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刷了我的三观

作者: 求愚 | 来源:发表于2016-01-15 12:43 被阅读5559次
Silicon Valley

此前一直向往这个神秘且充满挑战的地方,如今有幸亲自深度游历一番,加深了我对它的理解。如果你爱他,让他来硅谷工作吧。如果你恨他,也让他来硅谷工作吧。

10月份的看到学校的 Tech Trek 选拔,即硅谷的校友组织在校的学生去参观硅谷各大公司,参加校友讲座,旨在帮助美国中部的学生更好的了解西部更加竞争的环境,扩大人际圈,进而最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当时也没想有机会被选上,毕竟作为一个留学生,但抱着凡事但求一试的心态,便硬着头皮上了。很感谢 Marcus 最后选上了我,他是因为这个机会后来获得了在 Twitter 的工作机会,希望以后可以再次当面感谢他吧。

行程共分三天:

  • 第一天:参加 panel discussion & alumni dinner
  • 第二天:参观 startups & alumni party
  • 第三天:参观 tech giants

第一天

第一天晚上基本没睡,3.30am 驱车前往机场,6.50am 飞机启程,12.00am 抵达 San Francisco,下榻宾馆。

Hotel whitecomb

安置行李后,前往校友也是这次活动的赞助者之一 Brad 的公司 Ripple.

Ripple

硅谷创业公司的内饰一般都比较 Technical, 毛胚房加以改造,通风管电线随处可见,所谓的创业感吧。在 Meeting Room 简单吃了中饭,活动正式开始了.

Itinerary

首先是 Panel Discussions, 共分为三场,第一场是刚毕业的校友分享为什么来硅谷工作,他们是如何找到第一份实习和工作的;第二场是创业公司 CEO 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第三场是风投公司的高管分享投资经验,什么样的公司值得投资。每一轮分享结束后有对应的 Q&A 环节,供学生提问。

Panel Discussion

我提问了关于对于微信应用号的看法, 原生 App 最终是否会被取代。前辈的看法是国情不同,美国没有像微信这样的统治级应用,但是在中国,说不好,谁知道呢~

讨论结束后,我们参加校友晚宴,一方面聆听校友人生经历,另一方面也是推销自己,希望校友可以提供实习的工作机会。

Restaurant

我们是分组坐的,由于我是 Design 学生,接待我们的是前 Google Earth 的产品经理 Beth. 他的老公是我们的校友也是另一位活动赞助者 Brian McClendon, Google Earth 的发明人,他负责 Engineering 的学生。

Beth

跟这些大牛面对面的聊天,真的开阔了眼界,对于树立自信有着很大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看到他们的乐观,有抱负的人生态度,心态决定身态,最后决定你的职业高度。Beth 真的是一个非常 Nice 的女士,还很漂亮,如果把我当时的表情拍下来,应该就像粉丝一样,花痴的不要不要的。

Beth 说硅谷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快乐。最终取决于你是否感受到快乐,如果你快乐,那就来这里吧。如果你对这种工作压力感到不适应,那么尽早离开。她毕业后连续工作了 16 年,没有时间生孩子,频繁的转换工作角色,最大程度的开发自己的潜力,牺牲了很多很多。但她觉的她很快乐,她热爱她的工作。此外,她说,一旦真的投入到一份工作中后,工作和生活就分不开了,你必须有所取舍,取决于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曾经在马云的演讲中好像也听过类似的话语。最后针对我们个人的情况,Beth 给我们分别提了一些职业发展上的建议, appreciate it a lot.

