...

  • 【职场】顶山的天空(29)

    文 I末渡 上一章:顶山的天空 28 第二十九章 次日,我们清理了现场,烘房房顶的石棉瓦,本来就被长期的日晒雨淋,...

  • 【职场】顶山的天空(25)

    文 I末渡 上一节:顶山的天空 24 第二十五章 再次整改的进度比第一次快出许多。一方面,我们有严肃的组织纪律、有...

  • 【职场】顶山的天空(01)

    文 I 末渡 场景:顶山的天空 目录 写在首页:无论你一生中干过什么,那些事情所造成的影响早晚都会回到你身上。只要...

  • 【职场】顶山的天空(28)

    文 I末渡 上一节:顶山的天空 27 第二十八章 木子李是出名了,在顶山药厂,在熟悉我们这群人的当中。但不纯是因为...

  • 【职场】顶山的天空(27)

    文 I 末渡 上一节:顶山的天空 26 第二十七章 “在安全操作讲解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来这里上...

  • 【职场】顶山的天空(34)

    文 I末渡 上一节:顶山的天空 33 第三十四章 我不止一次的听到过木子李费尽口舌、不遗余力地跟这些势必改行再就业...

  • 【职场】顶山的天空(33)

    文 I末渡 上一章:顶山的天空 32 第三十三章 我不大全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狗改不了吃屎”这样的醒世恒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顶山的天空(3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qd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