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蒋勋,是因为南瓜给我听的录音,说有一个人说《红楼梦》特精彩,很给力。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蒋勋的声音,知道这个名字,当时不以为然。
在我的印象里,除了俞平伯与周汝昌两位在红学上的研究深度和广度让人叹服,其余学者倒也是记不得多少的,听了几段之后,对蒋勋切入的一些视角还是感到欣喜,后来了解到他的确是个大家,在红学、美学上都有建树。
不过,今天不是写《红楼梦》,要不然我就直接倒在地上起不来了,不是猪先生这个年纪能评论的。今天想写蒋勋的另一本书《孤独六讲》,另外还有一本《生活十讲》,分两篇写。
一看这书名,许多人就被怵了,孤独,这个字眼似乎谁也不愿触碰。看过许多人对这本书的评论,有的觉得写得深刻鞭辟入里,有的觉得名过其实浮华娇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文字有意思的地方。
《孤独六讲》孤独是什么。
孤独和寂寞这两个词时常被人放在一起,但猪先生认为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在我看来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自我沉寂后表现出来的精气神,比如印度河畔的修行者,他们是孤独的,那种修行忘我的境界是孤独的;小说里的绝顶高手是孤独的,因为无人与之争锋,独孤求败;日本那位“煮饭仙人”村嶋孟是孤独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但他们都不寂寞,因为有内心的坚持和追求,他们享受那种忘我,天人合一的状态。
寂寞更多是一种无聊低沉的情绪,和孤独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有人会说,无论是孤独还是寂寞,都会感到害怕,一旦从喧嚣中抽离了身体,便会陷入无穷的焦躁和不安,其实,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孤独六讲》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倘若有一天你不再害怕孤独,你便会享受孤独带来的快感。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孤独,这就是此生的修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多重的身份,在公司你是员工、在家里你是孩子的父亲、在亲人面前又会是儿子、丈夫。这些身份你都努力做得最好,可我们大多忽略了另一个身份,那就是你自己。
所以,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相反的,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最怕孤独。
自我对话是一个奢侈的品质,这个品质我们都没学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放下一切,一个人自我审视,剖析,虽然孤独,却也荣耀,孤独感是一种道德意识,非得以检查自身为起点。
蒋勋我们所处的环境浮躁,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满脸焦虑,每个人都在说,甚至咆哮,却没有人在听,我们就像一群吵嚷的动物,渴望别人能听清自己的话语,却不肯安静听别人说什么,尽管我们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
此刻,角落里那个我感到无比的孤独,好像自己变成荒野上一个喃喃自语的怪物。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
孤独不可耻不可悲不可怕,我们应该学会与孤独相处,人生路漫漫本就是修行,无论是喜是悲,重要的是你如何对待自己,倘若一个人都不能好好与自己相处,那他必然也无法与别人相处。
蒋勋学会与自己相处,最好的方法就是享受孤独,自我对话。
当一个人能与孤独做朋友,能不断在对我对话中审视自我,加勉自己。他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因为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王阳明龙场顿悟也是如此,正如尼采在诗中所写:“ 谁将声震长空,必长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
事实上,人活着只能孤独,没有一个人能相伴永远,能偶尔有人听懂你的内心已经是幸运了。
愿你幸运,愿你成为别人的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