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PET这一年的时间里,在与孩子和老公的相处过程中,逐渐发现: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他们的内在的各种情绪和声音都渴望被看见和听到。
一、在孩子的世界里,看见即是疗愈。
这两天和娃在一起,全天候地陪伴,最近这段时间发现,我给予孩子的高质量陪伴少了很多,孩子的情绪爆发了一次又一次,有几次还是没有妥妥地接住,中间夹带着我的情绪。
那日,我和娃早上达成了共识,下午要一起出门去江滨走走,可是到了出门的时候,娃开始抗拒地表达不想出门的意愿,生气,愤怒,种种情绪倾泻而出。
我用了“为什么”追问的绊脚石方法,受到了排斥。
其实当时我的心情也不太好,我看到内在的自己:在一个别墅里,有楼上楼下的房间,其中楼上的房间有两间,灯火通明,灯光是红色的,在第一间楼上左边的房间里,我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口中有巨大火焰向外喷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那通硕大的火焰几乎要把整个人给吞灭了。
右边房间里,我看到了愤怒的源头:一个可爱的小孩在祈求妈妈的原谅,原来那个孩子多次说话不算话,妈妈生气了,不想理她,孩子用讨好式的方式来请求原谅。
当我看见那个房间里的孩子,就犹如看到自己曾经的伤痛。
也许看见就是疗愈,回头再看房间的时候,发现灯光已经从红色变成了柔和的暖色调,那团火也不见了。
我突然就感受到了一阵阵比较舒爽的清泉流淌于心间。
我也看到那份疼痛,当我们可以面对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伤害,而是一种痕迹,留存于内心,不痛不痒。
面对娃,我不那么生气了,低下头来,用积极倾听的方式开始聆听:
我:妈妈知道你现在不想出去,那妈妈陪你待会。
娃:妈妈,我想奶奶一起来,我不喜欢就我们俩个出去。(情绪和缓下来)
我:哦,原来你是想奶奶跟我们一起去,你不想我们三个分开,所以你刚才生气难受,就是希望奶奶一起去。
娃:是的,我就要一起出去,要不然我就不出去了。(情绪由缓和又转入激烈)
我:恩恩,你一定要奶奶出去,可是奶奶身体不好,不想出门,所以你很难受,很伤心,不知道该怎么办?
娃:恩恩。妈妈我好难受,我就要大家一起。(难受的感情宣泄出来,眼泪哗哗直流)
娃:妈妈,我有个好主意,我们出去吃吧,我不想吃奶奶做的饭菜。
我:妈妈有点惊讶,你是因为不想吃奶奶的饭菜所以想一起出门吃饭?
娃:是的。我今天想出去吃,奶奶的饭菜我吃腻了。
之后我们愉快地决定出门去吃想吃的米线,这就是孩子,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你抱着看见的心态,你就能清晰地看到孩子世界里的点点滴滴,不是隔着玻璃,而是亲自把爱送上进行链接。
二,别让知识成为负担,前行的道路,我们需要减负。
学习心理学这些年,你会发现,很多人即使懂了再多的心理学也无法落地到生活中去,特别是面对自己的感受,更容易去隐藏和逃避。
而我感觉自己学习了心理学之后,容易发现问题的存在,看见害怕或者愤怒各种情绪的背后需求,看见需求后,情绪会适当减弱,如同《看见》里说的那样: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所有的苦与痛我们都得去面对,只是时间长短而已,终究还是水溶于水一样真假难辨。
PET纪事:看见即是疗愈,减轻负累,一同前行朋友经常问我:为什么我们总是得经历磨难?有时候刚想休息一会,下一个磨难就找上门来。
《活着》里男主人公福贵一次又一次刚想缓过身来,却不得不面对亲人的再次死去,身边的亲人一个也没留下,如同余华说的: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我们需要去面对那份让我们痛苦的源头,但是这种忍受确实是反人性的。我们更多时候宁可逃避或者麻醉自己。
如同第一节里我所说的:在那个别墅里,还有下面两个房间,分别代表着痛苦和逃避。
一样大小的房间,意义却非凡。什么样态度就能决定内在自己存在的意义。
直面痛苦,貌似看起来是增加负累在前行,但是事实是苦尽甘来后的喜悦之情。
逃避痛苦,貌似看起来是减少负累在前行,殊不知暂时的欢愉终将会付出代价。
如何选择?何去何从,我们都会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