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那些值得深思的好人性學說阅读即光荣思想
“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你真的放心了吗?

“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你真的放心了吗?

作者: 池塘之底 | 来源:发表于2017-02-27 11:18 被阅读6350次

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前两天,在我发在简书的《老虎咬人,为什么人们都站在老虎一边》的文后,我收到这样一句评论。

那篇文章写在好些日子以前,是我真正意义的第一次在简书发文。当时关注到宁波老虎咬人事件引发的大量讨论,而舆论汹涌,几乎都冲着被咬死的那位逃票者而去,于是提了自己的一点看法,然后,与网友有了不少争论。

“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这其实是我第三次关注这句话。

第一次是在我的公众号池塘之底上——几乎与在简书发完那篇文章一样,很多网友跳出来指责我的看法,批评者有之,审判者有之,辱骂者亦有之。然后,我一反常态,对这篇文章所有的批评与回答都一一作了回复。

宁波老虎咬人事件,绝大多数的舆论都是直冲逃票者而去。但无独有偶,第二天,我在个人非常喜欢的唐映红老师的公众号也看到一篇文章《老虎咬死一个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立场也与大众完全不同,只是分析得比我更加专业。然后在他文章的评论区,我也见到了那句汹涌的“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当然了,还有那句充满愤怒的“果断取关”。)

而昨天,是我第三次见到那句话。

我突然想,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喜欢那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有着人们怎样的心理共性?这让我还想起平日在网易看新闻,也总是在评论区里看到这样一句:“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为什么?为什么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其实这样的句子,背后包含了这样的潜台词:一,原本对这件事情,我是不确定不放心的,特别在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更是如此,你的观念,冲击到了我原本的看法,所以我的内心变得犹疑而没有安全感。二,于是,我求助于其他人的看法,我希望其他人能站在我原本的立场上。而一旦在评论区看到与自己原本看法相同的观念,原本的观念便会得到强化——原来我没有错,我是对的,作者的观点是错的。如此,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所以,“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只是,你真的放心了吗?

如果你真的放心了,你为什么还要将这样的句子写出来,甚至自己在上面点赞?是在希求他人的认可吧?是在进一步确定我没有错,而是作者错了吧?

心理防御机制里有一种方式,叫作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它指个体的欲望不为自己的意识接受时,于是潜抑欲望,并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经典的案例就是歌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歌词中在不停地反复“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其实明眼人应该都清楚,“我”的心里到底是有“你”还是有“他”。

所以,当你写下“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的时候,代表了两点:第一,你原本的信念收到冲击,你很担心;第二,你在寻求群体的帮助和认可。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关注他人特别是群体的看法,为什么一定要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才放心?很明显,说这句话的人的观点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理性判断,而是根据支持某种看法的人数。有很多人骂你,所以我放心:原来我没错;如果没人骂你,那样我就会担心,会觉得不安全,甚至有可能会因为感受到作者的攻击而生气甚至愤怒。

可是,无论我的那篇文章也好,唐映红老师的那篇文章也罢,里面并没有任何骂人侮辱人的句子或观点,你为什么会感到被攻击,为什么会感到愤怒?你为什么会一定要看到很多人骂之后才会放心?

当然,你非要说你是正义天使,“看到其他人都跟我一样看穿了你的坏心并且在攻击你”而放心,我也无话可说。但你总得跟人分析一下“我”的坏心在哪里吧。

所以,那本身就是一句情绪化的,毫无逻辑的语言。它背后的潜台词是:数量,就是正义!

但大众很喜欢这样的语言,因为大众本身就代表着数量。

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这让我想起社会心理学中最经典的著作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中的句子:

数量在人类社会中会经常性地产生一种充足的理由。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在他们的行为时就表现得理直气壮。

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所以逻辑也罢,理性也好,这些都是不需要的,我只需要观点与很多人一样可以,我只要与群体站在一起就可以。因为单就这一点,就足以成为最充足的理由。所以,乐于用“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这样的句子来评论的人,他们往往只会用这一句,往往不会在后面附上自己的道理和逻辑,不会用理性来告诉他人:我为什么不支持作者的观点。

因为数量,就是最充足的理由。

如果数量就是最充足的理由,那么文革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关于这一点,勒庞的《乌合之众》,其实有过许多经典的论述: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当然,或许你认为出生于一百多年前的勒庞的看法有点过时。那么,我推荐你去看至今还健在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他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年)和杰出著作奖(1975年)。在他的《社会性动物》一书中,在介绍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之后,他重点论述的,便是“从众(conformity)”。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性,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过是从众的社会性动物——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将无法面对自己的不足,将无法进行独立的思考,也没办法形成独立的人格。