总的来说,第一天是最有价值的,感受到了硅谷工作的艰辛 [超高的工作强度和生活成本] 和改变世界的工作热情。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外更加平等的氛围,不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大家基本一视同仁,至于你的表现最终怎么样,只能靠自己努力了,人生路长,且行且珍惜。

第二天

睡了6个小时,紧锣密鼓的开启了第二天的 Startups 之旅。这些公司都在市区,相聚不远,可步行抵达,建筑风格类似于北京的写字楼。

1. UBER

UBER

其实 Uber 已经不能算初创公司了,但它才成立不到6年啊。在 Uber 的会议室,运营总监分享了公司的愿景 - 希望交通能够变得像水流一样,引领人们去往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最后彻底颠覆当前的交通体系。同时,分享了 Uber 的培训,运营,以及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提问环节,我问了关于 Uber 在 China 的本地化运营情况,他说政府还是不好打交道哈~

Uber

评分:4.5
公司极有凝聚力和工作能力发展潜力大, 美中不足是发展前景未来可能会和社会稳定发生冲突,同时辉煌发展期已过,留给毕业生的机会不是很多了。

2. Pinterest

Pinterest

跟 Uber 比,Pinterest 就小多了,毕竟业务比较单一。但作为全球最火的图片网站,还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同时,作为毕业生,在这里你能更多体现自己的价值,发光发热,有更强烈的归属感。Pinterest 刚刚搬到 Bay Area,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员工在这上班,但是公司内部的氛围很活泼,餐厅和工作区连为一体,还有专门的游戏区。

Pinterest

评分:4.3
公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氛围活泼,非常适合毕业生前往。

3. Airbnb

Airbnb

I like it so much. 一进公司大门就爱上了这个公司,有趣,有趣,有趣!

Airbnb

从员工的精神状态,公司的装饰都给人一种朝气勃勃的感觉,正能量有没有!公司会根据每个人的不能 Skills 尽可能安排最适合你的工作,同时非常强调企业文化, 你能深刻感受到作为公司一员的自豪感。公司具有各种有意思的房间,每个国家独具特色的工作室,程序员发泄室,熬夜工作室等。

Airbnb

评分:4.6
公司初具规模,培训体系完善,工作氛围活跃。作为一个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可能五星级酒店都会从此覆灭],Airbnb 你值得拥有。

4. Twitter

Twitter

Twitter, 对, 微博就是抄它的,虽然微博有很多地方改进的比 Twitter 还好。作为微博届的元老,Twitter 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公司员工来自世界各地,有着良好的公司发展体系,给人一种『大公司』的感觉。在和员工的聊天之中,发现 Twitter 虽然大,但是整体工作氛围还是很轻松活泼的,适合年轻人来锻炼发展自己。我问了一个 UGC 网站的通病问题,除了广告,你们怎么能保持盈利持续上涨。总监说,把你雇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评分:4.4
公司规模大,氛围轻松,国际化,是媒体或新闻类工作者的天堂。

5. Yelp

Yelp

Yelp 成立的很早了,2004 年就成立了,类似于国内的大众点评。但是个人的经验看,用户体验很一般,信息架构不是很清晰,也很少提供 Coupon 类的优惠,不支持线上支付。可能和美国错综复杂的银行体系有关,国外的线上支付发展很缓慢[不得不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真是棒,应该是全球最方便的线上支付体系了],但 Yelp 仍然是美国最大的点评平台。

Yelp

评分:4.0
公司激情不足,产品平平,重运营,轻技术和设计,跟其他创业公司比有一定差距。

晚上参加了校友 Party, 点一杯 Light California Beer 游走在人群中相互自我介绍,询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家都是初次相识,一开始会觉得尴尬,多适应几次就会享受这个过程了。英语口语,一定要练习,不要求母语水平,至少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迎着湾区的大海,迎面吹来夜晚的凉风,心想,一定要再来这个地方。

第三天

驱车前往郊区,参观世界上最具盛名的科技公司。因为公司规模极其庞大,早上 6.30am 便起床了,因为还要赶 1.00pm 的飞机回学校。经过昨天的爆炸式信息植入,今天已经淡定很多了。

1. Google

Google

我想对于 Google 不用过多的介绍了,一个已经改变世界和即将改变现在的公司,很难用语言表达我对其的敬佩。公司在硅谷有着面积极其广大的园区,很难想象 Larry Page 在车库中建立了这家公司,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Google

