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礼仪

作者: 神兽之母 | 来源:发表于2021-04-25 15:21 被阅读0次

    茶道意为烹茶饮茶的礼仪,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源于中国,盛行于中国,而传播于友邦国家。有说中国的茶道是重精神而轻形式,也是因为在生活中见到的茶艺馆多数都是以“禅茶一味”思想为基础形式出现的,所以这误导了我们对茶礼仪文化的认识。其实中国茶道依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形成了四大茶道流派:其一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其二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其三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其四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中唐诗人吕温,山东泰安人,贞元十四年(798)进士,与柳宗元、刘禹锡是好友。他写过一篇《三月三日茶宴序》,文曰:

    三月三日,上巳(sì)禊(xì)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qì),爱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ǎi),坐攀花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yīn)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玉露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zōu)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hé)不言诗矣。

    【大意】

    文人宴会上以茶代酒,标志着生活习俗的大改变。不用说,茶宴是中国文人的创造,创造者包括入仕的士和未入仕的士。这次茶宴选择的时间好,三月三日,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环境好,"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红蕊拂衣",人已回归大自然。客亦佳,什么"南阳邹子"、"高阳许侯",皆是鸿儒而非白丁。茶煎的好,茶具好,茶也喝出了神韵,"不令人醉,微觉清思",正好"言诗"。

    唐陆羽的《茶经·六之饮》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解释】

    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陰天采,夜间焙,则制造不当;凭口嚼辨味,鼻闻辨香,则鉴别不当;用沾染了膻气的锅与腥气的盆,则器具不当;用有油烟的柴和烤过肉的炭,则燃料不当;用流动很急或停滞不流的水,则用水不当;烤得外熟内生,则炙烤不当;捣得大细,成了绿色的粉末,则捣碎不当;操作不熟练,搅动太急,则烧煮不当;夏天才喝,而冬天不喝,则饮用不当。

    宋代品茶有一条法则,叫做“三点”: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为严格细致,有“十三宜”和“七禁忌”。所谓“十三宜”是指:一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七禁忌”就是: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陈、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十三禁忌”注释】

    幽坐:静坐。

    挥翰:挥毫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清供:是在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主要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生活情趣。

    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炼的场所为精舍,现在精舍多指都市人修身养性、追求人生真谛而求学的地方。

    会心: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文僮:本意指“侍候琴棋书画之‘书童’”,借指“伶俐清秀捧瓯(ōu)奉客之‘茶童’”

    瓯(ōu):1.小盆。2.杯子。 3.浙江温州的别称。

    【“七禁忌”大意】

    一不如法,烹点不得法;二恶具,茶具不清洁;三主客不韵,主人,客人举止粗俗;四冠裳苛礼,过于拘束礼仪;五荤肴杂陈,茶贵清,一案荤腥,不能辨味;六忙,没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间案头多恶趣,环境布置俗不可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之礼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bd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