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写了篇文章,说微信能在手Q身旁崛起,主要是因为“(类)实名制-通信属性-全天在线”这三个特点,我倒认为这只是隔靴搔痒、倒果为因。归根结底,无论是微信逆袭手Q,还是他抛出的「三角形理论」,说白了都是移动场景所致。
1、所谓「(类)实名制」
微信的所谓「(类)实名制」主要来自2点:
-
在移动场景下,设备是唯一的,因此手机号也是唯一的(先不谈双卡),于是用手机号验证/注册显然要方便许多,这也是国内近年来的趋势,包括许多Web产品的注册也开始从邮箱转向手机号,原因很简单,从产品端来说,①手机的身份唯一性更强,更能抓住用户;②手机号的登录/注册模块逻辑更简单,这点分别画个完整的流程图就清楚了;③从用户端,通过手机号注册(短信验证),流程不会被打断,甚至在安卓上,APP还能直接获取帮你自动填写验证码。
-
移动场景下,APP也是唯一的(所以双卡又如何呢)。更严谨点说,相对PC,手机端多开APP的操作成本显然高多了,更何况QQ还允许过PC客户端多开。一个APP要是不能多开,我没事儿注册那么多帐号有什么用呢?
这2点都是无可撼动的硬条件,所以随便一想就能发现如今大部分APP其实都具备了这种「(类)实名制」。手Q亦是如此,如果想要通过手Q注册QQ号,一样需要手机号验证,而不像PC端,随随便便就能注册一打。
另外所谓微信好友多,也是拜手机号所赐,要是QQ当年也能一键导入通讯录好友,QQ好友估计也少不到哪去。
而娱乐功能,先不说是否正确(朋友圈、各种游戏难道不是娱乐嘛?),亦是场景所致:PC端正襟危坐,一边聊天一边娱乐,多么快哉;但要是哪个微信群在我打飞机时喋喋不休,我怕是杀人的心都有了。当然回过头说,这和所谓实名几乎也没啥关系了。
2、所谓「通信属性」
这点多少有点生造概念了。
一般而言,社交产品的形态主要有4个区分维度:
用户之间的关注方向;
用户线下关系的紧密度;
Feed流私密程度;
信息内容的(回复)即时性;
通过这4个维度,社交产品主要可以被定位为3个类别:社交媒体、社交网络和社交型通讯。对应到具体的产品,大约就是:微博、人人和微信/手Q。
因此至少从这4个维度来看,微信和手Q的产品形态区别并不大,微信一样有漂流瓶、摇一摇和附近的人,一样要经过搭讪加好友到自我介绍,再到朋友圈点赞,最后才可能似聊上几句,成为朋友。
如果硬要为两者区分通讯属性和社交属性,我倒觉得有些牵强附会、玩弄概念了:要是没有微信,手Q只会更OTT,毕竟流量要比短信便宜,人们还是会绕过运营商,只不过用起来可能没微信这么顺手罢了,这和所谓通讯/社交属性并无太大关系。
3、所谓「全天在线」
还记得手Q曾经也冒进地取消了在线状态,结果被用户群起而喷之。
手Q团队哪里不知道移动场景不存在离线的道理,真心只是QQ用户早已习惯了QQ的PC场景,改得再早,手Q还是PC端的延伸。
而微信则完全为移动的碎片化而设计,它轻松上阵,根本不存在手Q那样的场景包袱和来自企鹅内部的导流压力。
所以归根结底,所谓「三角」皆是移动场景所致,若是把微信崛起的原因倒过来归于「三角」,实在是有些隔靴搔痒、不达要害,一旁的朋友圈和公众号怕是也要不高兴了。
要不然,重新凑个「嫩牛五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