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1470-15O5)是明朝的第九代皇帝。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
笔者在文章《明宪宗宠妃万贞儿与她的未能实现的皇后梦》以及《贴身侍女万贞儿如何令明宪宗一生钟情? 源于五大原因》中介绍了宪宗在感情上依恋或者说依赖万贞儿的原因,以及万贞儿为了达到被专宠的目的,一方面用情、用心计将宪宗紧紧地栓在自己的腰带上,另一方面,在自己所生皇子夭折后,伤心欲绝她如何将一腔愤怒发泄到其它妃子身上!
但是,即便处于万贵妃的“高压”下,成化三年,宪宗在藏书阁,遇到身分低微的宫人纪氏,“悦,幸之……”
纪氏怀孕后在太监张敏及宫娥的帮助下,生下皇子,即朱祐樘,长至6岁的朱祐樘才得以与宪宗相见。
宪宗随即传喻内阁,告知皇子出生之事并大赦天下。万贵妃闻讯哭的死去活来,恨的牙根紧咬,发誓报复。
纪氏辞世后,太监张敏自知前途未卜,也吞金自尽。
年轻的朱祐樘却命大福大,成化十一年(1475年)被册封为太子,由周太后抱回后宫抚养。
万妃思忖宪宗百年后自己定然难逃一死,便大肆在宪宗面前抵毁祐樘。
这时宪宗已有好几个皇子,在废立太子上还是游刃有余的。在万妃和太监梁芳的一再劝说下宪宗终于决定易储,召来司礼太监怀恩拟旨,不料怀恩以头碰地,死拒不从,宪宗无奈,罢了怀恩的司礼监掌印,欲继续易储。
风雨飘摇之际,东岳泰山地震,钦天监奏报地震与太子有关,宪宗迷信,怕惹得天怒人怨,总算搁下了易储的念头。
万妃谋夺储位不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一病不起,郁郁而终了。
宪宗得信,颓然叹道,万妃去了,我也活不长了,是年四月,宪宗果然患病,七月召太子朱祐樘辅政。
八月宪宗驾崩,朱祐樘即位,史称明孝宗皇帝,年号弘治。同月册立都督同知张峦的女儿张氏为妃,弘治三年,被册立为皇后。张皇后为朱祐樘生了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朱厚照弘治五年(1492年)立为太子(就是后来即位的明武宗),次之朱厚炜死于三岁。
孝宗朱祐樘自幼经历坎坷,九死一生。所以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
张皇后,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张氏出身于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孝宗成婚。同年的九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
如果说,孝宗的父亲宪宗一生只爱万贵妃一人,或许是因为宪宗在感情上受制于万贵妃,更准确地说,宪宗或多或少的有恋母情节,而孝宗朱祐樘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一生只与张皇后浓情相依。从人性角度解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
第二,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
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祐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皇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
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谏。
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例如,成化朝的时候,群臣因为宪宗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儿子,竟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嫔妃。
那么,谢迁何以会多此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
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
但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孝宗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
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孝宗一生只钟情于一位皇妃,有他自己的因素,外部因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你认呢?
网友评论
当然,您的文笔也很好。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有道理! 多谢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