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敲响了千年的晨钟,只为宝顶山上那一抹红,只为石刻中的风情万种,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红尘陌土,一梦千年,我在宝顶等你......
01
最早知道石刻的存在,我还是一个吸着鼻涕扎着小辫儿的黄毛丫头哩。
穿越千年的石刻是冷的,文字也是冷的,但这颗想要介绍石刻的心却是热乎乎的。不知哪一天,手里就捧了一本石刻故事书,这一看便一头扎了进去。懵懂与好奇之间,知晓了好多石刻故事,“推干就湿”“卧冰求鲤”“佛赐千手”“咽苦吐甘”......还知道了“石刻设计总工程师”赵智凤,因为一个“凤”字,还怀疑过他的性别,后来知道“凤”就是男性。
后来,黄毛丫头长大了,上初中了,大足石刻申遗成功了。石刻文物保护组沸腾了,老师大人们激动,我们也跟着激动,似懂非懂间知道,石刻不只是一尊尊石头造像,它背后深层的文化底蕴是无价之宝。母亲跟我们说,大足石刻未被保护之前一直曝晒荒野,当年她们挑着煤炭还从石刻下路过呢,我们瞪大的眼睛里藏着唏嘘和庆幸。
十年后,我的家乡正式更名为智凤镇。再后来知道了“北敦煌,南大足”,知道了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跨越近千年的石刻,躲过了兵荒马乱,如星辰般闪耀东方。身为大足人,心里杠杠地自豪。
1986年1月31日,82岁高龄的邓爷爷他老人家在宝顶山石窟《父母恩重经变相》龛前连声赞叹——“这完全是中国的了,完全是中国的了!”
确实是中国的了。
不过,在我等凡夫走卒眼里,这千年的瑰宝,它远看是石头,近看是石头,过去是石头,现在依然还是石头。怎样打开石刻的“潘多拉盒子”,去领略石窟艺术的丰富内涵?除了跟在导游后面走马观花,以我这土生土长的石刻之民经验告诉你,咱可以提前做做功课,比如雕刻它的用意何在?它意在告诉千百年后的人们什么道理?还有,那些没有雕刻完的石刻是怎么回事?是否与合川钓鱼城之战有关?......
装着这些谜团和答案,当你伫立在栩栩如生的石刻造像前,脑海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曾经辉煌的大型雕刻现场:那“叮叮当当"响彻山谷的錾子声,那大刀阔斧挥动着锤头的黝黑手臂,那披星戴月不畏严寒酷暑如蜘蛛侠般贴在石壁上专心致志凿刻的身影......于是,面对祖先的毅力和智慧,你感动了,沉醉了,越发好奇,想一探究竟。
02

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以宝顶山为主的石刻,由宋代高僧赵智凤总体构想并组织开凿而成,历时70年(1174-1252),共计石刻造像74处,总计10万多尊,规模宏大,史无前例。1999年12月1日11时45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每尊石刻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建筑原理与艺术雕刻相结合,具有民族化,生活化,通俗易懂的特点,艺术价值极高。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一位网友说:“四大石窟都去过了,去过大足石刻后感觉这排名也该换换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以弘扬佛法和菩萨为主,但它们在艺术性和文化高度上都不如大足石刻。”看来这位网友对于石刻是做足了功课。
中国的大部分石窟是以佛教文化为总体,而大足石刻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支精髓“佛、道、儒”文化融为一体,和睦相处。从这个角度上讲,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03
有了以上的信息做铺垫,石刻这本“难念的经”也就徐徐展开,.我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赵智凤大师是怎样将古人的“佛、道、儒”三大思想精髓通过石刻作品来向我们展示的。
大足石刻以佛教为主,佛家主张四大皆空;道教次之,道家提倡“无为而治”,还有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形式,最著名的有《千手观音》《卧佛》《六道轮回》《华严三圣像》《柳本尊行化图》《牧牛图》《养鸡女》《父母恩重经变相》《广大宝楼阁》等10万多尊。
先从举世瞩目的《千手观音》开始。千手观音千手千眼,是佛家大慈悲的顶级象征,每只手里各有一只眼,并持有一种法器。“千”为圆满之义,能够保佑人们度过各种难关,消除各种病痛。