只是可惜的是,我们一边高喊着独立思考,一边又将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视为洪水猛兽。

正是基于这样那样的一些看法,我回复了公众号和简书中每一位乐于讨论的评论,包括“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也包括许多批评和审判。

只是奇怪的是,有的原本来势汹汹的充满了审判的评论,在我的回复后的讨论,话语马上变得理性节制起来。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他发现,原来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被作者挑出来一对一地回复,而不再是躲在群体背后的一员。

其实,作为不时对一些社会现象发出一点看法的人,我知道我的观点也有可能偏颇,甚至可能错误,其实我也欢迎你用理性和逻辑来说话,但绝不能单凭数量!

对了,在公众号里还收到过一条信息,那位同学复制了大段的某知名情感问答作家XX的关于老虎咬人的看法后,紧接着来了一句:我已取关,你好自为之!

哎!

他其实不知道,从被人介绍开始了解那位大V开始,无论对他的文字还是观点,我都没产生过任何好感。他的关于老虎咬人的一文我也看过,我只是觉得那是一篇无论立场还是立意都非常精致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很巧妙地树立了一个极端荒谬的假想敌,然后很爽地在其身上肆虐了一番,接着耀武扬威宣布胜利凯旋。

——“搞定!收钱!”

没办法啊,人们就爱看那样的文章。人们总是一边喊着独立思考,一边却又对那种让自己感到舒服的文字趋之若鹜。

另外,虽然从头到尾都不喜欢他的立场和做法,但我并没有取关他的公众号:单纯因为立场和做法不同就取关,其实也是不相信自己观念的表现。

PS:后来,那位读者发来澄清,说那句评论发错了,他其实是支持我的立场的。

相关文章

  • “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你真的放心了吗?

    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前两天,在我发在简...

  • 是你我就放心了

    一位老奶奶独自来到了公园,她四处张望一脸茫然。 当她看到公园的花坛时眼睛一亮,随后背着手慢慢踱步走过去。 “哇!真...

  • 看到他还是那么帅我就放心了

    死党一大早上微信我,“快给我发十块钱的红包,我弄到了一张你男神的近照,穿着制服哦!”“红包给你,照片就不看了,要是...

  • 看到这么多人都很焦虑,我就放心了

    周六参加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组织的产品经理大会 杭州站,能来小一千人,超出我想象 很多年没...

  • 是你吗?

    “阿姨,是你吗?” “阿婆,是我!” “是你我就放心了!” 然后她放心地躺下,充满信任的伸出手来。因为我们操作时带...

  • 看到这些真的用的放心了!

    这款PP皂真的是选对了

  • 看到你幸福,我就放心了。

    在平时生活当中,经常会遇见一些相对来说嘴贱爱抬杠的人,其实我也是这些人当中的其中之一。 我跟小杨这位小哥哥,其实认...

  • 看到有人分手我就放心了

    朋友圈在上演分手剧,还不快扎板凳来看戏。 我可不是小人,我可以假装平静,甚至如果不写这段文字,也猜不出此我等阴...

  • 看到有这么多人黑张卫健,我就放心了

    毕竟张卫健不在tvb有二十多年了,还有这么大影响力,有这么多人黑他,证明他还是不错的,感谢黑子对大帅哥的关注,不谢。

  • 租房你遇到过哪些坑呢?

    随着自如甲醛超标的新闻,很多人对中介公司托管房并不放心,房东的房子就放心了吗?新房子干净但是可能存在甲醛超标问题,...

