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继续欣赏姜夔的词作。
长亭怨慢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长亭怨慢:又称“长亭怨”,姜夔“自度曲之一”,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五仄韵。
桓大司马:桓温(312-373年),字元子,东晋明帝之婿,初为荆州刺史,定蜀,攻前秦,破姚襄,威权日盛,官至大司马。远浦:远处的江水。韦郎:指唐韦皋与玉箫情事。红萼:红花,女子自指。
词意:
香软的柳絮渐渐吹尽,浓郁的柳烟将千家万户遮蔽。船儿在弯曲的河道上远行,暮色里帆影凌乱,不知驶向哪里?惯看了人间离别,还有谁比长亭的柳树更加漠然冷寂?它若有情,绝不会无动于衷,青翠如此!
城楼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远处惟见乱石层叠的群山而已。你放心,我这一走,绝不会像韦皋那样忘了曾经的“玉环”信誓。临别前,你曾叮咛我早早归来,担心自己孤苦无依。唉,即使有并州剪刀,也无法剪断离愁别苦的千缕万丝。
姜夔在每首“自度曲”前都写有小序,说明该曲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的甚至还介绍了演奏手法。
这首《长亭怨慢》沿袭了姜夔一贯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即内心明明郁热难当或者激情似火,但文字的表现总是不温不火、若即若离,在清妙秀远中显出瘦硬之态。
至于音乐的呈现,凭我自己有限的鉴赏能力,却实在不敢想象。
前阶段晚上,每天端坐客厅看电视连续剧《清平乐》,原只为在解析宋词时能有更多的素材,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尚风俗,更直观地体味一个个从我笔下走过的词人的心境。
遗憾的是,这部剧的重点在于褒扬仁宗的宽厚仁慈,演义云诡波谲的宫廷斗争,词方面的介绍往往一笔带过。这本也可以理解,可是当我听到那千篇一律的配乐时,大失所望。
既不昂扬,也不低婉;既不抒情,也不顿挫。一段段旋律,如白开水般的淡而无味,且生涩凝滞。词文本身的美感和由此引发的或缠绵凄恻或高远阔大等各种意境荡然无存。
我当时就纳闷,这难道就是宋朝的音乐?难道华夏文明在音乐方面确实存在短板?
这个命题显然太大,不是我能解释得了的。但我想,如果宋乐当真就如电视剧里所展现的那样,那么,确实不咋的。
此刻,我正在想象姜夔一首首自度曲的旋律。
在想,他娴熟运用七声音阶和半音弹拨出“敲金戛玉”的清越秀丽之音,是如何完美演绎他看似冷峻斗硬实则狂热的内心世界,又如何创造出契合他那种清刚婉丽又蕴藉典雅的和谐之美?
但听了《清平乐》里的配乐,我有点怀疑。
我甚至有个冲动,想回过头去删除有关介绍他音乐才能时的一些文字。因为某些文字,尤其涉及生平介绍,我只是依样画葫芦似的从度娘那里搬运而至。
在想,一个喜欢炼字酌句一丝不苟的词人,一个心性压抑内热外冷的江湖浪者,一个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情感上不能收放自如的音乐家,如何营造“气象、体面、血脉、韵度”的意境?
在想,是否正因为这,王国维说他如雾里看花,隔了一层。
秦观情至深时心到伤处,总会发出滴血般的哀嚎和呼天号地的凄鸣。
姜夔显然不屑或不会沉溺如此。他从不会放纵自己。他从不能畅快淋漓。他同样敏感,他痛并无奈着。但他始终克制。
对,就是克制两字。
就这样,如同“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让清角自去吹寒,姜夔冷冷地侧立一旁,故作镇定地看着,却分明有一把刀,正一寸寸地戳向他的心房。
是啊,即使他再克制,又如何忘得了合肥的堆烟浓柳?何况哪儿还有自己朝思暮想的琵琶伊人?
姜夔自然忘不了。
所以他一次次到赤阑桥寻访,尽量避免两地相思、各自沉吟的落寞孤寂。
然而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他终究不得不一次次转身。
临别前,他再次信誓旦旦,她执手泪眼叮咛,可纵有并州锋利的剪刀,又如何能剪断他俩千缕般的情丝?
或许两人更没料到的是,这1191年暮春时的飞絮、帆影、乱山,竟成了永别的背景!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