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说到读书,大家似乎都有一种共识:书读的越多学好。
书读得真的越多越好吗?
读书多少与否,要看你处在读书什么阶段。
如果刚开始读书,读书量还很少的情况下,多读些书是必要的。
少年正是读书时,如果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少年时期,不要压抑读书的渴望,只要不是坏书,尽可以大量阅读。
我的读书生涯
就我自己亲身经历而言,我的大量阅读集中在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十来岁的年纪,那时识字量加大了,刚刚萌生了读书兴趣,读书的渴望就像春天初生的小草一样,遇到春风就蓬蓬勃勃生长起来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时家庭条件受限,很少买书,一般都是借同学朋友的书来看。一旦借到一本书,就会以最快速度囫囵吞枣一样看完,就像几天没吃饭一样。
上中学时,同学中流行看言情和武侠故事,大人们害怕我们看闲书影响学习,不许我们看这些书。为了防备大人看到,那些书都用报纸包上封皮,就这样还被大人看见,挨了一顿训斥。
手头有的书看完,还是饿,我就把正上中学的哥哥姐姐语文书当成阅读材料,夏天铺了凉席在地上午休时,我总要在旁边了摞了几本哥哥的语文书,看书累了才睡。
为了看书,我想尽各种办法,无奈现实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我读书的渴望,那时的我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我第二个大量读书阶段在读大学和读研时。经历了初高中高强度应试教育,终于可以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大学时代成为我读书的黄金时代。
我们那所三流大学藏书并不多,但在那间光线黯淡的图书室内,我大量阅读了中外名著,很多世界名著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约翰克里斯朵夫》《高老头》《巴黎圣母院》等都是在大学时读的。
读研是重获读书机会后又一次阅读爆发期,工作两年后重回校园,我发疯一样读书,似乎要弥补自己这两年的亏欠。
读研的第一年,我的日常就是“借书—读书—还书”模式,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因为研究生有一次借20本书的权利,我就像一个饕餮之徒终于可以敞开了肚皮大吃特吃。
一直到研三找工作,两年多时间里我读书将近一千本,还被学校授予“读书之星”的称号。
回望那些年的读书经历,我感觉受益良多。
少年时大量读书,为我语文学习尤其是写作奠定了基础,我无师自通就学会了写作文,并将这种兴趣一直保持到现在。
大学时代正是我人生观形成时期,通过阅读大量中外名著,我渐渐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培养自己坚韧乐观的性情。
好书可以塑造人的品格,甚至可以改变人生走向,尤其对我这种嗜书如命的人,读书对我影响很大。当同龄人都在恋爱时,我开始思考人生,跟着古今中外作家思考人生的意义。
所以,在读书欲望最强的时候,不必限制太多,以“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来读书,找到读书的乐趣最重要。
话说回来,读书越多越好吗?
当读书达到一定阅读量,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成熟,读书也开始有所要求了。
读一流的书
读书就像交友,你选择什么样的书,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在茫茫书海中遇到一本好书不亚于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个品味俱佳的知音,如何提高遇见好书的几率?
