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周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做义工的体验。
这是一个没有人妖没有舞蹈没有吃吃喝喝人人人的泰国。
做义工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想来却已经是去年年底的事了。回来后的生活依旧平淡,翻着微博微信的记录,很多次想要安静地做个自己的总结,一次次被杂七杂八的琐事打断,春天要来了,新的历险也要开始了。
初见
刚到信武里营地懵逼了半小时,扑面而来的英语对话像是在做听力测试,虽然很快被同寝的德国姑娘,同组的加拿大热心帅哥和小姑娘,把做义工当蜜月旅行的美国夫妇,开着皮卡的泰国小哥司机兼领队和地陪所解决。
每一个人的笑容就像信武里的阳光,晨起相互鼓励,傍晚回到营地分享一天的活动,阅读和聊天,饮食和生活规律像回到学生时代又如此自由。营地附近七八点后只有偶尔的国际义工在弹吉他唱歌,静静聆听,还有蝉鸣,伴随着星空,有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感。营地附近的居民也是特别热情,一次在林荫小道和错综复杂的小道上行走迷了路,不会英语的当地人骑了机车路过我又饶了回来,用简单的手势和笑容示意可以带我去7-11,后来又碰到了热心的大妈,不会英语找了她的家人来带我回营地。满满的感动和信任,即使陌生人还是觉得很美好。
每天出门,坐在皮卡车后面,穿过市集和大片的田野,扑面而来的风伴着阳光的味道,很喜欢和骑着机车的人挥手打招呼,大部分人都是微笑相迎,店家、学生、上班族、路人等等,这大概就是这个微笑之都最好的诠释。
见证
在孤儿院铺了十九块砖。
对孤儿院的固有印象是里面的孩子或多或少有生理缺陷,害羞或是抑郁。
然而第一天的工作让我吃惊,所到之处,满是孩子爽朗的笑声,有些赤着脚,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捡着地上的石子玩耍,丢着拖鞋做玩具,时不时过来和你挥挥手,喊着“you”“you”热情地拉着一起玩,大概是因为一直有各种国家的义工来此,孩子们并不害怕陌生人,接受离别又期待着新的遇见。
起初我是个不识工具,连黄沙水泥都不知道怎么搅拌的人,幸好同组的成员都非常帮助我,我们聊着天南地北,放着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伴着暖暖的风,坐在地上,一块一块铺着从市场运来的砖,时不时有小孩过来帮忙,顶多五六岁的模样,却模仿的很认真。这个孤儿院的很多地砖、墙绘都是由一批批的志愿者来完成,闲暇时我会在这里找找祖国的印记,不知道那时的你是不是有我一样的心境。离开的时候,整个洗晒阳台还剩两排未铺完的砖,一周后,在FB上看到泰国小哥私我的完成图片,感慨终于完成了。
期间合作教了三堂课,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龄层。三个不同国家的人教英语或多或少有着口音的差距,所以我们合计着玩游戏的方式来帮着孩子们认识常见颜色的拼法。当然,不期望这几十分钟对他们有多少改变,很多时候只是个体验。就像参加义工也是一种体验一样,适应了就会继续去,不适应那就放弃,但是连体验都没有机会尝试的才是伤感的事。第二次上课时,偷偷瞄到前排的小女孩在笔记本上画画,扫了几眼发现竟然是在画我。课后我偷偷翻看着她的本子,不得不佩服这个七岁的女孩,观察的如此细致,连我脚上的链子都画得很清晰。这是她们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是幸运的,年少有个安稳的居所,自由又充满希望的生活。
再见
这是我期望的一种义工模式,短期的相逢,留一个回忆。希望每每在有星空的夜晚,抬头仰望星星的时候,会想起曾经有那么一个中国眼镜女孩在你的生活中出现过,世界很大,看到的却有幸是同一片天空。
大学毕业一段时间,始终定不下来,不想因为一本本奖状和不错的履历在一个地方重复直到晚年,有着很多爱好却很少有拿的出手的特长,写着胡言乱语的故事却连自己都不想多看一眼,睡的很少精神却很好,然而又不知道做些什么,看着小区的老人晒太阳和家对面的狗狗对望一天,这,绝对不是我要的生活。
父母说:那就出去看看吧。
机缘巧合,递交了申请,快忘了的时候接到了第一次面试电话,一边看着《蜡笔小新》一边电话面试的尴尬也是罕有,幸好电话面试的过程很想雅思和托福的口语,甚至更简单。接到正式通知正好在外拍的路上,差点在车站兴奋地大喊,只记得和电话那头声音很好听的孙老师说:出发越快越好。
一个新的开始,在信武里府。
很多地方去了才知道,很多人相处了才会爱上,下一站的故事,依旧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