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灯火阑珊,星火燎原故事读书
读书给你听(一)战国四公子,只爱信陵君

读书给你听(一)战国四公子,只爱信陵君

作者: 浅水鱼yl | 来源:发表于2018-02-08 16:49 被阅读104次

最近读《史记》,每到精彩处总会讲给女儿听,她听故事的兴致被我调动起来,常常听了一个还要第二个,听完一遍还要再来一遍。

我让她自己看书,却发现她还没有办法完全看懂,因为《史记》原文是文言文,即便看译文,也比她平常阅读的书艰涩得多,加上经常出现的生僻字,她很快就没兴趣了。

于是,我就想着用自己的语言把有趣的故事删繁就简地写出来,算是作为孩子历史启蒙的教材吧。当我把这个想法跟女儿说的时候,她举双手赞同,然后开始不断催促我写。

为孩子读书,为孩子写书,我就这样一步步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言归正传,今天的主题是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均以好客喜士闻名,但四人经历各不相同,人品德行大相径庭,人生结局也是千差万别。

读书给你听(一)战国四公子,只爱信陵君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的父亲田婴是齐宣王的弟弟,位居宰相之位。

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是他的小妾所生,因为田文生于五月初五,田婴认为不吉利要抛弃这个孩子。但是田文的母亲偷偷地抚养了他,直到他长大后才通过他的兄弟引荐给他的父亲田婴。

田婴见到这个儿子非常生气,责问田文的母亲为什么要养活这个孩子。田文问田婴是什么原因不让养活他。田婴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只要长到门户高,就会不利于他的父母。”田文说:“人的命运是上天安排的呢,还是由门户决定的呢?如果是上天安排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门户决定的,您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我怎么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虽然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就这样让田文活了下来。

不被宠爱的孩子更懂得为自己筹谋,作为父亲四十多个儿子中的一个,还是被嫌弃的那个,田文一定付出了比他的兄弟们更多的努力。

不久后,田文用自己的思辨才华征服了他的父亲,他开始慢慢得到器重。父亲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随着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国。各国都派人来建议田婴立田文为他的继承人,田婴答应了,在他死后,田文果然继承了田婴的爵位,被称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封地薛邑大肆招揽宾客,舍家弃业给与宾客优厚的待遇,他的行为让天下贤士倾心向往,家里常常养着几千食客。

孟尝君对于来到他门下的宾客毫无例外热心接待,不挑拣、无亲疏,一律优待,致使所有宾客都觉得孟尝君与自己亲近,都愿意为他卖命。

有一次,孟尝君受邀去秦国,结果秦昭王将他囚禁,并图谋杀死他。孟尝君无奈之下,派人去向秦昭王的宠妾求救。那个宠妾提出要求,要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但是白色狐皮裘只有一件,已经献给秦昭王了。

正当孟尝君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一个会偷东西的门客说“我有办法”。这个门客化妆成狗,学狗叫骗过守卫,钻进秦宫的库房盗得那件白色狐皮裘。孟尝君将狐皮裘献给秦昭王的宠妾,经她说情,孟尝君果然被释放。

获释之后,他立即乔装改扮带着门客逃出秦地。到达函谷关时天还没亮,关防不放人出关,他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这时门客中一个擅长学鸡叫的人站出来,那人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都叫了起来,守关人以为天亮便开关放行。他们出关不久,追兵赶到,但是孟尝君已经安然出关了。

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来历,这个故事说明了孟尝君招揽的宾客不分良莠,并非都是“贤士”。

更为过分的是,在他们一行到达赵国的时候,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争相围观一睹风采,见后有人嘲笑孟尝君瘦小,结果,他和随行的人一起跳下车砍杀几百人,毁掉一个县城才离去。

这种纵恶行凶之事彻底毁掉他谦谦君子之风,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孟尝君豢养的这些食客,大抵也能了解这个人的品行了。

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多年,侍奉齐湣王、齐襄王,那是齐国动荡的年代,齐湣王时期,君臣不睦,各种阴谋,各种猜忌,孟尝君几次被谋害,曾逃亡魏国。后来在齐襄王统治时期回国,死在封地。然而,他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被齐魏联合消灭,孟尝君绝嗣。

