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汉字解码文学共济会每天写1000字
第19篇“衣”,衣襟朝哪边歪,是两种文明的殊死较量

第19篇“衣”,衣襟朝哪边歪,是两种文明的殊死较量

作者: 生姜乌梅 | 来源:发表于2017-06-12 14:37 被阅读144次

    大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用一枚82毫米长的骨针缝制了一件简单的皮衣。

    从考古复原图上看,这是一件交领坎袖动物皮毛超短连衣裙,领口的衣襟向右压在腋下,即右衽——中国古时衣式有右衽与左衽之分。衽是指衣襟,衣襟向右,是右衽;衣襟向左,为左衽。

    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交领右衽或直领对襟衣式最为常见,表明中原华夏族一向以右衽作为服饰之重要特征。

    下图是根据商代妇好墓玉人复原绘制的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商代的织物颜色,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为主。经现代科技分析,当时织物织好之后,会用画笔把这两种颜色添绘上去。

    下图为东周右衽武士俑。

    而左衽,则成为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这也是夷夏之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曾对学生子贡高度评价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管仲,我们都要穿夷狄的衣服,梳夷狄的发式了。”

    在孔子的语境中,右衽和左衽的关系,并不是衣襟朝哪边歪的问题,而是两种文明的殊死较量,失败的一方,其礼制、文化甚至语言都将面临践踏、颠覆、毁灭

    为什么这样说?这涉及到了东周初期异族大规模入侵的历史,那是华夏文明第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公元前770年,西周崩溃,平王东迁,此后周王室丧失了“天下共主”的权威,再也不能驾驭和震慑诸侯,更无力组织诸侯联合起来防范异族的入侵。

    儒家经典《公羊传》描述了当时的危急情势:“四夷交侵,不绝如线。”

    四夷,是指围绕在中原诸侯周边的西戎、北狄、南蛮、东夷,他们交替进攻中原诸侯,华夏文明的命运就悬在一根线上,岌岌可危。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过:“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是政权的倾覆,而“亡天下”则是文明的断绝。

    为什么南宋灭亡的时候,会有10万军民蹈海?因为蒙古铁骑带来了“亡天下”的深入骨髓的绝望。为什么慈禧太后会说出“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因为满清统治者从没把华夏文明当作自己的道统,随时准备逃回其“龙兴之地”。

    “四夷交侵”,华北平原上的诸侯国相继沦陷国土,民众遭屠杀,其中卫国被杀的只剩下5700人,几乎亡国灭种。

    值此危急关头,齐国派出了3000名甲士和300辆战车,在黄河南岸筑起了防线。

    当时,齐恒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国力蒸蒸日上,在实际上取代了周王室“共主”的地位。面对异族大举入侵,管仲一锤定音:“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说异族是豺狼,贪得无厌,不可满足他们的愿望;华夏诸侯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是亲戚和朋友,不可抛弃他们。

    于是,中原诸侯在齐国“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团结自卫,抵御外侮,使华夏文明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所以,孔夫子才会不吝赞美管仲的攘夷之功。

    在华夏族服饰制度中,左衽也被用来代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但考古发现,这套理论在应用时,也并非绝对)。

    下图为唐代墓葬三彩女侍俑。

    甲骨文中的“衣”很直观地呈现了它的形象——一件由领口、两袖两襟构成的上衣,交领右衽。

    篆文基本承续这个字形,晚期隶书变形为“衣”,两袖、两襟的形状消失。

    这样的着衣风格一直延续到民国,农民仍旧照这个模式缝制自己的衣服。农民的上衣到膝盖,下边配一条汉朝时就有的肥裤子,用一条汗巾子把它系在腰上。

    而僧人对传统更为执着,他们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旧式衣式作为“制服”,一直穿到今天。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9篇“衣”,衣襟朝哪边歪,是两种文明的殊死较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ul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