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春日里绽放的花儿的香味,伴随着鸟儿的啼鸣声,此时一声春雷响,自然万物开始生长,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人韦应物笔下的《观田家》,看看古人们在春日里惊蛰这天都忙些什么呢。
周三早晨,我和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教室,精心的准备关于上课的内容,孩子们在黑板上书写,我则检查设备,一切准备就绪,最终,在我们的期盼中,彩虹花晨读如约而至。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今天是与众不同的一天,因为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在这一天,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同时也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也许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今天的播讲内容临时做了更改,孩子们又惊讶又好奇又期待,于是各个带着自己的疑问,紧跟老师的步伐,从老师的播讲内容中寻求问题的答惑。
时老师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孩子们也卯足了劲,誓要跟着时老师学会这首诗。屏幕上时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着,班里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一动不动,时间在此刻就好像是被定格了一般,我和孩子们完全被吸引了进去,真希望时间能过得再漫长一点。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这首诗非常的应景,因为惊蛰后就进入春耕时期,所以它着重描写了惊蛰这几天农民繁忙的景象,可即便如此繁忙,百姓家里仍无隔夜粮,可见劳役的沉重,诗人对自己不劳动却能轻而易举的从百姓手里得到粮食感到惭愧不已,表达了其对农民的同情。
孩子们在初读这首诗的时候不理解诗意,便只是泛泛而读,当听了时老师详细的讲解之后,对诗意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于是再读的时候,就入情入境,有点味道了。因为这首诗比较长,担心孩子们不能完全投入诗中,所以我在让同学们读的时候,采用男女赛多、组与组之间接读等多种形式的引导,让学生读起来,不会觉得诗歌过于长而感到烦燥。
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却都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原来啊,他们正在趁热打铁地背诵这首诗。今天的他们收获满满,不仅新学了一首诗,还了解了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彩虹花,知识长。孩子们通过彩虹花晨读,注意力变得集中了,小动作变得少了,知识面也变得越来越广了,感谢彩虹花,这个春天有彩虹花的陪伴,我相信孩子们会快速成长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