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这样:
被推荐了一本好书,兴冲冲的买回来,结果看不进去,束之高阁。
参加微信的冥想课程打卡100天,最后没有坚持下来。
加入写作社团,相约一起写上七年一辈子,最后还是停止了。
想要做成某件事,
可是最后半途而废了,一次又一次内心遭受了打击,
“原来我就是这样做不成事的人!”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
很多人对要实现的目标程度设定不清。
即关于“难度值”设定太高。
你是刚刚完成目标,还是成为顶尖的大师?
比如:
读书是要知道内容,还是成为专业评论家;
冥想是要简单享受静坐的状态,还是成为修行大师;
写作是能够坚持写出来,还是成为出书的牛人。
内心设置的目标达到的高度不同,完成的难度值不同,
这直接影响你是否会去持续做这件事,而最终完成。
由于设定目标的程度不明确,
与行动的成果与心中的期望就产生了差距。
强大的落差最终导致内心的失望和挫败,
于是结果就是:学了却总是学不进去。
另一方面问题,也与我们的日常教育有关。
我们经常会认为:做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因为上学的时候,老师家长就给我们讲:
你们要学习要专注,不要分心去看看这看看那,最后会学艺不精。
没有看完这本书,就不要去看别的书。
没有学好英语,怎么能去学法语、西班牙语呢?
。。。。。。
很多的人说:
我书都读不完,哪有时间去冥想、写作?
不是做好一件事,才能再做另一件事。
“好”,怎样才算好,如何界定?
你非要先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那也许会错过更多的机会。
不同的爱好和方向,内在的原理和积累的过程大同小异,
每一门学问和其他学问都不是孤立无关的。
如果你有喜欢做的事,
那就请你自己好好问一下自己:
是不是在今后如果不做,就会心心念念的总是想着它?
如果答案为是,那你一定要坚定的去做它。
而你实现它的秘诀就是——现在立即开始!
不要想做到什么程度给自己设限,只要去做就好。
就这么简单。
所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先做好断舍离,砍去那些不断冒出其实是杂草的东西,
关注最渴望的目标,
只要去做就行,如果中断了就再拿起来,
不要想也不可能一下就做到位,不要怕多头并举有问题,
只要坚持去做,开卷有益。
渐渐的你会发现,
你会比同一跑道的人更加见多识广,更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很多人都是死在黎明来临前夕的黑暗里。

网友评论