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沦陷区代表作家钱钟书先生所著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发表后曾在中国文坛红极一时,影响深远。这部小说从爱情、事业、婚姻等诸多方面描写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类生活,在喜中寓悲、幽默风格的语言背后是对人性的调侃和讽刺。本文从文学的历史观批评方法入手,结合作者和当时的写作背景,简要分析《围城》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从而深入剖析文本对人性的批判和思考,总结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感悟。
第一次接触《围城》,是在高二的时候。当时为了赶一篇读书报告,只草草的读了一遍,便觉得晦涩难懂,抑或是当时心浮气躁的缘故,没能获得良好的资本原始积累。近来第二次细细品味这书,忽然之间觉得这本书并非有多惊艳,反倒是平平淡淡的故事、简简单单的情节,却极尽讽刺和幽默,在这围城笼罩下的小小世界里,窥见了人性和真理,收获了平凡与感动。这让我不得不由衷感叹钱老技艺的高超,不勾勒多复杂的情景,也不描述多晦涩的道理,语言之美,讽刺之妙,已可见一斑。
一、作者简介
提起《围城》,就不得不提起这位我十分喜爱的作家——钱钟书先生。钱老是江苏无锡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赴上海光华大学任教,后又留学于牛津大学。晚年就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文学研究家。他的一生,除了《围城》以外,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人鬼兽》、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以及《谈艺录》等学术性著作,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围城》的写作背景
关于《围城》的写作背景,钱老在《围城》初版的序言里曾自述说:“我想写现代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纵观全文,可以看出,钱老着意表现的是当时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的众生相。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与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婚恋纠葛,以及其由上海到内地的一路遭遇,《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彷徨和空虚。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解释“围城”的题义说:这是从法国的一句成语中引申而来的,即“被围困的城堡”,后来又将其解释为“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整个情节,是围绕知识分子青年男女在爱情纠葛中的围困与逃离而展开的,但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表现当时再大的社会背景下,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精神“围城”的境遇与无助。
三、《围城》的文本分析
1、主旨内容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序》里说是描写一部分人的基本根性,实际上,是对人自私妒忌、刻薄卑鄙、虚荣骄傲、偏执狭隘、意志薄弱等一系列根性的批判与讽刺,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人生感悟。
(1)对于人性的批判:描写人性的弱点,表现人生的荒凉。
①《围城》中多处描写到三角恋情。比如在回国的船上,苏文纨倾心方鸿渐,方鸿渐却被鲍小姐引诱了去。在上海的时候,苏小姐本喜欢方鸿渐,却同时招来了赵辛楣等几个男人,赵辛楣为方鸿渐醋意大发,而方鸿渐却喜欢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苏文纨破坏了方、唐的爱情,方鸿渐又陷入和孙柔嘉、陆子潇的三角争端……《围城》中诸如此类的情节叹为观止地描写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在情场角逐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可笑的情状,嘲讽了卑鄙放荡、自私狭隘等种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丑陋。
②《围城》揭示了婚姻生活的辛酸不易。作者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描写了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前后的生活,从婚前的你侬我侬到婚后因种种原因陷入无止境的冲突,揭露了许多夫妻生活的真实状态。
③亲戚之间的互相猜忌、倾轧。《围城》中,方鸿渐的母亲处处对孙柔嘉旁敲侧击;孙柔嘉的两个妯娌本来矛盾重重,却为了一致对外而尽释前嫌;以及鸿渐发出“一向不觉得家庭藏有多少仇嫉卑鄙,现在为了柔嘉,从局外人的立场观察,才恍然明白这几年来兄弟妯娌甚至父子间的真情实相。”这样的感叹,都表明当时畸形的社会环境下造成的人们人性的扭曲、自身孤独、软弱和绝望的内心世界。
(2)对于人生的感悟: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出围城。
人性已经如此的偏狭卑鄙,人与人自然难以相处,人生也就永远追求不到理想境界。然而人又是喜欢幻想的,总希望新的处境能够胜过现在的处境,所以,人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心态。其实,人所追求的一切境界都不过是一座“围城”。钱老说:“婚姻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在我看来,人生本就也是一座围城,如果我们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只会越困越深。想要摆脱这光怪陆离,错综复杂的世界,只有战胜自己,才能走出围城。
2、人物形象塑造