网友评论

  • 聊斋先生在现代:还有希望回复,想和你交流一下,我没看过乌合之众,想让你告诉我一些体会
  • 聊斋先生在现代:你的一些观念就好像我自己内心的独白,感觉我们很相似,我要说的是,我明白为什么他们看了会感到愤怒和受到攻击: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为什么当别人否定我,我会立刻跳起来反驳,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我(已经变成)就是头脑,里面那些观念就是自我的组成,否定观念就是否定自我,那感觉就好像死亡,我们更本无法承受,所以会立刻反驳,(这个体会很久之前了,记得不太清楚了,不过主要感觉是这样)
    还有一件事,为什么我们在听到和我们“不同的”观点时,会排斥,现在我有一些体会,还不完全,是因为我们不“懂”什么是二分法,“把一个整体一分为二,一半和另一半”我们会认为是相反的,就好像我们会认可自己,如果有人否定我们,我们就会愤怒,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自我和否定自我是相反的,上面的“懂”用引号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懂与头脑无关,是包含头脑的更多的东西,非要说的话就是存在吧,当然对于存在我更不太懂了
  • xxn113:大家的评论很有意思,谢谢推荐好书!😅
  • 1979de62ca85: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 1d1bfb00eb7e:其实,作者憧憬的是自由的环境,而非群体性舆论暴力。网络起始就是一种百家齐芳的舆论阵地,无关是非对错,一切都是个人对特定事件的一家之言,仅此而已。海浪大了,有可能是海浪,无需介怀。
  • 今日香:作者最後不也是說了嗎!那些罵他的人最後和他們討論,他們也變得理性節制了。
  • 聊斋先生在现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
    社会心理学中最经典的著作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 追星摘月:多大点事。
  • 聊斋先生在现代: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古斯塔夫・勒庞 《乌合之众》
    为什么?为什么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其实这样的句子,背后包含了这样的潜台词:一,原本对这件事情,我是不确定不放心的,特别在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更是如此,你的观念,冲击到了我原本的看法,所以我的内心变得犹疑而没有安全感。二,于是,我求助于其他人的看法,我希望其他人能站在我原本的立场上。而一旦在评论区看到与自己原本看法相同的观念,原本的观念便会得到强化——原来我没有错,我是对的,作者的观点是错的。如此,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所以,“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只是,你真的放心了吗?

    如果你真的放心了,你为什么还要将这样的句子写出来,甚至自己在上面点赞?是在希求他人的认可吧?是在进一步确定我没有错,而是作者错了吧?

