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肠胃一直都很好,每天都拉粑粑的。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弟弟便秘了,从早上起床就哼哼唧唧,一直吊在奶奶身上不下来,也不吃也不喝。我一问才知道,前一天就拉的粑粑很少(每天他拉的粑粑量都比较多),而且还吃了两根香蕉,我一听,心说完了,吃香蕉便秘了,肯定是粑粑拉不出来,弟弟难受。
果断让奶奶给弟弟停了肉蛋奶和水果,吃白粥和蔬菜粥。爷爷说弟弟的表现是很想粑粑的,但是由于粑粑的头部很干很硬,使得他的小屁眼被摩擦的很疼,每次稍微一使劲就缩回去了,不愿再用力。如果是大人的话,只要能忍住疼,把前端干硬的部分排出就没事儿了,但是弟弟还小,你说的他也不明白,他只是觉得怕疼所以不敢使劲排便。没办法,爸爸下午回家给做了蜜导煎,用了一个,在外力的帮助下弟弟终于大便通畅了,全家人也都送了一口气。我继续叮嘱奶奶,香蕉要少给弟弟吃,那个太寒凉了。
此次弟弟便秘应该提到以下几点:
1、吃水果(寒凉生冷妨碍气血的运动,可能会更糟,弟弟是因为吃了太多香蕉)
2、大力按摩(花样作死,爷爷给弟弟也揉肚子了,越揉越让弟弟难受)
3、喝大量水试图稀释大便冲刷肠道(增加肾负担,家里人给弟弟也灌了水,病好了之后弟弟就很抗拒喝水了,以前喝水很好的)
以上这些方法也许短期或暂时会有效,但一定会失效,并且带来后续更多的麻烦。
很多宝宝都有便秘的问题,舅舅家的妹妹就是从小便秘,每天都排便困难,还导致了肛裂。看了无数中医,吃了无数中药,仍然没有解决问题。羊爸爸说过便秘是一个简单又深刻的问题,主要跟错误喂养和不当用药有关,看看我的那个妹妹,大家就知道了。
众所周知,便秘可能会带来以下后果:
1、消化道急性损伤,就是便血。爸爸有时候就是这样,还以为自己是痔疮犯了。
2、胃肠气机阻滞,表现可能是气不顺,胀气,没食欲,烦躁。弟弟这次就是这样,症状就是没食欲、情绪不好,都说孩子是不装病的。学过中医的妈妈们都知道脾胃功能在中医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具有我们常说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具有统筹气血、输送气血的功能。中医认为脾胃功能的好坏关系着身体素质好坏。
3、营养不良。长期便秘的孩子普遍整体消瘦,或者吃的多却不长肉,同时伴有面黄,唇舌色淡,发枯等等。舅舅家的妹妹一直都是脸色黄黑,手上的皮肤粗糙,头发稀稀拉拉、都是小黄毛,怎么护理都不能改善。但是胖瘦不是营养好的唯一标准,有时候看上去胖胖的大人和孩子却有着重度的营养失衡,对于中医来说很有可能是某种痰湿体质。生长曲线稳定,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健康,才能算是营养优良。
那么宝宝们为什么会便秘?
便秘其实是一个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由于邪气在肠胃逗留徘徊,而身体和消化道不想让邪气占领肠胃,想要通过大便的方式将其排出体外,所以正邪交锋的时候,大便就会不通畅。
一般来讲,便秘分为两类:一种是热症便秘,另一种是虚寒便秘。
正气充足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便秘会伴随一些热症(例如发烧),那是因为正气一直想要打败邪气,指挥更多的气血处在高速运转状态,此时会烧干人体的津液,肠道就会因为干燥而使大便变干、变硬,甚至出现羊屎蛋。同时也会伴有,比如肛门灼热、手足心发烫、舌苔黄厚、黄眼屎、发烧、出汗、爱喝水、烦躁、大便恶臭、酸臭、睡觉跪睡等情况。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身体的抗邪能力下降,此时就是虚寒便秘。身体抗邪能力不足,肠道里面堆满了垃圾,但是气血推动力弱,无法将大便推动。这种便秘通常是慢性的,长期的,大便腥臭、像臭鸡蛋,或者无味。伴随的其他症状会有诸如食欲不佳或食欲异常旺盛、不长肉、脸色黄、口唇色淡、胆小、睡不好、爱流口水、舌苔湿滑或白腻,、舌体胖大、或地图舌等等。
那到底是什么让孩子拉不出来粑粑呢?
积食便秘属于热症便秘,是由于吃了让肠胃无法负荷的食物,比如寒凉生冷水果(例如香蕉),辛辣或高蛋白肉蛋制品,以及各种零食,从而产生了积食,使得肠胃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运化这些食物,导致大便时间的间隔延长。
外邪入侵也会导致便秘,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的侵蚀,身体必须调动更多的气血去对抗邪气,此时脾胃的气血量下降,于是产生便秘。
情志便秘通常发生在宝宝的肛欲期,这个时候的宝宝喜欢憋大便,不主动排便。同样成年人也会因为身心不放松而没有便意。或者是因为某种恐惧心理导致不排便。中医认为恐惧情绪会伤害肾,而肾又管着大便和小便。恐惧除了我们常听到的-吓尿了之外,还有便秘。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因为肛裂的情况害怕排便。
重点
日常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来控制生冷寒凉食物、水果、零食、肉蛋奶、滋补品的摄入。
对于平时消化能力不好的,控制饮食的摄入,多给好消化的食物,多引导运动,并且密切观察大便,比如大便开始变硬,同时出现胃口不好就要开始注意了,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或者蜜煎导法来帮助排便。
便秘的处理
正气足的热症明显的便秘,调胃承气汤、四磨汤是可以常用的方子。比如伴随高烧、上焦明显的热症等等。年龄较小的或者情况不严重的,推拿可以用下七节骨,清大肠,揉肚脐,退六腑等类似的下法。
对于正气不足的虚寒便秘,理中汤、补中益气汤都是通过提升中焦脾胃运化能力、温中的方式来帮助大便通畅。当然方法不限于这两个方子,只要思路对,就能解决问题,比如艾灸肚脐和肛门,还有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南怀瑾脐贴。睡前贴在肚脐上,早晨拿下来。大人小孩都适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