大家都说好的书,大概率不会错,选择那些流传甚广的经典书籍,选择很多知名文人推荐的书,这些书大抵不会让你失望。
最开始读书,我就是选择中外名著来读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等大师的书是我的主要阅读方向。
如果不是当年硬着头皮读下来,恐怕我永远都没机会读了。时过境迁,在读书欲望最强的时候读经典书籍,收获远远超过读通俗小说的收获。
我一直记得有句话这样说: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与其浪费时间在一些没有营养的书上,不如读真正的经典书籍。
反正不管读什么书时间总是会过去的,不如把精力用在读几本好书上。我庆幸当初做出了对的选择,当我周围的女生都在读席绢岑凯伦时,我在读看起来很晦涩的外国名著。
品味是可以培养起来,读书和做人都一样,渐渐习惯了读有品位的书,当我拿起通俗小说时,一对比就自然高下分明,无论在语言艺术还是在思想深度上,通俗小说远远比不上中外名著带给我的收获。
如果今天的我有一点思想深度,离不开当初大量阅读名著的经历。
最流行的未必是最一流的
不管是歌曲还是书籍,都有一个流行与否的过程。
有些书,出版发行时并不流行,甚至有些冷僻,但是经历了时间的大浪淘沙后,这些书的价值渐渐被人们发现。
比如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因为各种因素被当时视为禁书,禁止在市面流行,但是并不妨碍它们今天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要相信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辨伪存真,是金子就有发光的机会。
与此同时,有些在当时风行一时的书,后来却寂寂无名,被人们遗忘在故纸堆里,这些书大部分为了迎合市场,获取收益,所以可以畅销一时,却很难流传后世。
包括我们当下,走进书店图书馆,铺天盖地都是某些书的广告,会让你恨不得立刻买一本来看,但是当你打开书后,说不定会失望。
所以,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对选书要保持警惕的态度,越是流行的越要审慎对待,流行的未必就是一流的。
看书不必非要赶流行,追时髦,如果不是为了获取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大可不必追逐流行书籍,反倒是那些不被炒作的经典旧书更值得一读再读。
随着出版发行业的繁荣,每年都有很多新的书进入市场,摆上书架,但是有多少书值得读?我很怀疑。与其去尝鲜,不如去咀嚼旧书,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不会让你失望。
在读书方面,我是一个守旧派,现在依然如此。
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
很多人会觉得:读那么多书,一定很苦很累吧?能读书的人,都是能吃苦的人。
要说吃苦,干什么不需要吃苦?任何事情要做好,都需要坚持的毅力和恒心。但是读书本身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起来不仅不苦不累,反而妙趣横生。
天下好书多矣,就像天下美女很多,我无法阅尽天下美色,好比无法读完天下好书,那应该先读哪些好书呢?
我更愿意选择自己的喜欢的下手,有些书确实好,但是奈何喜欢不起来,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去读,还是没有喜欢起来。
比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无论从知名度还是书名给我的感觉,都值得一读。读研期间的寒假,我从图书馆借了全套的《追忆似水年华》,预备一个假期的时间读完。可是刚读了不到半本就读不下去了,最后只好“完璧归赵”又还给了图书馆。
再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我也曾想读完全本,好了却我读完四大名著的愿望,但是试过好几次,都是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
同为四大名著,《红楼梦》已经读了无数遍,可就是不能雨露均沾,到现在《水浒传》还没读完。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许我不喜欢的书正是别人的心头肉,也许我现在读不下去,以后有一天会喜欢的,总之,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不喜欢就不为难自己了,再说还有那么多好书在排着队等我宠幸呢。
为什么有些书就像有些人一见如故,有些书朝夕相处也爱不起来?我感觉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契合不同。
和你一见如故的书,往往在思想上和你相似,能引起你的共鸣。而那些不喜欢的书,就像八字不合,很难成为朋友,也许经历一些世事后,那些书才能引起你的共鸣,再等等吧。
看喜欢的书,就像交合适的朋友,会深深影响你,在这点上,我深有体会。
我读林清玄的文章,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我们有着相似的感受和追求,所以他的文章对我影响很深,无形中我就把这种影响渗透到了我的文章里,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
好书不厌百回读
一流的书不仅应该读,而且应该精读。
走过了读书的饥饿年代,现在的我已经不再那么急着读完一本书,不那么渴望读一本新书,我更喜欢拿起一本读过的书细细再读一遍。
不再是囫囵吞枣式的赶着读,生怕别人催着还书,而是买回家,放在书架上,随时拿下来,一边读,一边品味,一边摘抄,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就写成文字记录下来。
这样的读书方式,是我现在喜欢的方式,这样不紧不慢的节奏,是我享受阅读的节奏。
读书好比走路,年少时只顾着奔赴前程,很少关注路边的风景,如今人到中年,更喜欢一边走路,一边停住脚步看看路边的花草,回忆一下在这里有过哪些往事。
薄薄的书,慢慢读,也可以变得很厚,因为读到的不只是书,还有岁月。
人,只有一次生命,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读书,让我们在仅有的一次人生中体验多种人生,随着作者的文字体验多重人生,经历自己没有的悲欢离合。因为读书,人生的遗憾才少了一点。
如果不能活出多重精彩人生,那么,就在书中体验多重精彩人生吧!
2022-5-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