钱老在文中塑造了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孙柔嘉、李梅亭等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他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走入了围城般的社会。在城中,他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如意,但想要出去时,却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抱着无奈的心情,他一头钻进了婚姻、事业和家庭的圈子里。在婚姻的围城里,他爱上了博学多才的唐晓芙,但对方的漠然却注定这是一场失败的的单相思。颇有心计的孙柔嘉巧妙地利用他的同情心,成就了他那看似光鲜实则并不美满的婚姻。在事业的围城里,方鸿渐同样也不如意,他经历两次转系后大学勉强毕业。在岳父的资助下,他踏上留学之路,却因无心学业而与一纸博士文凭失之交臂。为了搪塞岳父及家人,只好买了一张假文凭交差。生活所迫,回国后的方鸿渐和赵辛楣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三闾大学的求职之路,学校虽地处偏远,但绝非一方净土。清高孤傲、无所作为的方鸿渐终于在十几个知识分子间的勾心斗角中败下阵来。
纵观全文,钱老对方鸿渐的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但最终却为他选择了一个悲惨的命运,在我看来,这正是钱老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他想借方鸿渐这一类人来映射当时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形象和人性。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充斥着熙熙攘攘的所谓专家学者、名士之流,也不乏“学成”归来的留洋博士,抑或是像高松年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名师。可一旦剥掉他们高贵的外衣,剩下的便只是故作高深的浅陋、貌似聪慧的愚笨。钱老写道:“三闾大学的命名耐人寻味,屈原曾任三闾大夫,也称三闾,历来是文人节操的榜样。然而三闾大学的一帮文人却互相倾轧。”校长高松年不把精力放在教学治学上,而是“潜心研究”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他怀疑方鸿渐知道了自己和汪太太的“桃色事件”,便利用职权一心挤走方鸿渐。再比如留学法国的女博士苏文纨,当方鸿渐在无意间道破其名下的作品是抄袭时,被拆穿的苏文纨却依然理直气壮地抵赖......这些病态的知识分子不学无术的文化劣根性就好似经久难愈的顽疾,他们深知文化学识是安身立命的资本,与此同时还念念不忘他们的留洋身份,无时无刻不以留学生自居,不惜在圈子里伪装、作假,却忽视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有的高尚情操和气节。其实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这一点,才使得他们越来越不如意,在围城里陷得越来越深。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知识分子之所以有这样悲惨的病态顽疾,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社会时局的动荡、个人处境的艰难、新旧文化的冲突、中西文化的碰撞......于内忧外患的时代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自身的懦弱性、矛盾性以及观念的局限性,也必然导致他们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
3、语言艺术
钱老的《围城》,以作者的主观幽默感来驾驭现实语言,文章读起来颇具幽默和讽刺意味,让人在嬉笑怒骂间品尝到当时知识分子的人生百态,读起来回味无穷。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比如方鸿渐他们在去三闾大学报到的途中的一处心理描写:“适才火铺屋后那个破门倒是好象征。好像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没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撇下一切希望罢,你们这些进来的人!”虽然这么说,按捺不下的好奇心和希冀像火炉上烧滚的水,勃勃地掀动壶盖。”这既表达出对理想与现实永不得满足的幽默,也侧面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的讽刺。
四、个人感悟
读过《围城》的人,印象最深的句子莫过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在我看来,《围城》字里行间里逸散出来的,是对我们人生的探求和思考。其实生活本就是由一座座围城构成的。每一个人都会有生活的目标并为之奋斗,这便成为了生活的动力,但当达到目标之后,原本因不了解而被隐藏的缺陷也就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我们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也被目标所束缚。而大多数人也因此徘徊在一座又一座围城之间,从一种境遇中解脱却又陷入另一个困境,“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最终自身也因长期被围困在城堡中而变了质,正如方鸿渐一般,刚开始是个赫赫有名的“留洋生”,到最后却为生机所困,这正是围城对他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围城的存在是必然的,只要我们身处这个社会,与这个社会进行接触,就会存在围城。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围城呢?作为一名还未毕业的本科生,其实我并没有过多的社会经验,在这里我只能提出我个人的的观点。我认为在围城之中,应该保持理性,对所处境遇进行分析与抉择。正如方鸿渐的经历,如果他在三闾大学时并不是一味的容忍,并不是一味地听从于辛楣的建议,对身边的人和事采用一种懦弱的态度,而是明白自己与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尽早辞职离开另谋生路,也不至于最后被动的退出。又如他和孙柔嘉的婚姻,若在婚前他不被失败冲昏头脑,看穿了孙柔嘉设下的陷阱,或是婚后不因琐事而烦心,努力缓和矛盾,也不会最终导致家庭的破碎。所以,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设下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时,应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用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才能不至于被困囿于这围城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