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之间,受害者渴望正义保护,希望出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
但是我们见惯了这种情境,受害者早已尘归尘,土归土,魂飞天外,已经没有权利去享受人世间的正义公平了,而这个时候,所谓的正义却粉墨登场,似乎告诉人们正义不会缺席,只是迟到而已。
西子湖畔,岳飞墓前的秦桧、王氏、万俟卨三人的跪像,对于当事者秦桧、王氏、万俟卨三人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说有作用,那也只是伤害了他们后代的心。岳王墓前的秦桧、王氏、万俟卨三人的跪像是明代正德年间设立的,当时距离岳飞父子遇害已经几百年,并没有是一代忠烈得到正义眷顾。反倒株连了秦桧的子孙,据传说,乾隆年间,状元秦涧泉(即秦大士,涧泉是他的号)是著名诗人袁枚的得意门生。一天,秦涧泉同昔日的诗友游岳王坟。岳王坟前有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两旁有以秦桧夫妇互相埋怨的口吻撰写的一副楹联。
对联是:“咳!我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诗友们看后发笑,戏谑新状元也姓秦,是他们的后裔,并要他题对联以记此游。秦涧泉苦苦一笑,挥笔立就。对联是:“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愧为独占鳌头的新科状元,真可谓善于措词。
事实上奸臣的后代不一定就是奸臣,恰恰相反,还有可能是大大的精忠。我们还是以秦桧为例。
秦桧的儿子、孙子都是碌碌无为之辈,不过他曾孙却是一位值得后世敬重的英雄!此人名叫秦钜,字子野,担任蕲州通判。1221年,金军大举南下,攻打蕲州,秦钜与知州李诚坚守城池,拒绝投降。经过一番血战,由于寡不敌众,最终金人攻破了城池。秦钜依然没有放弃,他率领残兵与金军展开了巷战。
打到最后,宋军“死伤略尽”,秦钜回到了官署,他依然没有投降,还决定以死殉国!秦钜命令吏人刘迪前去焚毁仓库,他本人则来到屋中引火自焚。期间,有一个老兵发现了秦钜,“冒火挽出之”。秦钜怒斥道:“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之后,秦钜葬身火海之中,与此同时,秦钜的两个儿子也战死沙场,秦钜一门全部殉难。
反动的迂腐的血统论,借所谓的正义迟到论借尸还魂,往往祸及无辜。这又是一笔糊涂账。就像秦钜。
《窦娥冤》的结局还是不错的,至少这结局让生活在低层的穷苦人看到了一丝活下去的希望。即使从人道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结局也是不错的,毕竟它体现了剧作家本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实在是与粉饰社会没有多大关系。当你设身处地问一下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他会满意这种迟到的正义吗?
何况冤魂当堂作证,又有身为钦差大臣的父亲主持,正义才迟到。怎么看这都有点假,有点糊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