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继续阅读杨国荣教授《成己与成物》的导论部分。本次读书笔记的主题继续讨论“成己”与“成物”的关系。小澡哥摘录读书笔记如下:
1. 当人反思为何而在时,他所关切的也就是其自身的存在意义。与存在意义自我追问相联系的,是不同形式的精神世界或精神境界。
2. 就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思和悟而言,境界或精神世界的核心,集中体现于理想的追求与使命的意识。理想的追求以“人可以期望什么”或“人应当期望什么”为指向,使命的意识则展开为“人应当承担什么”的追问。
3. 精神境界首先在价值、目的的层面凸显了人作为德性主体的内在品格,而人性能力则更多地从价值创造的方面展示了人作为实践主体的存在意义。
4. 就个人的存在而言,自由的人格既可以表现为价值目的意义上的德性主体,也呈现为价值创造意义上的实践主体,这种存在形态不同于抽象层面上知、情、意的会融,而是具体地展现为人性能力与精神境界的统一。
5. 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
6. 如果说,人自身乃是在“赞天地之化育”、参与现实世界的形成过程中确证其本质力量,那么,本然世界则通过融入人的知、行过程而呈现其现实的品格。事实上,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这一过程既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表现了人的独特存在方式,也改变了对象世界的存在形态。
7. 所谓合乎人性,意味着体现人不同于其他存在的普遍本质,而社会实在则构成了是否合乎人性或在何种程度上合乎人性的具体尺度或表征。
8. 对观念形态或内在的意义世界的追求,可以使我们始终关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存在的意义,避免人的物化及存在的遗忘。
9. 从哲学史上看,康德在理论理性的层面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是什么”:普遍必然的知识所提供的首先是现象之域的世界图景。在实践领域(首先是道德领域),他所追问的则是“应当”如何的问题。
10. 在黑格尔那里,建立于绝对观念之上的思辨体系,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为主干。逻辑学所涉及的对象,具有超越人的性质;自然哲学所论述的内容,相应地呈现“非人”的特点;精神哲学开始联系人自身的存在来考察世界。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又分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
11. 黑格尔对于如何通过变革对象世界以达到人化的实在或建构现实的意义世界这一问题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同时,黑格尔基本上没有超出“以心(精神)观之”的进路,对现实的存在以及现实知、行过程,未能加以真切地把握。
12. 海德格尔一方面扬弃了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超验形式,另一方面也超出了黑格尔自然哲学中“非人”(人尚未出场)的场域。在某种意义上,他转换了黑格尔精神哲学的思辨形态,将精神哲学中的人理解为生存过程中的人。
13. 维特根斯坦对意义世界同样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在其后期,更进一步强调人自身的活动在意义构成、理解中的作用,亦即将人的实践生活和意义的生成联系起来。然后,他同时似乎又主要把意义的世界紧紧限定于语义的世界。
14. 科学主义所注重的首先是物化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对于价值层面的存在意义、人的精神世界,等等,则未能予以必要的关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