                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公子,做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他以好客养士闻名,投奔到他门下的宾客大约有几千人。

尽管平原君风度翩翩、礼贤下士,招揽大量宾客,但在太史公司马迁眼中,他实在是个资质平庸、不识大局的人。

在秦、赵两国长平交战时,平原君为赵国宰相。身为国家重臣,他不能知人善任,不能明辨是非,轻信秦国的反间计,任由赵王临时更换将领,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能征善战的廉颇,导致赵国大军全军覆没,四十多万将士被秦军坑杀,赵国几乎灭亡。

长平战后,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告急。赵王派平原君出去求援,当时楚国被六国推为盟主,平原君准备召集门下智勇双全的食客二十人前往楚国谈判,订立合纵盟约共同抗秦。

平原君很快挑选出十九人,第二十人怎么也找不出来。这时一个叫毛遂的人自荐前往。这就是著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

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布袋里,它的锋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然而先生在我门下三年却毫无建树,从来没有人向我推荐过你,你还是留下吧。”

毛遂说:“我是今天才请求放在口袋里。假如我早就被放进口袋,整个锥锋都会显露出来,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而已。”平原君终于同意他一同前往。

后来,平原君靠着毛遂的勇敢和机智,逼得楚王签订了合纵盟约,完成了使命。平原君也因此不敢再说自己善于观察识别人才了。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国派春申君带兵救赵,魏国的信陵君也假托君命带兵救赵。但是在救兵未到之前,秦军加速围攻邯郸,眼看邯郸就要被攻破,平原君焦虑万分。

这时,他手下一个叫李同的人给他出主意,建议他将自己家里的金银珍宝拿出来犒赏士兵,将家人奴仆都编入士兵队伍共同抗敌,以此鼓舞士气。

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建议,并因此得到三千人的敢死队,终于在援军到来之前保住了邯郸。

这件事发生在赵国生死存亡之际,平原君能在关键时刻听信忠言,力挽狂澜,也算为他一生的平庸挽回了一点颜面。

后来,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死,他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爵位,直到赵国灭亡。

              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魏无忌是司马迁比较偏爱的人,在《史记》中,战国四公子是分为四卷来写的,其他三位公子都是用其封号命名标题的,只有信陵君这一卷的标题是《魏公子列传》,而且,司马迁在文中通篇称信陵君为公子,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魏无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他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千里的士人争相归附于他,家有食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信陵君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军长平大败赵军,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平原君向魏王和信陵君求援。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可当魏王得到秦国的警告之后,就让晋鄙军队停止进军,观望局势。

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平原君频频派人到魏国来求救,还责备信陵君不顾道义,不念亲情,无视赵国生死。信陵君为此忧心忡忡,屡次劝说魏王发兵救赵,但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信陵君的意见。于是,就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信陵君眼看不能说服魏王出兵,就打算与赵国共存亡,他请来宾客千人,凑集战车百辆,准备亲赴战场与秦军决战。如此侠肝义胆,四公子中也只有信陵君一人。

当然,此时会有转折。曾经深受信陵君恩惠的门客侯赢在关键时刻献上一计:他否定了信陵君以卵击石的鲁莽做法,建议他利用魏王宠妃如姬盗取兵符,用以夺取晋鄙的军权,从而北面可救赵国,西面能抗秦国。待信陵君拿到兵符,侯赢又推荐屠夫朱亥一同前往,因为朱亥力大无穷,万一晋鄙不愿交出兵权,朱亥就击毙他以夺取兵权。

后来,信陵君在朱亥的帮助下杀了晋鄙,夺了大军,解了邯郸之危。但是,因为窃符救赵,信陵君得罪了魏王,他自知不能被宽恕,就让部将带着军队回魏国,自己带着宾客留在了赵国。

