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
原思任孔子的管家,孔子给他九百粮食的酬劳,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可以把多余的送给你乡里的穷人啊!”
[解读]
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宰:家臣,管家。
九百:此处没有说明计量单位是什么,有的说是斛。
邻里乡党:古代邻里乡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乡。邻里乡党可以理解为老家的父老乡亲们。
原宪出身贫寒,他追求清净,坚守节操,一生安贫乐道,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管家,孔子死后,原宪遂隐居,居住在卫国,茅屋瓦牖[yǒu],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
孔子给自己家的总管原思发工资(那个时代的工资即工作的报酬就是得到一定数量的粮食),好像很随意的样子,给原思发了许多,远远超过这个级别的待遇。原思是个很有原则的人,太多了我不要。
孔子苦口婆心劝原思,你不要倔强,不要推辞,如果觉得多余就看看你的街坊邻居有谁家急需要补贴,就给他们带过去吧。
[读后启示]
孔子通过多给穷学生俸禄的做法,间接帮助到学生身边的人,可谓由近及远,惠泽众人,也体现了夫子的仁者爱人之心。
这与曾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念相同。
修身:指完善自己,行为有规范。
齐家:就是管理好一个家族、成为宗族的楷模,效仿学习的样板。
治国:就是治理好一个的诸侯国,而不是我们现代意义的国家。要知道,古代的诸侯国是要对周王室负责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邦。
平天下:就是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不是用武力平定天下。
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造福天下百姓。
通过个人的修行和奉献,最终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