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渔民的一把小刀开始的。
14世纪的荷兰,人口不到100万,却有近20万人从事渔业,荷兰渔民的捕猎对象是一种称为鲱鱼的北方鱼类。
每到夏季,就有大批的鲱鱼回游到荷兰北部的北海区域。在当时,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成为了荷兰的经济支柱。
然而,造物主并没有给荷兰独享鲱鱼的权利,生活在北海沿岸的其他国家,也以捕获鲱鱼为生。
与其他鱼类一样,鲱鱼的保鲜时间也很短,那时也缺乏有效的冷藏手段。
随着大量的鲱鱼进入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荷兰人的鲱鱼因滞销而腐烂、变质,这让不少荷兰人的生活陷入艰难的境况。
为了减少其他国家的鲱鱼捕获量,荷兰人曾与近邻苏格兰人爆发了三次战争,以争夺他们的鲱鱼渔场,但是战争也没能改变荷兰人的窘况。
威廉姆·伯克尔斯宗(Willem Beukelszoon)是当时荷兰北部一个渔村中的小渔民,和其他近五分之一的荷兰人一样,他也靠捕获鲱鱼为生,没有了鲱鱼就意味着他无法养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他也十分头疼鲱鱼的腐烂问题,不同的是,他开始想办法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最终,在1358年,威廉姆发明了一种小刀,只需一刀就可去除鲱鱼的鱼肠子,除去鱼头,然后将盐放入鱼肚。
经过这样处理的鲱鱼,可以保存一年不变质。在那个没有冰箱的时代,凭借这种独特的方法,荷兰的鲱鱼于竞争激烈的鲱鱼贸易中脱颖而出,畅销欧洲,特别是英格兰。
荷兰渔民威廉姆的一把小刀,将人人都可染指的一种自然资源,转化为了荷兰独占的资本。
直到今天,许多荷兰民众在食用鲱鱼时还保持着几个世纪前形成的习惯:将鲱鱼的内脏去除后,不加任何烹调,提着鱼尾一口吞下。
自此,荷兰从捕鱼业开始,产生了与东北欧、英格兰、南欧和非洲的贸易,由捕鱼的传统衍生出了海上贸易的传统。
从小小的鲱鱼开始,荷兰人踏上了全球性海上贸易的征途。
到17世纪时,荷兰人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凭借遍布全球的海上贸易,他们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据点,将势力延伸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如今,在荷兰鹿特丹的市中心,仍矗立着威廉姆·伯克尔斯宗手拿小刀和鲱鱼的雕像,似乎在提醒着人们:荷兰称霸世界百年的历史是从一把小刀和一箱箱的鲱鱼开始的。
位于威廉姆家乡Biervliet的雕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