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9978/4aa826e929dca019.jpg)
家里买了几盒粽子,大孙问我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我便把纪念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的故事说了一遍。
公元前340年,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罗江自尽。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我说了半天,有点口干舌燥了。大孙却问我:“古人把粽子投到江里祭奠屈原,我们为什么要把粽子吃到自己的肚子里啊?把粽子投到江里不是更好吗?”呵呵,是哦,我们为什么要把粽子吃到肚子里啊?
我想了一下,回答:屈原投江自尽已经二千多年了,我们每年都在纪念他。现在,世界上粮食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把粽子投到江里,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或污染水域。所以,我们利用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即能看粽思源、怀念屈原,又能饱腹、享用美食,是不是两全齐美呢?
大孙听懂了,点点头。他说:以后只要是吃粽子,都会想起屈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