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到高考结束的下一秒

作者: 临界冰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06:18 被阅读1679次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把高考定义成人生的终点,仿佛一生的赌注都押在那短短的三天…

跨越到高考结束的下一秒
01、尖子生的考前焦虑症

一个朋友微信我,有没有比较熟悉心理科医生可以介绍?

你怎么了?

不是我,是孩子。

孩子怎么啦?

朋友的孩子一直让她引以为傲,今年即将参加高考,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的前列。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青春期没早恋、没痴迷网络游戏、没叛逆到不可理喻,勤奋好学懂事体贴家人…

这样的孩子恐怕打着灯笼都难找,让同龄人的父母羡慕不已,到底是怎么了呢?

朋友跟我说,孩子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动不动就因为一点小事歇斯底里,大哭大闹,非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必须要到医院看心理医生。

朋友急了,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这么反常,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耽误了高考,这辈子不就完了?

我一下子明白了,孩子是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考前焦虑症状。

我很痛心,这么多年过去了,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仍然是主导,即便是在北京这样号称提倡素质教育的文化中心,高考对个人的前途、命运依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朋友的孩子是全国排名前几位的中学尖子班的高材生,在她的班级里云集了全校最优秀的孩子,考重点大学对他们来讲,也许并非很难的事情,但她却说班里很多的孩子心理都不正常。

的确,一项对中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考试焦虑和成绩好坏无关,很多成绩不错的学生说自己承担的压力和期望值更大,也证明了这一点。

02、无法释怀的创伤性体验

高考几乎是每个人学生时代的梦魇,包括我自己。

尽管高考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情,但直到现在,我仍然会时不时在梦里回到那个考场,

卷子发下来了,可我一点儿没复习,看着别人刷刷地答题,自己心急如焚。考试内容多半是看不懂的数学,或者是从未背诵过的“史地”…

经常这样在一身冷汗中吓醒,过后好久依然心有余悸。

对于同一事物的多种感觉形成了对这一事物的强烈的条件反射,也就是“心理情结”。

无休止的考试经历正是萦绕在无数学子心头挥之不去的一种“折磨”,我们称之为创伤性的体验。

除了升学本身的重负,学生们还要承受来自家长、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压力。

社会的飞速变化使得家长把压力转达给孩子:“你若考不上大学,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就完啦!”

升学率的重压也使老师不断“鞭策”学生。每个同学都背着多重压力勤奋地学习着,而每个人的勤奋又会形成对别的同学的压力。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在多重压力之下的创伤性体验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当再次遭遇到类似的评价体系时,即便他们理智上认为“考得好与不好没有多大关系”,但在躯体感觉上还是会体验到一身冷汗,情绪上还是会体验到紧张、害怕,这就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虽然理智上认为没必要这样,但仍然会焦虑,巨大的恐惧和无力感会再次袭来,成为无法摆脱的痛。

03、重建反射机制,考前必要的心理调整。

尽管创伤性体验在从小学到高中数年来的学习生涯中,已经形成无法改变,但是通过重新建立反射机制,必要的心理调整,考前焦虑的症状并非无法摆脱

首先,认清焦虑的本质,降低预期的恐惧。

任何焦虑情绪都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由于对未来可能发生事情结果的恐惧。

面对高考结果的不可知性,许多孩子出现“就怕万一”式的担心,对成败或高考结果的期待无弹性、不留让步的空间、不能允许自己出一点点差错。

这种预期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产生考前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到,

人生意义是什么?
升入大学就获得了走向一生幸福的通行证、就进了保险盒?
其实,高考只是高中学习的结束,并不是追求学习和深造的终止。

前段时间,公安部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的一段演讲,题为【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对策】,刷爆了全国父母的朋友圈,引发了所有人对于孩子心理教育问题的思考。

在她的演讲中,谈到她自己孩子在高考时的亲身经历。

她的女儿在高考之前,也陷入焦虑情绪当中,经常问她,“妈妈,如果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李教授说,她当时就跟孩子说,“孩子,没关系的,考不上大学,妈妈给你拿钱去开小店,去做你想做的事,这个社会总会有咱们的立足之地,总会有咱们的位置…”

听她这么说,孩子似乎松了一口气,在后来的高考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可见,把对考试结果的恐惧降到最低,可以有效降低考前焦虑的情绪。