    心理防御机制里有一种方式,叫作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它指个体的欲望不为自己的意识接受时,于是潜抑欲望,并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数量在人类社会中会经常性地产生一种充足的理由。处于群体中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正义”力量,对他们来说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体中的人也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想法,因而在他们的行为时就表现得理直气壮。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 只羡太白剑锋寒:在这个充斥了太多物质和信息的时代,快节奏和碎片化的影响下,不少人都缺乏认真的思考,甚至还没有仔细的阅读就开始摇旗呐喊了。
    其实那句话早在七八年前,或者更久远的年代就出现了,在我经常去的BBS上。其最初含义本是对"非主流"思想的嘲讽,尤指那些不切实际的,未经验证便大肆鼓吹的,结果往往是作死的观点和策略。简言之,就是"人民群众眼睛还是雪亮的。你这点拙劣伎俩骗不了几个人"的意思。
    不可否认,现在确实有越来越多让人看不惯和无法理解、难以认同的事——因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都极大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也不可同日而语。以往那些四处碰壁甚至是作死的观点和策略,现在说不定竟然可以野蛮生长了。所以,我们也应该调整策略和观念,以更加淡然客观的心态去看待那些奇葩的事物,只要在法律和公众利益的底线以内,也算无伤大雅吧。
    更加重要的是,谁也无法保证牛粪上绝对不会开出美丽动人的花朵。如果这牛粪不是堆在你家里而是无碍地在牧场的一角,放任其自由发展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 为你执著:怪不得商人经常被黑
  • 891312df1136: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同一个观点赞成的人数多不一定是对,只能单纯说明,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赞成人数少的观点,不一定是错,只不过是他想法独特,他有认真思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人没想到而已。每个人本来都是独一无二的,想法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是不是中了“国内应试教育里的答题答案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才是完美”毒?不能有其他想法?其他想法都是错的?把心放宽,这个世界没有标准答案
  • b501538b1743:作者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认为"因为持有某观点的人多所以观点正确少数人错误"是谬论。但是"因为持有某观点的人多所以观点错误"也是谬论。再一点,对错是在具体语境中相对的。李氏云:"道可道,非常道"。曾经我以为李氏此语意在追求一个叫做"道"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结合李氏之"中庸",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出前语的另外一层意思:不要轻易说"道",或者:不要轻易说某某完全正确。围观群众大多不明真相,而且可能没有相关法律知识,从这个基础上辩理本身就有些无厘头,再如果从这个基础上说谁不讲理,就更缺乏根基了,个人认为辩"骂放心"和"老虎吃人"到这里就没多大关系了。缺乏了具体语境,单纯的分析这句话不免有失偏颇。
    个人认为与其再辩理,不如多陪陪家人或者多读两本书等。但总之感谢作者,作者一定牺牲了很多休息娱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意也很好。
    我在作者的言论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写作的目的不应该是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因为这种心态的潜台词就是: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结果就是:看到那么多支持我的人我就放心了。"赞放心"可能是下一个"骂放心。"退一步讲,这种心态不会让人钻牛角尖么。以前我写点东西总是想证明自己是睿智的,自己是正确的。我现在觉得包容是一个动笔杆子的人的基本素养。
    最后以庄子一句话结尾吧哈哈: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 zcwfeng:社区本来就是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写个文章喯来喷去,有必要写一篇文章继续吗,这种问题关系到自身和社会进步了吗!
    zcwfeng: @zcwfeng 呵呵现在社会文章这个环境?你们继续我取消关注
    池塘之底: @zcwfeng 分不清喷和讲道理?
  • 望春回:乌合之众经典
    池塘之底: @望春回 个人以为大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经典的一部
  • FredGan:这句话其实还有一种意思,就是本来想回复一些不同的观点反驳一下,但看到很多已经发过类似的话就懒得发,然后就用这么一句作为自己观点的反驳。我觉得存在不同意见很正常,无需那么计较。
  • 7fb8f8b43046:看了这篇文章,又去看了之前关于老虎的文章,与作者观念有相同之处也不乏不同之处,把不同之处大概思考了一下,可以理解但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思考不足的地方也因作者的观点而有所涉及补缺再次思考。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和自我认知的道理,虽然会有人随群体而人云亦云,但也会有自我思考,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想法,大家说出来可以讨论一下,但是希望适当而不要扯到双方都不体面。
  • e0caccc21761:如果用白代表0黑是100来给所有事打分,正面或负面,每个人心里的称基本上或多或少都会偏向或偏向黑,又或者觉得完全事不关己(嗯就50°灰),所以当一个人觉得找到同盟得到认可心安,不就是心里选项相似么,我看了一段摘录,作者觉得从众能影响智商,尤其是数量因素,会让人区向群体选择,这不就是您心里对这件事的选项在这个观点对立面么?然后找了很多有关心理学大家,包括获得大奖的,包括弗洛伊德,他们的理论来支持你的观点,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类似于数量上的从众呢只不过更高端一些,还有作者在支持自己观点时候也在贬低对方,比如觉得没有独立思考。总结起来不就是开头那种,你的选择偏黑还是偏白嘛,然后互相倾轧。话说我只知道老虎事件结果,具体到底怎么发生还真不知道,作为50°灰,心里没有任何想法。但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这首歌﹉我觉得没有就没有吧,可能真没有吧。
  • 凡羽:呃,怎么说,观念不同就是找骂,其实很有道理,这也并不一定涉及到情绪方面的问题
  • 哆啦小少年:其实说“放心”就是觉得大多数人的三观没有太左或太右或被左右,这样就好。其实表达观点是大家都可以的,只要不是偏离是非观太过度。另外觉得“群体就是正义,数量就是道理”这句讽刺的话不应该在这儿用,大多数人的道德观正常是应该与合理的,否则……(作者前面那篇前文章没看,这句“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话略糙,但是很多场合下代表了众人观念还是与常理一致的)
  • 小兄弟:好闻 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很重要
  • 普通先生: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 41a90f51bbc2:我也拿这句话评论过呀,说的是海派内谁😶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大多数人终于看清这个人丑陋的嘴脸了,很痛快,就像帮助了其他人一样。
  • 慕容寻剑: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
  • 一个酥:看了这篇文章,特意又翻回去看作者之前的那篇文章。
    当初这个事情出来的时候,朋友问我什么看法,我说没什么看法,老虎咬人,就把老虎打死。在我的观点里,这很正常。
    他说那个人不守规则,跟老虎有什么关系,如果人人都不守规则,难道要把天下老虎都打死么?
    我想想说,对啊,人定的规则,就是为了让人活的更好,如果把全部老虎都打死能让人活的更好,那就打死,我们曾经又不是没这么做过,不然现在满大街晃荡的就不是人,是老虎了。
    乱七八糟说一堆。
    后来我问他,我说如果你是管理人员,手上拿着枪,看见一个老虎在咬人,哪怕是逃票的人,你怎么办。
    他想了想,最后告诉我,把老虎打死。
    人跟人,总还是要站在一起的。