评分:4.9
技术改变世界,公司极具工程师氛围,如果你酷爱技术,没有比 Google 更好的公司了。

2. Instagram

Instagram

虽然 Instagram 被 Facebook 收购了,但是它仍然在 Facebook 作为独立的子公司运营,不像很多公司,收购的那天就消声灭迹了[神马搜索在哪里...]。Instagram 刚搬到 Facebook 的园区,它的园区更像是 Disney Land, 漫步其间,仿佛是在游览一个主题公园,工作室,纪念馆,游戏室,艺术馆,各种餐厅,应有尽有。

Instagram Instagram

接待我们的是 Instagram 的技术总监,他鼓励在校学生多参加技术项目,不要被学校课程所束缚。分数并不代表能力,文凭只代表过去,而不代表将来。保持乐观包容的心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断努力。

Instagram

评分:4.9
公司狂拽酷炫屌炸天,技术氛围极其浓厚,又颇具有年轻人文化,可能和公司还很年轻有关 [Mark Zuckerberg 充分给予了其自治权]。如果你年轻,来这里,不会后悔的。

3. Samsung

Samsung

作为上述公司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巨无霸公司,我的第一印象是真有钱啊,极其高大上的园区,健身房,世界级的自助式食堂[抱歉,此处无图]。由于是韩国公司,硅谷的园区相当于 R&D 技术研发中心,公司中很多外籍工作者[韩国人很多很多]。

Samsung

但是在高管的介绍环节,我能明显感到三星存在的问题。产品线过于庞大,什么都做,产品用户体验不够好。公司看似庞大,但是投入到每个产品上的人力物力也就那么多,做不好很正常了。比如他们宣传的 Samsung smart watch 和 Samsung pay 我就觉的做的很一般,没有苹果的产品注重用户体验,只是技术上实现了功能而已。其次,人员过多,很多员工处于拿工资干活的状态,每天打卡上下班,工作内容过于繁杂,缺少自我提升的干劲,当然公司也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他们做的 PPT 展示是唯一一个我发现图片没有用高清的,同时过多介绍技术细节给我们,然而作为用户,I do not give it shit at all,他们应该去学习下罗永浩的演讲,重结果,轻细节。

评分:4.4
公司历史悠久,体系完善,福利待遇优厚,不过公司结构臃肿,更适合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不太适合毕业生。

总结

在返程的飞机上,我的大脑一直在搜索,这次旅行到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思考[可能会对我的一生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最后我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

1. Think big: 志存高远,永远保存着远大的理想,理想一定要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外。自信,敢于去想,想都不敢想,肯定不会去做。
2. Work hard: 每一个硅谷从业者都不容易,需要和全世界最聪明人的竞争,你不努力,自然而然会被后面的人超越,很多人每天都是 5am 起床,每天只睡6个小时。其实生活过的非常辛苦,远非想象中的光鲜亮丽,大家都为了梦想努力着。
3. Network:社交,如果你外向,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吧。如果你内向,逼着自己参加社交活动吧。硅谷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创业会议,社交 Party 进行着,在这个活动中分享想法和经验,认识可能的老板,员工,或合伙人。无圈子,不成活。

同时,相比于国内,我觉的如下几个地方是国内日后可以改进的:

  • 校友间的近距离交流和经验分享,而不是那种风光回校的讲座形式。
  • 增加大学课外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对于自信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作用。
  • 解禁 GFW,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不会轻易受轮子的价值观影响。相反,开放才能更加明智。

由于是会议性质的活动和公司隐私的原因,没有照太多公司内部照片,算是一个遗憾吧,希望自己以后有机会去硅谷工作的时候,再好好的记录下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Rock Chalk Jayhawk !

原文链接

相关文章

  • 硅谷,刷了我的三观

    此前一直向往这个神秘且充满挑战的地方,如今有幸亲自深度游历一番,加深了我对它的理解。如果你爱他,让他来硅谷工作吧。...

  • 刷三观

    整天新闻不断, 各种三观毁完, 曾经以为很远, 原来就在身旁。 记:对于他人的价值取向,我无能为力,只希望岁月静好!

  • 刷三观

    说到我们这个圈 最皮的 可能大部分都认为 是 望欢 可是 今天下午 有个人 皮的程度 简直刷了我的三观 来来来 颁...