千手观音手的数量之最令人叹为观止。高7.7米,宽12.5米,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天下奇观”“人间一绝”。观音每年过三次生日,民间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会有成千上万的各个地方的人们前来朝拜、烧高香(我们几乎每年都参加,香最高有三米,盛况空前,部队会派军队维持安全)。宝顶有一个别名叫”香山“,应该是香火不断的意思。
千手观音到底有多少只手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据说,清代一名和尚工匠数出有1007只。到了2009年运用现代仪器数出829只手。再到2011年抢救性保护工程中,专家团队用微分法准确数出了830只手(被忽略的那只手是半截手臂)于是这个千古谜团最终定格。
关于观音的性别也让大家好奇。据说,观音早前形象基本都是男性,但随着人们对佛教的日益理想化和对天真、纯洁和一尘不染的追求,大家认为儿童比成年人天真纯洁,女性比男性温柔慈善,因此,观音就逐步女化、童化了。
大家除了膜拜观音,祈求幸福平安,对《六道轮回》里的因果轮回反响也很大。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凶恶的人或不公平的现象感到忿忿不平又无可奈何时,通常会说“要遭报应”来宽慰自己。《六道轮回》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点。所谓六道轮回,就是按照生前的因果,死后会进入不同的道,即三善道和三恶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这样来的,表达了善良的人们强烈的心里期待。所以我们常说,多做好事,少做或不做坏事,不然死了以后就会下油锅,变畜生。
《养鸡女》则是采用反衬手法体现善恶有报。佛教提倡“不杀生”,而养鸡再吃鸡就成了造成孽缘的缘由。它告诫我们,要抵制各种物质诱惑,不要走入歧途。否则,轻则身败名裂,重则危害社会国家,被人们不齿。
《柳本尊“十炼”》则是体现了人的精神意志类。柳本尊以弘扬佛法、救赎众生作为一生的追求,还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以接近自己的目标。他的做法虽然毫不可取,但他追求目标,持之以恒的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
人生要成就一番伟业或事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托尔斯泰也说,要“在苦水里泡三次,在碱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泡三次。”磨难,能让人生得到升华,付出,能让人生获得丰收。
中国最重孝道,宝顶山大佛湾第15号窟《父母恩重经变相》就用很大的篇幅弘扬了这一文化。这龛造像中每一幅画面都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很有感染力,如“推干就湿恩”“咽苦吐甘恩”等,歌颂了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
而在北山石刻发现的《古文孝经》碑文,扩展了我们对”孝“认知的宽度。原来孝不仅仅是善待父母,而是从家庭内做起,需走向社会,敬老尊贤,服务人民,还要报效祖国,从而实现自己的完整的人生价值。如岳飞的后背刺字“精忠报国”就是对母亲的大孝。看到这里,深深为祖先的睿智博爱胸襟动容。
说完意志、孝道、因果轮回,来谈谈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修行。《猫鼠图》就是很好的例子。
一支弯曲的竹梢上,攀爬着一只哆哆嗦嗦的老鼠四处张望,竹子下方蹲着一只猫,它抬头望着老鼠。它要表达的意思是,猫抓不到老鼠,急躁难耐,而老鼠处在危险高处,想跑却又无路,各自都在烦恼。这又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欲求不得,是痛苦的根源。
从某种程度上说,欲望和幸福是成反比的,欲望越多,幸福感反而越低。一切如浮云。大家现在都在探讨的词语“松弛感”“佛系”,可见大家在尝试做减法人生。我们遵从内心的安宁,心的幸福才是能触摸到的幸福。
《牧牛图》则是借用牧人训牛的经过,以牛比心,以牧人比喻修行者,驯化内心的桀骜,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宁静致远。很多人把“宁静致远”作为自己追求的境界。
讲讲信念。《广大宝楼阁图》中三个仙人告诉我们,人生要笃定自己的信念,目标明确。有了信念,我们的心灵才有了支撑,有了目标,我们的前进才有动力。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感到迷茫,痛苦,空虚,就是因为没有理想信念,没有目标造成的。
介绍到此,不过冰山一角,篇幅原因,就不一一列举了。
大足石刻每一尊石像都蕴含深刻寓意,古人的旷达与智慧,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追随,跨越千年,心手相牵。
04

大足石刻还有未雕刻完的半成品,如《十大明王像》下半身还是一整块一整块的条石,恰好是这些半成品,为后世研究石刻技法提供了范本,更让人身临其境,浮想联翩。那它跟当年的合川钓鱼城之战有关吗?
据资料记载,当年蒙军直指南宋,形势岌岌可危。朝廷下令:欲保南宋,必保四川!欲保四川,必保重庆!欲保重庆,必保合川!欲保合川,必保钓鱼城!当年轰轰烈烈投入兵器制造的大后方就是距钓鱼城不远的大足!
大足不仅提供了冷兵器制造,还顺带保护了千年瑰宝大足石刻。试想,如果被蒙军铁骑攻破,那历史将被改写,千年石刻也随之易主。
今天的大足是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之处,已成为东西文化相遇的一块热土。
当那些朝代的荣耀与痕迹都被岁月冲刷,只有石刻静立一旁,低声说,我不会忘!
红尘陌土,一梦千年,化作盛开的莲,只为今生相见。
我在大足石刻等你,我在宝顶等你 !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