    891312df1136: @一个酥 人类的世界里有法律,杀死一个畜生,他们觉得事后比教好处理
    50f7f351900d:@一个酥 虽然不好听,但却是事实。。。
  • 哈哈君与大先生:“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可能反应的是对于人们有正确三观的一种欣慰。比如,看了一篇文章,三观见解完全不同,惊觉,竟然会有人这么想,我的天啊,不会我们的社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吧,那么这个世界真是太可怕了 这样
  • 948760426a59:uc的老司机呢,开车了
  • 6accf976cb3c:世上无颠簸不破的真理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莫回首_d2bc:乌合之众,趋之若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大概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吧,有时候公众对某一事件的第一反映恰恰是ta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芸芸众生,我们不强求每个人价值观一致,但至少生活在一个国家,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 帝之玄解:不骂你的人就独立了?也不一定吧?难道非要所有人给你点赞?那也是乌合之众了吧。多数和少数不能支持你的论点哦,不是谁多谁少,而是内容是否真的不符合那些人的观点。这是根本。但是对与错就不好说了。
  • 孙_小星:总有人根本读不完文章,或者读完了理解不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些人就潜伏在我们中间,他们不具备讲道理的能力,稍微深刻的意识或者语言,他们可能穷极一生都不会理解。
  • e00939886c22:以关注
  • 古羽_0126:一语中的
  • 来日可方长:看到一篇文章,首先是看作者的观点,如果相同可以表示赞同,如果不同可以发表建议,但是直接谩骂的行为,实在觉得是不可取,不理性。
  • e942c40afc34:推荐的书值得学习。至于人云亦云,进化心理作祟吧!
  • 张就来:这次不从众了
  • a9ce87e12266:那个老虎事件我的确也是认为老虎无辜了。不过后续的评论没怎么关注,我有自己的看法就足矣,至于我的想法和别人的是不是一样,别人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我无关。我也没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我觉得看法这种东西是隐私。况且,和朋友们讨论分享可以增长见识产生新灵感,但发表到公众的地方容易产生唾沫战。因为没有公众号一类的东西,我偷个清闲。

    LZ大概是有些忿忿吧,很正常。的确很多人需要从众而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但不是所有人,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大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本性。寻找存在感和归属感也是本性。能不能自己给自己的归属感和存在感,这就是理性了。因此,不用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有想法就足矣,分享出来能结识志同道合至少想法一样的人,这就是很好的结果了。想法这个东西,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改变别人的一时想法或许能让自己感觉有成就感,但想想付出的时间精力这些代价,或许反而不值。