  • 天赋异禀,真的不是诳人的~

    上周末,《最强大脑》第四季开始了,我又开始被刷三观了,哦不,三观没被刷,就是刷新了一下认知。从第一季的惊掉下巴,到...

  • 和我一起读书|从《硅谷之谜》中能学到什么?

    读完《硅谷之谜》你可能会有一种“三观被毁”的感觉,因为这本书颠覆了过去人们对硅谷的一般性认识。其实,这并不是说过去...

  • 《硅谷》第三季刷完

    Richard在经历和Gavin 和Jack 的斗争后,终于败给了自己的实际用户数,最后卖给了Erlich和Big...

  • 观《硅谷》有感

    《硅谷》讲述的是一群技术达人创业过程的故事。 感触如下: (1)视角。技术视角和产品视角的差异性;技术人员过于看重...

  • 被刷三观是无奈,自刷三观是勇敢

  • 刷三观的《人类简史》

    博学的作者并不少见,但是年轻时便可以将历史、生物、经济、心理等诸多领域的知识随手拈来的作者,就很少见了!《人类简史...

  • 难道你就是最辛苦的那个人吗?

    这天刷小红书的时候,看到杨幂的一个访谈,她再次刷新我的“三观”,只能说她的三观真的太正了。 张大大发长篇朋友圈,表...

网友评论

  • 2c32f4036b1d:有志少年
    求愚:@紫守牟 thx
  • ce267db6201d:写的好好,有志青年
    求愚:@长滩岛上的辣炒年糕 thx~
  • 孙吕翔:都是技术党的天下 学语言的何去何从
    求愚:@孙吕翔 每个专业学的好都是人才
  • 赵云朋:有用
    求愚:@赵云朋 thx~
  • a39b8284fcad:好文,我希望我毕业后能去到一个初创公司锻炼自己,不知道笔者是中部哪个学校的?
    求愚:@奋力追梦的小公举 对 交互设计
    奋力追梦的小公举:@野子Joey 请问您是在读研?HCI?读了您好多设计分析,觉得:+1:
    求愚:@wheeeeeeee University of Kansas 本科是华科的
  • 99e5edf1d873:很不错的介绍😁
    求愚:@许智Jimmy 谢谢
  • 起个名字想破头:无圈子,不成活
  • Alanmexx:没机会到国外读书挺遗憾的
    求愚:@孔凡阳 可以以后找个机会出来看看 不一定非读书
  • 65636c3c1d33:总监说,把你雇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求愚:@十与十一 哈哈 他逗我玩de
  • 黑胆冒烟:鼓励
    求愚:@黑胆冒烟 谢谢
  • 奋力追梦的小公举:了解了好多,好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学习^_^
    求愚:@奋力追梦的小公举 加油
  • d89ceef5a387:开眼界
    求愚:@苗爱读书 thx
  • 5a38f7481378:赞一个
    求愚:@无尾鸟 thx
  • 荧光芒果:不,应该是去那里创业
  • 荧光芒果:我以后要去硅谷工作!
  • 蒸包包:我在硅谷工作 有空来找我玩儿
    369bf9c6702c:@蒸包包 我也在硅谷
    0294b96fe4db:@蒸包包 国外也可以访问简书?我是不是有定点low
    求愚:@蒸包包 thx, 有机会一定, 可以私信下微信 或 linkedIn 吗
  • MJGA:非常喜欢这样的亲身经历分享:innocent:
    29b28cd9764c:@野子Joey 说的好,而且这么做文章质量也会变得很不错。
    MJGA:@野子Joey 嗯嗯,我们考虑下~
    求愚:@简叔 谢谢简叔,简书现在做的真的不错,活跃度高了很多。但也相应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文章数量大量增加时,每篇文章的活跃时间太低,可以模仿 Medium, 首页定制化推荐文章,让更多对某专题感兴趣的人可以更好的看到该领域文章。
  • truelie:很想到硅谷走走

本文标题:硅谷,刷了我的三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dh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