其次,接纳烦躁,适当的放松运动和体育训练。

调查显示,高三学生认为自己“很努力,但效率较低”的占48%,“不够努力,也谈不上有效率”的占38%。

自我低效感的产生,一方面是高压、劳累、焦虑确实导致学习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是面对高考的不可知性,同学们为增加把握,总有一种对学习的工作量和学习目标高要求的倾向,因而产生相对低效感。

所以,既要注意休息、调整学习状态,进行必要的放松训练和适当的体育运动。

每天临睡前听一些放松的音乐,尤其是做一些专业的放松训练会更好。比较放松的乐曲有《平湖秋月》、《梦幻曲》、《催眠曲》等。

在睡前进行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之后会很快入睡。全身心的运动会使身体加速新陈代谢,提高肺泡通气量,增加血液含氧量,从而有助于改善大脑供血供氧,使人的反应速度加快,促进睡眠,也能使人保持平和的心态。

同时,运动是最有效的情绪疏导工具,能减轻应激反应及其对生理的影响,有效释放压抑的情感,增强心理承受力。

最后,必要时借助心理治疗法

时间线疗法是比较有效的对治应激性焦虑的方法。

“时间线”是一个稳定的潜意识心智结构,或者说是一套内在记录时间的心理程序。

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纪录时间的方式,比方说我们怎么知道哪个事件是已经发生的(过去记忆)而哪个事件还没有发生(未来计划)?那必然是我们的脑子对事件有不同的时间区隔。

时间线疗法治疗焦虑症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咨询师的帮助下,让来访者跨越到特定事件比如高考结束的下一秒,让他在其中体验事件已经结束后的情绪和感觉,然后让他再看向之前困扰的那件事时,他就会顷刻放下焦虑。

总之,高考绝对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只是人生十字路口一条很平常的路。

所以,请你勇敢一点,也请你相信,未来的你,会在未来等你!

相关文章

  • 跨越到高考结束的下一秒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把高考定义成人生的终点,仿佛一生的赌注都押在那短短的三天… 01、尖子生的考前焦虑症 一个朋友微...

  • 起风的早晨

    看穿越剧多了,感觉自己天天穿越。 从前秒穿越到现一秒,从昨天穿越到今天,从去年穿越到今年。 前一秒我在写作,昨天我...

  • 以后就不等你了,我的整个青春

    他今天发了条动态,说脚崴了。 底下一群嘲笑和问候的评论,我停留了三秒,划走了。 停留的三秒,穿越到了喜欢他的那五年...

  • 手绘打卡第九十七天

    今天的题目是“高考结束,下一个节点开始。”

  • 穿越到高考的那天

    6月7号上午 “我靠,这是什么阅读。” “我靠,这是什么作文。” “我靠,还有半个小时你怎么不写作文。” “我靠,...

  • 《你永远不知道的下一秒》

    下一秒 下一秒你微笑还是会悲伤 下一秒 下一秒你优雅的转身还是会回眸一笑 下一秒 下一秒你悲伤到哭泣还是会开心到流...

  • 奔赴下一个十年

    今天听着歌曲《时间煮雨》,感觉时间过的真快,上一秒记忆还停留在2020年的高考,下一秒2022年已经接近尾...

  • 感情里的众不敌寡

    上次的彻夜未眠是在高考前,想不到高考结束了也会失眠。前一秒天还黑着,后一秒突然就亮了。难得清晨四点是醒着的,不出去...

  • 谢谢你,似乎不能再见

    因为你,我决定经过高考去你的城市。可是你却在高考结束的晚上告诉我你已经有女朋友。伤心,不舒服的自己选择跨...

  • 下一秒也是将来

    下一秒也是将来 这一秒 下一秒 时间过了

网友评论

  • 骨青山:焦虑就像苦酒,
    小酌或可使人清醒,
    大醉必然使人糊涂。
    😂😂😂
    骨青山:@临界冰 有问题的孩子必然成长在有问题的家庭,这也许是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在我看来,寻找问题的原因固然重要,可是如何解决问题,却更是迫在眉睫!如何教育这些问题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哪?谁又愿意来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那么大,有理想有情怀的教育人又在哪?我始终认为只有没办法教育好子女的父母,没有眼睁睁看着子女荒废学业而无动于衷的爹娘。。。
    临界冰:@骨青山 有才华👍
  • 杨雅琴:值得各位应届考生及家长看看!
    临界冰:@杨雅琴 对,人生还有很多路❤
  • 11山山:学习了😀
    临界冰:@11山山 谢谢:pray:

本文标题:跨越到高考结束的下一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pd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