    另外,社会比较浮躁,人们脾气都不太好。有时,不是去忍,而是无视,拯救自己的心情和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结识自己真正想认识的人,在我看来比什么都重要。
  • 木兰花芷:水太深,本来就不需太过在意,谁都有谁的错,谁都是为了求别人的眼球让自己不另类又很独特,不如放开了好
  • daf6d2ba4a78:瞎几把理解
  • 恋雨恋歌:也许对于逃票的那位,可能也没想那么多,也许单单是为了省钱而已,而最终的结局也算是为了自己逃票买单而已,虽然代价大了一些。。。大家都在讨论到底是谁错怎么怎么样的,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对于这件事给人的启示就是,在社会生存,大部分时候人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要太过于另类,也许就没有那么差的结局。整体我觉得人还是要自律,不要总是要依靠别人约束。
  • 7f0722428731:凡事都有多数和少数,多数的就一定是错误的吗?恐怕正好相反,你可以在事情上说出你的观点,别人也可以反驳,不要辩不过或者没人支持你的观点时就用,你们是乌合之众这样的话来找借口,竟然你觉得多数就是乌合之众那你为什么还希望别人赞成你的观点,哈哈,这是个悖论
    池塘之底: @鼠标行天下 文章有这个意思?阅读能力啊
  • Novioce:我有时候放心是放心这么多人在这件事跟我立场一样,证明兴许还没那么遭,但人少了也不会影响我的立场如何。
  • Angela安:没看过你的文章。但是有一条我是很认同的,人多未必好办事。人群中的人基本都停止思考。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独处。
  • 3e47b6cab621: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如果地球上只有你一个人时,对与错是没有意义的。当大家认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对”“错”才有意义。你在这个群体你是对的单你在另一个群体就不一定是对的。在美国你可以合法拥有枪支但是在中国就不行。群体意识罢了
  • e7aff8736741:嗯。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人评论这个并不是因为你说的寻求群体的帮助。大部分可能因为开玩笑吧。另外我真的觉得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远比骂人直接明了多了啊。就像我理解的你的意思差不多(我的理解是:大多数人认为作者不明事理第一反应就是反驳,反驳的大多数形式:1.讲道理2.骂)。如果不选择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就应该会选择骂人吧。因为我觉得大多数人不会和自己认为的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的吧。直接骂人倒不如发句这种类似于玩笑的话来表明自己观点,这样岂不是更好?
    池塘之底: @不需要 相信有那样的人。但我坚持以为大多数人并非如此,虽然这个无法被验证
  • 聆雨静听茗兮:赞同你,因为有切身体会,三人成虎不是一天两天了,社群影响也是切实存在的,每个人都需要有更加明智的心理和行为,不盲目跟风,也不过度执拗
  • 这是一个名字哦:作者想太多……你有你的立场……别人也可以有别人的想法……既然你把你想说的公开表达出来了……那别人也有表达赞同和反对的权利……一句附和……人数多少而已……当然,很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
  • fb5f0d983a4b:值得一看
  • 印鹿: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有人骂你,那么我就能省点力气了。
    印鹿: @池塘之底 不是说泼妇骂街一样的蹦脏字,而是反对和反驳。
    池塘之底: @印鹿 观念不同可以讲道理,骂的心理不健康吧
  • 晋晖钦:看到这么多人没骂你,我是真不放心。
    1·说这就话的人是他们在评论区看到了和他们观点相同的人,他们在看你文章之前有就自己独立观点的人。所以说一句话是对评论区骂你的人的肯定。
    2.说这句话的人没有自己独立观点的人,他们本来是保持中立的,只是看到大多数人骂你,所以跟风,他们是被评论区洗脑了
    3.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没骂你,恭喜你,成功洗白了
  • e9ec505bbeab: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看不到我OoO看不到我:感觉你有点断章取义了,只是你对这句话自己的揣测罢了,而不是别人的心理。就像有人骂你我就放心了,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时候会有同感,因为那楼主为博取眼球扭曲别人的感官,就像别人惹你触碰你心理的道德观或者利益,你会有发火的冲动的心理。我猜有的人是找乐子,而有的人抒发自己的当时内心想法而调用的一句流行语。如果你的文章如果不对人或事有侮辱一类人的观点,我想不会平白遭骂的。无论什么换位思考一下可能想的会全面些,不喜勿喷个人观点
  • 3bf273186554:并不是,每次我打出“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的时候,都是在看的时候就开始惊讶:这么强词夺理、莫名其妙、三观扭曲的东西居然真的有人堂而皇之地写出来挂出来作者真的不怕被骂吗?然后再看到评论有人骂时,我就放心了而已。
    3bf273186554:@池塘之底 比如吧,马蓉啊文章啊这些的,你会愿意讲道理吗?道理大家都懂,有些人视而不见讲了也没用对不对
    池塘之底: @四灼 那讲道理嘛,需要骂么?需要乐见其被骂么?
  • 3a4938212e66:钻牛角尖……
    别人只是懒得骂而已
    池塘之底: @帅气的昵称撒 不给理由的审判?