在赵国期间,信陵君拜访了藏身市井的隐士毛公和薛公,并且得到他们的信任。而平原君听到这个情况之后,私下批评他跟市井中的下等人交往,说他无知妄为。

信陵君知道后说:“我因为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国前来救赵。现在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罢了,并不是为了求取贤士啊。我在魏国都听说毛公和薛公是贤能之人,平原君却因为我跟他们交往而感到耻辱,可见平原君此人不值得交往。”然后他就要离开赵国。

平原君为此非常羞愧,向信陵君诚心谢罪才把他留下来。因为此事,原本归附平原君的士人很多都投到了信陵君的门下。

信陵君在赵国十年没回魏国,秦国知道魏国已无信陵君就开始不断向魏国发兵。魏国告急,魏王派使臣去请信陵君回国。信陵君听从毛公和薛公的建议,立刻回国救魏。各国得知信陵君回到魏国,都各自派遣将领帅军救援魏国,最终将秦军打败,保住了魏国。

只要信陵君活着,秦国再不敢进攻魏国。

后来,秦国派人到魏国行贿官吏,让他们在魏王面前一再诽谤信陵君。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魏王因听信谗言最终废黜信陵君上将军之职。信陵君心灰意冷,过度饮酒而死。不久之后,魏国被秦所灭。

战国四公子,均以养士闻名于世,但是信陵君魏无忌礼贤下士的目的,与其他三人不同,其他三公子养士都是为自己谋利,而魏公子养士却是为了保全魏国。

不管是从大义还是小节,信陵君都可谓极尽君子之风,难怪司马迁独爱魏公子!

              春申君黄歇

看过《芈月传》的人,一定记得那个风流倜傥、才思敏捷又情深义重的黄歇。没错,春申君黄歇说的就是他!

据我看《史记》分析,黄歇和芈月应该不在同一时代,《芈月传》中的芈月也就是后来的秦昭王母亲宣太后,她是楚怀王时期的,而春申君黄歇侍奉的是怀王的儿子顷襄王,以及顷襄王的儿子考烈王。电视剧为了情节曲折动人改编历史早已不新鲜,在此不多追究,言归正传,说说春申君黄歇其人。

战国四公子中,只有春申君黄歇不是王室中人。他曾周游列国从事学习,知识渊博,以口才极佳为楚顷襄王所用。

楚王曾派黄歇同太子完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后来楚顷襄王病重,黄歇担心太子不能回国,没法在楚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于是,黄歇通过秦相向秦王请求让太子回国,并保证太子即位后会更加殷勤地侍奉秦国。但是,秦王只同意让黄歇回国探望楚王病情,不愿意放楚太子回国。

黄歇当机立断,让太子假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混出关,他自己留下应对秦王。当秦王发现真相时,太子已经安全回国了,秦王恼怒,要杀掉黄歇。秦相进言说:“黄歇作为臣子,愿意为了主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太子如果立为楚王,肯定会重用他,还不如放他回去,来表示对楚国的亲善。”秦王最终放了黄歇。

这件事,是黄歇仕途生命的转折点。后来,太子继位,任黄歇为宰相,封为春申君。黄歇用自己的生命堵了一把,换来为相楚国数十年。

春申君在楚国为相期间,楚国一度强大起来。后来,各国诸侯担心秦国的攻伐征战无休无止,就相互联合,向西讨伐秦国。当时楚国最强,楚国国君做六国盟约之长,由春申君当权主事。六国联军到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溃逃。楚王把作战失利归罪于春申君,于是,春申君渐渐被疏远。

春申君壮年时英明果决,到晚年却越来越昏聩糊涂,虽有大量宾客,却听不进忠言劝告,因一己私利,不能明辨忠奸,最后被刺杀,落得身死族灭的悲惨下场。司马迁也感叹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这样的春申君,是不是颠覆了《芈月传》中那个温文尔雅、智勇双全的子歇形象?所谓盖棺定论,人的一生,不到终了,难书功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战国四公子作为国家栋梁,虽各有得失,但他们豢养大批贤士还是起到了匡扶社稷、震慑敌国的作用,这也是他们被世人称道、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给你听(一)战国四公子,只爱信陵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it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