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学而篇|孔子表明教育重在德行修养

《论语》学而篇|孔子表明教育重在德行修养

作者: 晓丽优雅 | 来源:发表于2024-09-25 08:55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读]

弟子:指后生晚辈。弟子,是相对于兄父来说的,指的是人幼少为弟为子之时。

谨而信:谨,谨慎,指做事谨慎。信,诚信,指言语诚信。

亲仁:善待、接近做人做得好的人。

泛爱众是指对于大众老百姓,要平等对待,不因为谁有钱有势就高看一眼,也不因为人家穷困潦倒混得不好就瞧不起人。对于芸芸众生,要有悲悯之心的济世情怀。

行有余力:实践还有多余的力量,更多的精力。

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易》《礼》、《乐》、《春秋》等文化知识。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读后启示]

孔老夫子教育弟子要“先做人,后求知”,修养德行要比文化知识更重要。

做人最根本的是孝悌,即在家的时候要孝顺父母。拜师学艺、学习的时候,要懂得孝顺、敬重老师。

父母给予一个人生命,老师给予慧命,给予智慧,让一个人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做事要谨慎,踏实,靠谱,说话要实话实说,不要欺骗别人,要成为一个可信、可靠的人,别人才会愿意和你交往。

我们都要有爱心,对别人宽容、善良,并且要尊重那些懂得关爱别人的人。我们也要学会关爱他人,并且懂得亲近那些伟大的爱心之人,这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如果我们做事情已经比较得心应手,有一些时间空余下来,那么就应该开展一些有益的业余爱好或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

一个人敬重师长、文明礼貌、讲诚信、有爱心、追求道德完善、又善于学习,长期修正己身,加强自我修养,丰富文化底蕴并传承给后人。终能成长为一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仁德之人。

相关文章

  • 德之不修 是吾忧也

    《论语》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

  • 寓乐于学的境界

    一一学《论语.学而》有感 《论语》是孔子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述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论。而《学而》篇作为《论语》的开篇之...

  • 【阅读随记】论语学而篇1.6--1.10

    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1.6 教育以德育为中心,重点在育人 【原文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

  •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前四篇是孔子思想的纲要,学、政、礼、仁,即讲个人修养,又讲学问应用,可见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但同时也重...

  • 学而篇第一 1.1

    《学而篇》讲述孔门当年教学的目的、态度、宗旨和方法,讲的是个人做学问的内在修养。*论语里的“子”都是指孔子。 1....

  • 再读《论语新解》公冶长篇二则

    《论语》前四篇是孔子思想的纲要,学、政、礼、仁,即讲个人修养,又讲学问应用,可见孔子注重个人修养,但同时也重视应用...

  • “铸师魂——好老师生命成长”主题学习活动心得体会2019年 7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论语》首篇。整部《论语》以 “学”开篇,正体现了孔子重视教育的人生观,人生“学”乃...

  • 学习论语心得(15.4)

    【卫灵公篇第十五】 原文(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由,了解德行修养的意义的人很少啊! 学...

  • 杨培松:解读《论语.为证篇》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解读《论语.为证篇》之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十五立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

  • 《南怀谨选集之论语别裁》为政篇笔记

    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学问的内在修养,第二篇《为政》则是讲学问的外用。孔子不谈政治,只讲为政,是教化,教育、感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而篇|孔子表明教育重在德行修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hc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