  • e587ef8eadcd:先为你的理性分析点个赞,但我认为“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这句话有另外一种意思。你在文章中分析的主要是可能说这句话的人在希求向大众价值观靠拢;但是也有一种可能,比如说:大家都支持你,而我却认为这篇文章简直错得离谱,大众竟然还支持,真是令人痛心。相反,如果大家都骂你,那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我认为这种心理和你所分析的有很大的区别,不可一概而论。
    e587ef8eadcd: @池塘之底 是的,现在的人都太冷漠,遇事都本着凑热闹的娱乐心态。只有少数人会深入思考,愿意和你讲道理(手动摊手)。。。
    池塘之底: @Wayakwo 逻辑上有这个可能。但观念不一致,可以摆事实讲道理,骂或者乐见作者被骂,都不是理性做法
  • 余里斯蒂亚诺:嗯,值得深思
  • a7545c1eb5be:当自己的观点与群体大众观点相同时,有的人会为找到了组织与归属感而感到自豪,也有的人明明赞同此观点,但因为是大众的观点,因为丧失了自己的别具一格的优越感而嗤之以鼻,然后强行另辟蹊径装一波逼。然而更有一些人,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偶然间看到一个观点,认为是这样就是这样,有和自己相同的,点个赞,没有的话,也懒得理,手机一扔,该吃吃该喝喝。
    没错,我就是第一种喜欢从众的人😊😊
    池塘之底: @简书首席执行官 自嘲一下而已,哪里有辣么认真
    a7545c1eb5be: @池塘之底 认真就输了
    池塘之底: @简书首席执行官 哎,看来我就是喜欢装一波逼的那种了😅
  • 水底石:要看的文章很多,能让我读完并认同就够了
  • e556fc01286f:一,大多数这样的话是调侃。二,乌合之众这本书好像有点问题
    池塘之底: @Hereyon 一,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弗洛伊德;二,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弗洛伊德有问题。
  • 陌安本:感觉作者说得挺好 有时大众的看法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 甚至站在了对立面 比如我抵制抄袭 但是身在文科班 班里有很多很多女孩子非常喜欢看抄袭的作品 在我发表了关于指出抄袭作品的错误的文章后 不惜自降身份用悄悄话问我“懂得很多啊是不是很能耐” 脏字很多难以想象是平日里温言软语的女同学 但是总不能因为班级里看抄袭的人多就放弃抵制抄袭 我从来都认为抵制抄袭是正确的 是正义的 所以不管身边人怎样怎样都一直坚持这件事 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反对抄袭 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
  • 布蕾布蕾:😂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意思是说;像你这种找骂的话,如果大家都不骂你,是不是就表示这个社会已经无可救药了?还好大家都在骂你,那我就放心了,人类不会灭亡😂
    池塘之底: @布蕾布蕾 哈哈,欢迎调侃
    布蕾布蕾: @池塘之底 额,我只是在调侃,😂,这话就是装个逼用,当然肯定也有他本人的价值观在起作用,不过我一般觉得会这么说话的人,没什么值得关注的,,,感觉挺好玩,不小心冒个泡,被你逮住了😂
    池塘之底: @布蕾布蕾 观念不同就是找骂?这还不够情绪化和非理性?
  • 7e7917ba34c9:开篇就对这句话解读,然后根据自己的解读来展开,那你想没想过,如果你解读读错了,后面说的再有道理,但是展开的源头就错了的话……我不知道别人说这句话的背后意思是什么,但是我说,看到这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这句话,我背后的意思就和你解读的意思完全不同,我不是同通过别人的评论找认同,放心自己的答案,我的隐藏意思事,我对这个世界放心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明理的,如果大多数人都是不明理的,我才会不放心,所以你完全解读错了,放心的对象的都读错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是明理的,至少自认为
    7e7917ba34c9:@池塘之底 再说我骂不骂跟我说你按自己的倾向解读有什么关系,你要是转换话题,我没时间奉陪
    7e7917ba34c9:@池塘之底 搞清楚,我没骂
    池塘之底: @张小新utopia 认为作者不明事理你去讲道理啊,然后就想骂?然后看到别人骂就放心了?
  • f435aab7aefb:有的原本来势汹汹的充满了审判的评论,在我的回复后的讨论,话语马上变得理性节制起来。
    这很符合乌合之众的核心思想啊
  • 521776df30a1:我在微博上说这句话的时候唯一的想法是还好还有这么多人没有被蛊惑,毕竟微博键盘侠太多,我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坚持会改变,只是不希望一些想要借此炒作自己的人的言论影响社会风气,不针对作者,针对微博上支持乐天的人。
  • 77f1e35da1d8:说下我的看法吧,在看到一些扭曲三观的回答或者评论之后,是自己就想去骂的,点一下发现还有更多的人已经先自己一步骂了这个回复,所以才会感到“有人骂你我就放心了”,我觉得作者有点过度理解,把所有人的思维都套在一个框框模式里了🤓
    77f1e35da1d8: @池塘之底 我指的是那种三观扭曲的言论,比如有人往往在评论一直抨击“这要是在某朝”亦或某些被报道出来平凡大众生平,却要反唱一句“老不死的”之类的言论,对于这种众人谴之的态度我觉得是有情绪化,但是并不是非理性,都是情绪化本事并没有什么不对。
    情绪化可以是好的社会风气也可以是被论点刺激的强烈愤怒,而作者你在文中想表达的“我放心了”是指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吧?
    “我放心了”可以是很多种,可以是对键盘侠本身的深恶痛绝,但是绝不仅仅是对于其他评论者怀有同样不支持某观点的附和。
