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8岁哈佛博士田晓菲,不顾父母反对,嫁给53岁的美国导师,从此加入美国籍。
随后,“崇洋媚外”、“忘恩负义”等各种流言蜚语铺天盖地袭来,让她手足无措。
田晓菲没有辩解,只说了一句:时间会证明一切。
但仅仅过了几年后,人们看到她满头灰发地出现在大众视野,大家无不拍手称快:看吧,她的婚姻并不幸福!
如今24年过去了,田晓菲到底过得幸不幸福?
作为天之骄子的田晓菲,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出生在哈尔滨,成长在天津,父母都是从事文学工作的,因此她早早就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对文学、历史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古文观止》、《论语》这些难啃的古籍,很快就被上小学的田晓菲拿下。
13岁时,田晓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成为了当时年龄最小的本科生。在北大,她继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还在文学创作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她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多次发表在各大文学刊物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她还荣获了多个文学奖项,成为了当时文坛的一颗新星。
1988年,北大建校90周年,17岁的田晓菲还给母校创作了一首诗歌《十三岁的际遇》,后来被编入国内中学课本,可见这实力。
在校期间,她还结识了大诗人海子,当时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教书,对于这个女神童的才气他十分欣赏,并鼓励她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
只可惜,就在田晓菲临近毕业之际,却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想不明白诗人为何会这样做?
诗人去世两年后,田晓菲前往美国深造,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名叫斯蒂芬·欧文的美国教授,中文名叫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从小就痴迷中国诗歌,尤其对唐诗情有独钟,操着一口地道汉语,对中国古代文化那是信手拈来。
虽然他年长田晓菲25岁,但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越走越近,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他们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宇文所安已经年过50,还离过两次婚,因此他一直压制着自己的情感,直到田晓菲博士毕业,他才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她。
为了追到自己的学生,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旅行,两人一起爬山,在下山的过程中,他才迫不及待表达了自己的爱意。面对导师的表白,田晓菲非常感动。
28岁时,毕业一年后的田晓菲,决定与斯蒂芬·欧文结婚。尽管这段婚姻备受争议,远在国内的父母也坚决反对,但她依然坚定选择跟对方在一起。
面对外界的质疑声,田晓菲只是淡淡回应:结婚是因为爱情,学术更无国界,无论在哪里,这辈子都会宣扬中国文化。
她认为,年龄并不是阻碍两人感情的因素,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心灵相通。结婚后,田晓菲和丈夫在美国生活得非常幸福。
他们一起旅行、探索世界各地的文化,享受着彼此陪伴的时光。虽然年龄相差较大,但他们的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2006年,35岁的田晓菲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这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
任教期间,她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先后出版了《秋水堂论金瓶梅》,《尘几录:陶潜与手抄本文化》,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受读者喜爱。
她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文和著作。
2018年,宇文所安获得第三届唐奖汉学家,妻子田晓菲陪同丈夫一起出席。
只见72岁的丈夫依然精神矍铄,但47岁的田晓菲两鬓却已经长出白发,许多网友又开始八卦,她的婚姻生活不幸,没有孩子又未老先衰。
面对种种质疑,田晓菲依然没有回应。如今的她已是年近半百之人,两人相守了20多年,仍恩爱如初。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虽然她的婚姻备受争议,但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不堪,只要有爱,每一段感情都值得祝福。
只要她心里装着祖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我们都不应该狭隘地去看待她。
——END——
在别人的故事里,品味自己的人生。
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