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50932/bb28392a968235ac.jpg)
①一篇文章被多少人读就可以读出多少种理解。智者看到智慧,愚者看到偏见。
阅读其实就是创造,你读出的境界就是自己创造的境界,就是自己精神的境界。
你的境界比作者高,你读出的内容就比作者高。你的境界不如作者,你可能就没法理解。
如果你是佛,读《论语》和《道德经》都会发现佛的境界。
如果你是凡夫,读《金刚经》都会感觉佛说话自相矛盾、颠三倒四、一派胡言。
②知识和思想是不是智慧,在于人。对于智者,知识和思想就是智慧。对于愚者,思想和知识就是教条和偏见。
③追求智慧,向往智慧,把得到智慧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得到智慧。
没有如饥似渴,没有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智慧不会轻易降临。
④看到整体就会看到局部,看到局部就会想到整体。道是圆融无碍。
“芥子纳须弥”,“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大与小,整体与局部,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
⑤对于得道的人,道可以说,可以不说,说不说都是道。
对于没有得道的人,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⑥灵感的获得和开悟的道理一样,从有为到无为,从努力到不努力,从思考到不思考,从提起到放下,从疑惑到豁然开朗。
懂得写作就会懂得修行,懂得修行就会懂得写作。修行促写作,写作促修行。
写作可以是修行方法的一种,但不是全部。真正会修行的人,有法和无法都是修行。
⑦能影响多少人,说不清,但是我们要有影响社会的雄心。
用文章影响大众,是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只有能够净化美化社会,我们的智慧才能与日俱增。
净化他人就是净化自己,美化自己也必须在美化社会的过程中实现。
看起来矛盾的事情,其实不矛盾。
离开社会我们无法认识自己,离开社会利益我们个人的价值也无法体现。
真正看清自我的人,知道自己和社会其实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
⑧有些人是老老实实写作,有些人明显是在煽动读者的情绪。
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就会被别人利用,成为情绪的奴隶。
某些文章让读者平静,某些文章让读者浮躁,不一定是文章的问题,可能是读者自己的问题。读者以什么心态阅读文章,就会获得什么样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