    02d2959acf34: @池塘之底 大兄弟,现在人思想没有那么条条框框,你不要太信书上的内容,把书读死。我觉得这句话一开始出自“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要知道放心有很多种,而你只说了它的一种,反正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前两年网民智商普遍低,总被什么微博大v的文章洗脑说中国怎么不好国外月亮怎么圆,这两年大家见识开阔了,有自信并且不盲目听信舆论,有自己的想法和三观,所以我们才说放心了
    就像最近流行的一个梗“扎心了,老铁”其实有两个意思“你刺激到我了(贬义)”和“你说的我心里去了(褒义)”,所以你就靠一个没有测试过我们这些当代网民思想的老理论知识就把我们全概括了?这有点说不过去,你只解释一种“放心”的意思,忽略其他的,有点说不过去
    池塘之底: @叉子时代 上去就骂,正印证了情绪化和非理性。看到大家骂就放心,也是如此。
  • 15641a53d9d8:嗯,我可以理解为人多势众
  • 卡斯卡:这句话很简单,他们只是想骂你,看到别人骂你调侃婉转的搭个便车...
    池塘之底: @waynorth 立场不同,讲道理就好,不需要搭骂人的便车吧?
    向北Capt:@卡斯卡 如果我发这句话,立场肯定和你想一样,只是想搭个骂人的便车而已。这篇文章立意歪了。
    池塘之底: @卡斯卡 有道理
  • 卡斯卡:一句玩笑的话也能分析成这样,强,看到你这么厉害我就放心了
  • 89e129efcb46: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 9ec477bae59a:说得好
  • 133f5cd8d69e:说得好
  • a61a5466fc68:我也持死者担责的观点啊,并非什么从众心理。我相信社会进化到一定瓶颈,需要用达尔文法则来提高种群质量。 来啊,说服我,我讲理的。
    a61a5466fc68: @chenc10 只有你这种嘴一张就说爱的人,才会把爱搞的这么廉价好像用之不尽。实际上生产力还没发展到那程度呢。日耳曼民族的做法我不认同,但是不代表尝试方向不正确。看问题站高点同志。
    chenc10:@王子的大白马 日耳曼民族很早就有了你现在的意识,然后就有了纳粹和奥斯维辛。让人成为人的是爱。
    池塘之底: @王子的大白马 文章可没有“所有认为死者担责的都是从众心理”这样的逻辑,而且早先的那篇文章文中提到我也认为死者担责。你都没提出有冲突的观点,说服什么?
  • 3fa78742d8ec:感觉作者过度理解了
    蒹葭改二:@水曲 确实,对于这句话,相信说的人本就没有深层次的含义,而作者非要给一个明确的分析。就好像我这个作文,蓝色的窗帘,请别根据颜色分析我心情,因为窗帘本来就是蓝色的。只是遵从了客观事实规律。
    木木木木兮: @水曲 同感~
  • feb3b6aa6f79:思想的独立很重要 不为他人所左右 喜欢你理性的分析 赞:+1:🏻
  • 知唐奶爸:很棒很棒
  • 江槎:另外,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我希望死的是保护动物老虎,而不是一个升斗小民,即便是他有错在先。
    只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我偏袒我的同类。
  • 神de泪水:这篇文章的发出,已经印证 心理防御机制 ,特别是最后一个 PS
  • 江槎:正确或者错误,往往得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发酵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定论,情绪化的判断不符合理性,也难以服后世之众。
  • AD1654:666,看到你能写出这篇文章我可一点都不放心,何不饶过众生几次,自古中国都是经验主义为主,不说对错优劣,这是实际存在的意识形态,若要变之,还请勤耕不辍,这也是历史经验。
  • Klart:我也写过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是,看到那么多人评论的和我想评论的大致相同,而我又写不出更好于是就写上了这句话。并不是什么放不放心的问题。只是当时的一种看法。作者思考的角度有点偏差,有点钻字眼的感觉,不过从一句话就联想那么多也是很厉害。大赞👍
  • 291572210874:我经常评论这句话,但我的立场非常坚定
  • 9e399fc0d319:看到这么多人赞你我就放心了
  • bd09ad658210:或许对方是个情商特高的人, 也就在旁看戏,顺便开个玩笑而已
    池塘之底: @让你两只牙 逻辑上倒也的确可能,但估计比例很低。
  • 知了小姐:从众的后果就是失去自我,无论何时都要坚持本心,即便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给楼主点个赞👍
  • 阿飞的神秘面具:建议学习《侵权责任法》 会对老虎吃人事件有更理性的看法
  • 731926874b4e:洗啊洗
  • b3c029dd3fde:同一事件,任何观点都能作文,故意反其道而行博眼球也罢,直抒胸臆不吐不快也罢,无需太介怀,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态,做自己就好
  • f8d6202ba1b5:支持你。
  • 像哲学家般思考的快乐传递者:首先为你说出自己的观点点个赞👍
    同时,也为说出自己观点的其他人点个赞👍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人与人最大的距离,是明明在一个办公室里,却在演皇帝的新装。
    所以无论观点是什么,能亮出来,就先给个赞。😊
  • 978f16e7a897:作者引用了这么多别人的话,贴脸
  • 4d1b768a04fa:什么文章,什么看法都一样,没有万金油的文章,也没有万金油的句子!开心就好,何必太认真!
  • 50862d60a94f:支持你
  • 2a15c00da35e:谁是谁非不是一个人说的算。学会入世从众的人更能获得人脉利益。人情练达即文章,因为有目的,所以才要从众带上面具。据我看,这件事也需要一分为二看待和综合处理,绝对的对错都是片面的

本文标题:“看到那么多人骂你我就放心了”,你真的放心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gfz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